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西瓜膨大剂安全尚无定论 生产销售存不规范现象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信息时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1票  浏览7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6月23日 10:38

  政府将采取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近期在央视播出的节目《食品安全在行动:中国政策论坛》中,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黄昆仑表示: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是目前决策者乃至普通民众的共识,而食品安全的监管也是备受关注。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也承认:“我们现在的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远远落后于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众多,其中之一就是我们食品的原料——农产品出了问题。我国农业生产更为分散,种植养殖环节还主要依靠2亿多农民散户生产,食品安全监管对象点多面广,小、散、乱的特点突出。
  
  据悉,参加此次论坛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农业部等部委的有关负责人均表示,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还在论坛上指出,抓好食品安全,关键是要把分兵把口和建立协调机制,实际上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有效机制,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必须要依法、科学和公开”。
  
  业界发展有机农业是有益尝试
  
  要解决植物生长调节剂被滥用的问题,除了要政府加强监管外,市场的力量也要发挥作用。业界认为,有机农业或者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2007年,著名的养殖企业广东温氏曾经上马无公害蔬菜项目,欲开辟蔬菜产业化的新领地。当时,温氏采用了“公司+农户+客户”的“温氏模式”,公司向农户提供优质种子、肥料、农药及相关的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技术,规范管理流程,并以保价回收的方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并且从田头到上市严格实行质量安全过程监控,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用药标准使用农药,对病虫害防治的用药,先由基地技术员书面申请,送公司生产技术部研究可行性,再送华农专业组审核、经理审批,然后交采购部采购,杜绝任何不规范用药。因为温氏集团拥有大型家禽养殖的优势,为蔬菜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肥原料。其有机肥培育出的蔬菜,微量元素均衡全面,口感风味佳,这些都是用普通化肥培育出的蔬菜无法比拟的。当时温氏的蔬菜基地在新兴地区已达4千亩,日产4万斤蔬菜。但遗憾的是,这个项目仅仅进行了一年,就停止了。“产值低,效益不好,没有一套很熟悉的盈利模式。”昨日,温氏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蔬菜项目当初在立项时,就是个探索性的项目,当发现不赚钱时,集团马上就砍掉了,“拉一车菜出去,也就值三四千元,当时有机菜还没有市场,我们卖得比普通菜甚至还便宜。”
  
  “农超对接”有助控制食品质量
  
  另外记者获悉,在农产品流通渠道方面,农业与超市的结合,有利于监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控制农产品质量。
  
  国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前一段时间表示,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联合投入6.4亿元,支持全国8个省份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力争在3~5年内初步建成高效、畅通、安全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而在广州,农超对接的模式已经被广泛接受,第一家平价超市今年已经开业,未来将有更多的平价超市为市场提供服务。
  
  据悉,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对于这种模式,陈日远教授认为,农超对接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可以较好地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因为对于超市而言,在他们那里出售的所有产品都代表着超市的形象与品牌,他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所出售的东西出现质量问题特别是食品质量问题,所以超市会更深地介入农民的种植过程,并确保所有的农产品都符合国家标准;而对于农民来说,由于农超对接模式可以方便地追溯到农产品的来源,所以农民也不敢随意使用农药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随着农超对接这模式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对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据记者了解,目前广州多家超市都开展了农超对接工作,当中以家乐福超市进展最大,今年该超市直接采购蔬菜的比例达到50%,这样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与质量。
  
  相关报道
  
  催熟芒果可用苹果不用乙烯利——
  
  天然方法也可代替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性尚无定论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秉持一种谨慎使用的态度呢?日前,一些蔬果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要达到同样的效果,不一定非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据悉,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五大类之一的乙烯利,目前广泛运用于香蕉、芒果等催熟中。主营进口水果的百森水果总经理丁谋告诉记者:“我们的水果都没有用乙烯利来催熟。只要将想催熟的水果放在密闭的空间,然后在水果中放几个苹果,同样可以达到催熟的效果。”据介绍,用苹果催熟需要大概三日,而如果用乙烯利来催熟往往一日内就可以搞定。“很多商家喜欢用乙烯利催熟水果,是因为这让销售更有保障,因为可以根据销售情况,及时催熟水果。”
  
  那么,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和自然成熟的水果相比,是否存在外观、口感、营养上的区别呢?以同样品种的香蕉为例,丁谋告诉记者,如果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的表皮虽然和自然成熟的香蕉颜色是一样的,但是前者的皮依然会很厚,没有那种香甜的香蕉味。“而对于释迦,消费者往往喜欢挑那些外皮还是漂亮的绿色的,但是已经熟了的,内里比较软的,实际上如果是正常成熟的释迦,它会软得比较均匀,而且还会有些黑点。”
  
  专家视点反季节蔬果不一定用了调节剂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常绍东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瓜爆炸不一定是膨大剂导致,今年的自然界气候非常反常,许多地方都遇到干旱,在干旱的天气,西瓜遇到一点点雨水都会爆、烂。不光是西瓜,其他瓜类、番茄都会遇到这种问题。但普通民众并不懂这些,所以现在恐慌一片。常绍东表示,前些天,他在广西看到,西瓜2~3毛一斤都卖不出去。
  
  对于反季节蔬果,常绍东表示,它们并不是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用了大量添加剂才能长出来。例如广州的冬天种不了苦瓜,但在海南就能种,这就不是反季节蔬菜。例如去年蔬菜研究所被指定为亚运会供应小番茄,从10月份开始供应,但是在广州想10月份有番茄收是很难的,番茄一般每年春季4月份收获,到8、9月份又可以播种,播种到收获起码3个月。如果10月份要收获,那么7月初就必须播种。广州的7月温度很高,番茄很难坐果,于是蔬菜研究所就采用温室种植,用电脑控制温度湿度,得以让小番茄在亚运期间可以正常供应。
  
  “当然,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肯定吃当地时令的蔬果最好。如果很冷的冬天还吃苦瓜,也有违养生的规律。如果要在广州的冬天种夏天的蔬果,必然是要用温室搭棚,加温,当然成本也会高。”常绍东说。
  
  另外对于颜色外形非常漂亮的蔬果,常绍东表示,不能认为越漂亮就越有问题,现在的蔬果种类越来越多,都是通过科学的育种、人工培育得来的,是安全的。常绍东认为,市民应该要提高科学素养,不要一出现问题就盲目紧张。
  
  对于日常的消费,常绍东指出,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蔬菜,例如生菜、莴笋等,不太容易生虫,所以农药会用得少些,而时令的蔬菜,用药也会比较少,例如菜心,在每年秋冬季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3、4月份,生长最旺盛也最好吃,这段时间温差大,病虫少,用药也少。像一些番薯叶,瓜类等,用药也少。对于清洗方式,常绍东表示,瓜果类最好削皮,如果是一些叶面比较光滑的蔬菜,就用水清洗即可,其它类型的蔬菜,用清水泡、洗之外,可以用开水再烫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