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唐庄:念好“种桃经” 走稳致富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阳日报   发布者:olaiya
热度149票  浏览14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4月03日 14:19
  核心提示:桃花装点了唐庄村,也装点了唐庄人收获的梦,桃花和桃子是唐庄村的卖点,“种桃经”是唐庄村的经济“圣经”。
  
  桃花装点了唐庄村,也装点了唐庄人收获的梦,桃花和桃子是唐庄村的卖点,“种桃经”是唐庄村的经济“圣经”。云阳镇映山红桃园合作社社长马根芳介绍,唐庄村的桃园内所种桃树,全部是他从陕西引进的映山红品种,所结果实口感以甜为主,酸甜适中,耐远运、耐储存,果形圆大、色泽鲜艳,果实成熟期从每年农历六月初持续到七月底。果实成熟时,买桃的车队会在地头排起长队,桃子远销湖北、山东河北等地,马根芳所种的20余亩桃树每年能创收二三十万元,所以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桃树,就连五保户也不例外,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落的人家也开始种桃致富
  
  特色经济专业村
  
  唐庄村位于云阳镇东南部,辖7个村民小组,共340户,有1200人,原有耕地面积1451亩,宜林荒坡面积2000亩,人均耕地仅1亩左右。上世纪90年代唐庄村是全镇有名的贫困村,该村从1997年开始发展以桃树为主的经济林种植,尤其是2001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唐庄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品种桃种植。通过政策倾斜、政府支持、典型引路、能人带动等措施,品种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该村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特色经济专业村”。就拿2012年来说,全唐庄村桃产品的总收入突破了350万元,桃产业已成为唐庄村的支柱产业。现在唐庄全村340户村民中,320多户种植有品种桃,西坡组、老庄组、亚脖组3个组品种桃的面积达到1300亩。唐庄村品种桃产业的发展,已经辐射带动了周边三个县的群众种植桃树,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目前云阳镇品种桃种植发展到唐庄、陈沟、杨岗、老庙、南召店等7个村共计面积1.1万亩。
  
  广大农户得实惠
  
  合作社在马根芳领导下,引导农户集中一个品种,扩大种植规模,以大力发展映山红品种桃为优势,为规模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解决社员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人员素质差等问题,合作社组织参观学习,请专家讲解桃树修建管理技术,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使产品增加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马根芳到田间地头为社员讲解桃树修剪、管理等方面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涌现出一批生产技术能手,推动了合作社经济较快发展。合作社通过集中购买生产资料,扩宽服务领域,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服务功能,重点解决桃农生产和流通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马根芳亲自到南阳联系农药、化肥,让社员能节省一部分投资,接着又联系省内外大批果商来采购桃子,使社员产品能卖个好价钱。社员收入由过去每亩3000元增加到4000元,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比入社前户均增加收入5000元,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的40多户,真正让广大农户得到了实惠。
  
  三大特点促发展
  
  唐庄村在桃产业发展上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政策帮扶支持,示范带动引领。在唐庄村品种桃发展的初期,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政策支持和镇财政投入的方法,鼓励群众种桃,着力打造典型,培植大户,然后用典型实例带动特色经济的发展。二是建立合作组织,搞好统一服务。近年来,以唐庄村的品种桃产业为基础,云阳镇先后成立了映山红品种桃专业合作社、万盛桃业合作社、富生桃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产品销售上,唐庄村逐步形成了以村干部、种植大户为主,果农自主经营、微利销售为辅的销售网络,外出发布信息,联系市场,统一组织集中销售。如今,一到销售季节,来自洛阳、平顶山、南阳等地的客商便络绎不绝,桃子还远销到上海、武汉、荆门一带。三是强化管理措施,打造名优产品。品种上选择有硬溶质、耐储藏、果形圆整、果面鲜艳,口感以甜为主、酸甜适中,核小肉厚、可食率高的品种,如北农早燕、早丰王、沙子早生;修剪管理上讲究开心型、去直留平、去强留弱的修剪办法,分清南北品种群;施肥上根据土质和水利条件,以氮、磷、钾配方施肥和叶面喷洒微量元素为主,结合灌水进行科学施肥。2011年,唐庄村的映山红品种桃被省无公害检测中心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以其又大又红的品相和美味的口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