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本地蔗”更甜更高产
引导+扶持:消除成果转化应用障碍
有了好品种,柳城人斗胆预言:今后3年内,全县进厂原料蔗产量势必从目前的280万吨向400万吨突破。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单产和含糖量成为实现产量目标的关键。”县委书记陈鸿宁说,这就要求全县转变观念: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来促使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
然而,新成果转化应用面临不少难题。一方面是当地蔗农对于未知的新品种的担忧;另一方面是淘汰旧品种需要时间。柳城的应对方式是:以遍地开花的形式推广本县新品种(品系),在县、乡镇、村都办好一个中心样板,县级面积100亩、乡镇级50亩、村级10亩,屯建立示范户,以此逐步替代旧品种。
自主培育的甘蔗新品种(品系)成了重点扶持对象:今年春植季节,“柳城03/182”、“柳城03/1137”等新品种(品系)每吨按500元进行收购,并给予蔗农每吨300元的种子补贴。
“我的种植面积有40亩,全部用来繁育柳城03/182新品种。”6月25日,冲脉镇朝阳甘蔗合作社的农民覃孝明告诉记者,他的甘蔗已经拔节,还有两三个月就可以作为蔗种出售。当地原料蔗进厂价是365元/吨,鼓励政策出台后,蔗农从他这里购买蔗种,实际上只花200元/吨。
今年,柳城县对蔗农各项无偿扶持资金达到918万元,其中用于扶持新品种(品系)种植资金288万元。对旱田、荒地等改种甘蔗的扶持力度也相应加大,凡是旱田改种甘蔗的每亩补贴150元、荒地改种甘蔗的每亩补贴120元。目前,柳城03/182示范种植面积已有1.66万亩。
有了好品种,柳城人斗胆预言:今后3年内,全县进厂原料蔗产量势必从目前的280万吨向400万吨突破。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单产和含糖量成为实现产量目标的关键。”县委书记陈鸿宁说,这就要求全县转变观念: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来促使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
然而,新成果转化应用面临不少难题。一方面是当地蔗农对于未知的新品种的担忧;另一方面是淘汰旧品种需要时间。柳城的应对方式是:以遍地开花的形式推广本县新品种(品系),在县、乡镇、村都办好一个中心样板,县级面积100亩、乡镇级50亩、村级10亩,屯建立示范户,以此逐步替代旧品种。
自主培育的甘蔗新品种(品系)成了重点扶持对象:今年春植季节,“柳城03/182”、“柳城03/1137”等新品种(品系)每吨按500元进行收购,并给予蔗农每吨300元的种子补贴。
“我的种植面积有40亩,全部用来繁育柳城03/182新品种。”6月25日,冲脉镇朝阳甘蔗合作社的农民覃孝明告诉记者,他的甘蔗已经拔节,还有两三个月就可以作为蔗种出售。当地原料蔗进厂价是365元/吨,鼓励政策出台后,蔗农从他这里购买蔗种,实际上只花200元/吨。
今年,柳城县对蔗农各项无偿扶持资金达到918万元,其中用于扶持新品种(品系)种植资金288万元。对旱田、荒地等改种甘蔗的扶持力度也相应加大,凡是旱田改种甘蔗的每亩补贴150元、荒地改种甘蔗的每亩补贴120元。目前,柳城03/182示范种植面积已有1.6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