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糖蔗产量首要解决病虫害
2011年邮储“创富下乡行”第四站走进湛江
作者:蔡晖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蔡晖)当前糖价持续走高,国内糖蔗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这一环境下,2011年邮储创富大赛“创富下乡行”第四站来到广东省糖蔗最大产区遂溪县,举办“湛江遂溪甘蔗产业论坛”,意欲为蔗农传递市场信息,讲授种植技术,并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助力湛江糖蔗产业把握发展良机。
本次论坛吸引了遂溪县政府与广大蔗农的高度关注。与会农户达150人次,论坛上湛江鸿仁农资超市向农户免费提供了半吨价值1600元的甘蔗专用肥,以及半吨价值860元的生物肥。
论坛上,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副所长安玉兴介绍,今年主要产糖国巴西、澳大利亚产糖量锐减,再加上炒作因素,国际糖价最高曾达到670.82美元/吨,比去年上涨45%左右。我国今年预计糖产量可达1150万吨,仍然满足不了国内需求,有250万吨左右需依赖国储与进口,这意味着我国糖价将随国际糖价波动。
“湛江出产的糖蔗糖分较高,市场价较高。一般收购价达600元/吨,联动糖价达8000元/吨。”安玉兴认为,只要能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甘蔗产量与产糖量,将有利于湛江甘蔗占领更大的市场空间。
安玉兴介绍,目前湛江地区糖蔗生产管理粗放,特别是病虫害肆虐制约了产量提高。资料显示,我国进厂原料蔗的虫蛀率达60%以上,而单单甘蔗螟虫所造成的甘蔗产量损失就达10-15%。同时,病虫为害缩短了宿根蔗年限。“与新植蔗相比,宿根蔗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安玉兴说,新植蔗成本大约每亩2000元左右,而之后的宿根蔗管理成本很低。但是我国对甘蔗田间管理过于粗放,导致地里的虫害积累太严重,宿根生长年限只有1-2年,而在巴西等国,宿根年限可达4年以上。
安玉兴建议,对于虫害防治,应着重抓好两个关键时期:一是3月份前后,消灭秋植蔗及其他场所上的越冬虫源;二是在5-7月间,春季虫群初发阶段,控制虫口基数。苗期在甘蔗培土时,每亩施用4-5公斤3%呋喃丹颗粒剂;而中后期则可以采用物理与药物相结合等办法,利用黑光灯诱杀螟蛾、天牛等,并在黑光灯周围喷洒农药。
另外,安玉兴还介绍,推广机械化有利于控制糖蔗的人工成本。“现在普遍依靠人工收蔗,每吨费用70-80元。而使用机械收蔗,只需要40元/亩。”
许多蔗农表示,本次论坛对糖蔗的后期管理有指导作用,并且看好明年的糖蔗产业,希望通过本次创富大赛获得更多的贷款,以承包土地扩大生产。对此,湛江邮储银行负责人表示,本次论坛后,将通过回访与有需要的蔗农交流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