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中国葡萄之乡”吸引全国游客
“夏黑”、“旭旺”、“红旗特早玫瑰”……在大兴区采育镇大里庄村杜喜山的葡萄园里,一串串色彩鲜艳的葡萄晶莹剔透,香味扑鼻,令人垂涎欲滴。6月初,大棚里的葡萄开始陆续成熟,许多游客纷纷前来采摘。
杜喜山是采育镇最大的葡萄种植户,他种植的“夏黑”葡萄曾在中国葡萄擂台赛中获得“欧美无核组金奖”,许多游客慕名前来采摘。今年,他种植了170亩葡萄,其中大棚葡萄45亩,“夏黑”、“旭旺”、“红旗特早玫瑰”等葡萄在6月初就已成熟,许多游客前来尝鲜。为了进一步满足游客的需求,杜喜山在原来的20余种葡萄基础上引进了“玉指”、“金田美指”、“金田蜜”等10余种葡萄,采摘期从6月初一直到10月下旬。
去年底,老杜还种植了盆栽葡萄4000余株、30余种,明年7月中旬将成熟,每株预计售价100-150元。他还种植了35亩葡萄苗,共有20万余株、20余个品种,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购买,平均每株2.2元,其中“金手指”每株6元,仍供不应求。
据了解,大兴区采育镇共有葡萄种植户4300余个,种植葡萄2.3万亩,占北京种植葡萄面积的一半以上,共有千余个品种。2002年6月,采育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定为“中国葡萄之乡”。2003年,采育镇与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沟乡结为友好乡镇。在第五届采育葡萄文化节开幕式上,新疆吐鲁番地区科学技术局局长赛买提·艾义提将写有“北京吐鲁番”的铜牌正式授予采育镇,两地正式联手打造“吐鲁番”品牌。
为使游客吃上优质的葡萄,采育镇大力进行葡萄有机化生产,向农户推广“免剪”、“免埋”、“免灌”、“免耕”“四免”技术和葡萄套袋技术、安装杀虫灯、铺设防雹网、施用有机肥、铺设反光膜、种植驱避植物等新技术。
今年,采育葡萄研究所在凤河营120亩地中引进了“避雨栽培”技术,葡萄节前还将在葡萄研究所200亩地中发展“避雨栽培”技术。此外,还引进了“京蜜”、“京香玉”、“红巴拉蒂”、“瑞丰无核”、“香玉瑞都”、“翠霞”等葡萄新品种,共1万余株。
为向全镇农户推广葡萄种植新技术,采育镇葡萄研究所还邀请中国葡萄协会会长向农户推广新技术,共培训农户4次,明年将根据葡萄新品种的口感、产量、抗病性、成熟期等逐渐向全镇推广。
杜喜山是采育镇最大的葡萄种植户,他种植的“夏黑”葡萄曾在中国葡萄擂台赛中获得“欧美无核组金奖”,许多游客慕名前来采摘。今年,他种植了170亩葡萄,其中大棚葡萄45亩,“夏黑”、“旭旺”、“红旗特早玫瑰”等葡萄在6月初就已成熟,许多游客前来尝鲜。为了进一步满足游客的需求,杜喜山在原来的20余种葡萄基础上引进了“玉指”、“金田美指”、“金田蜜”等10余种葡萄,采摘期从6月初一直到10月下旬。
去年底,老杜还种植了盆栽葡萄4000余株、30余种,明年7月中旬将成熟,每株预计售价100-150元。他还种植了35亩葡萄苗,共有20万余株、20余个品种,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购买,平均每株2.2元,其中“金手指”每株6元,仍供不应求。
据了解,大兴区采育镇共有葡萄种植户4300余个,种植葡萄2.3万亩,占北京种植葡萄面积的一半以上,共有千余个品种。2002年6月,采育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定为“中国葡萄之乡”。2003年,采育镇与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沟乡结为友好乡镇。在第五届采育葡萄文化节开幕式上,新疆吐鲁番地区科学技术局局长赛买提·艾义提将写有“北京吐鲁番”的铜牌正式授予采育镇,两地正式联手打造“吐鲁番”品牌。
为使游客吃上优质的葡萄,采育镇大力进行葡萄有机化生产,向农户推广“免剪”、“免埋”、“免灌”、“免耕”“四免”技术和葡萄套袋技术、安装杀虫灯、铺设防雹网、施用有机肥、铺设反光膜、种植驱避植物等新技术。
今年,采育葡萄研究所在凤河营120亩地中引进了“避雨栽培”技术,葡萄节前还将在葡萄研究所200亩地中发展“避雨栽培”技术。此外,还引进了“京蜜”、“京香玉”、“红巴拉蒂”、“瑞丰无核”、“香玉瑞都”、“翠霞”等葡萄新品种,共1万余株。
为向全镇农户推广葡萄种植新技术,采育镇葡萄研究所还邀请中国葡萄协会会长向农户推广新技术,共培训农户4次,明年将根据葡萄新品种的口感、产量、抗病性、成熟期等逐渐向全镇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