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水果市场有“三宗罪”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绍兴县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5票  浏览13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2月21日 12:44
 水果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备品,水果市场更由此迎来销售高峰。春节期间,县消保委组织消费义工对水果批发、零售市场开展消费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水果销售暗藏诸多猫腻。经总结,消费义工揭露了水果市场的“三宗罪”。

  “罪”一:张冠李戴

  “明明是普通的国产水果,却冠以进口称呼,这样的现象在水果市场已经十分普遍,”消费义工陈先生在调查后告诉记者,“进口龙眼、进口橙子,进口猕猴桃,一说是进口水果,价格就贵好几倍,其实是国产水果标上了进口的字样而已。”

  春节期间,金先生要走亲访友,就在附近水果店里买了一盒“进口猕猴桃”,商家表示这猕猴桃是新西兰进口。金先生看到包装挺漂亮,盒子上也确实标着“新西兰猕猴桃”的字样,于是花150元买了一盒。

  到了亲戚家,亲戚当场拆箱让大家尝一尝。谁知,所谓的进口猕猴桃不但口味酸,而且和国产猕猴桃根本没有两样。金先生感觉十分尴尬,也直呼上当。

  “罪”二:以次充好

  春节期间,很多水果都是整箱出售,而市民在购买前也会开箱看一下,但商家却将个小、质次的水果塞在箱底,而把个头大、好看的水果放在上面,让消费者误以为这箱水果确实为精品水果。

  “我买了一箱甜橙,因为说是精品甜橙,所以价格比普通的每箱贵30元,我还特意开箱看了一下,卖相确实不错。谁知道吃了半箱后发现,箱底的橙子个头小,有不少都烂了,因为过了近一个星期,说也说不清了,只能吃了哑巴亏。”家住明珠花园的唐女士说。

  “罪”三:缺斤少两

  消费义工张女士和消保委工作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商家用来装水果的箱子重量非同一般。一箱声称有16斤的“红富士苹果,其箱子和里面的填充物重达2斤。据了解,一般箱装水果实际出售时都是按照重量报价,但是当消费者问净重是多少时,商家往往避而不谈。

  市民陈女士买了一箱香梨,商家告之是10斤装,但是回家拆开后发现包装纸一大堆,而且箱底还有厚厚的纸板,实际水果净重才8斤。“原本以为买整箱可以便宜些,这样一来还不如散装的便宜了。”陈女士气愤地表示。

  消费义工建议

  制定相关规定规范销售

  经过此次调查,消费义工们认为,水果市场亟待规范销售行为。由于目前水果行业缺乏相应标准,使得经销商对水果净重、质量等具有随意性。

  消费义工们建议,政府及行业部门应出台相应标准,对整箱水果包装重量、质量及外箱的标识进行规范。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建立商家信誉评价公示机制,定期公示,一旦发现商家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立即给予信誉降级处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