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敦煌:小葡萄做成大产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甘肃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9票  浏览8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9月10日 19:53
  小葡萄做成大产业
  
  敦煌成为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
  
  敦煌的葡萄熟了,农民的心儿醉了。
  
  8月29日,第二届中国·敦煌葡萄节隆重举行,敦煌市葡萄种植户纷纷从十里八乡赶来,带着自家产的葡萄,参加这一盛会。似珍珠,如玛瑙,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让专家啧啧称赞,令游客大饱口福。
  
  近年来,敦煌市委、市政府指导、扶持农民做大做强葡萄产业,葡萄产业成为敦煌农民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敦煌已成为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到7.18万亩,鲜食葡萄年产量达到7000多万公斤。葡萄种植面积占全乡耕地面积98%的阳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成为甘肃省第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的乡镇;以出产红地球葡萄闻名的七里镇秦家湾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全市农民人均来自葡萄的收入1398元。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修德仁说:“敦煌是天然的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葡萄的优势区域,是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基地。”
  
  2008年,敦煌市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无核白、红地球葡萄被评为“中华名果”。在江苏昆山市举办的全国观光型葡萄论坛暨晚熟葡萄监评会上,敦煌选送葡萄摘得三金一银,在选送的100多个样品中,敦煌红地球葡萄排名第一。
  
  葡萄铺出致富路
  
  敦煌地处内陆,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是全国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四个地区之一,具有发展优质林果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
  
  1999年,敦煌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调查研究,面对市场,邀请专家论证分析后,启动实施了建设5万亩葡萄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至此,敦煌葡萄产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地处古阳关下的阳关镇,过去,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畅,农民以种植红萝卜、小麦、大葱等为主,农民收入较低。从80年代起,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阳关镇在全市率先发展葡萄产业。现在,阳关镇种植葡萄面积占到整个耕地面积的98%,形成了“一乡一品”的优质葡萄产业基地,成为中国西部第二个“吐鲁番”。2008年,全镇葡萄实现销售收入5800万元,比上年增加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80元。全镇已有43%的农户住上了小康房,15%的农户购买了小轿车,23%的农户在城市购买了楼房。如今,阳关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乡镇。
  
  一花迎春,百花竞秀。张生成,敦煌市七里镇秦家湾村村民。2001年,他栽植红提葡萄近7亩,由于心里没有底,加上葡萄投资成本大,第二年春天,他将葡萄挖了3亩。不料,未挖的葡萄卖了个好价钱,亩收入达到5000元。2003年,尝到甜头的张生成将挖掉的3亩葡萄重新栽植。2007年,他又将剩下的5亩耕地全都种上了红提葡萄。现如今,张生成建起了小康房,购买了家用电器。
  
  张生成种植葡萄致富奔小康的事例,使该村村民一下子改变了以前担心、观望的心态,葡萄种植成了农户的自发行动,形成了全村主动发展葡萄产业的喜人局面。如今,古阳关下,党河两岸,处处绿荫满架,架架珍珠悬挂,烘托出一派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
  
  小葡萄走向大市场
  
  好政策扶持好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显著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发展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更加坚定了敦煌市委、市政府发展葡萄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2000年以来,敦煌市、乡两级政府多方争取,筹措资金近5000万元,用于葡萄产业的发展,这在敦煌的农业结构调整史上堪称先例。全市先后建成500亩以上集中连片葡萄生产专业村组示范片区3个,示范面积5860余亩;50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点35个,示范面积2600余亩。
  
  为了打响敦煌葡萄品牌,敦煌市注册了“阳关”牌商标,申报了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春风化雨,花繁果硕。自2000年以来,全市葡萄基地建设得以健康发展。2008年,葡萄总产量达5000万公斤,总收入1300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种植葡萄7.18万亩,已挂果葡萄3.65万亩。
  
  天降丽珠到人间,红黄紫绿迷醉眼。作为敦煌红提葡萄发展后起之秀的七里镇秦家湾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仅葡萄一项该村人均收入1.32万元。由此辐射带动,已初步建成秦家湾、李家墩、大庙、南台、习滩党河沿线七里镇葡萄产业发展带,成为党河灌区红地球葡萄发展的重点乡镇,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三分之一来自葡萄。
  
  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敦煌葡萄从初开始的零星种植发展到今天的7.18万亩,从过去的无名小卒壮大到无核白、红地球葡萄被评为“中华名果”,由过去的仅限于当地和周边地区销售,如今远销重庆、成都、武汉、广州、拉萨、哈尔滨、银川、北京等3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还销往香港、东南亚等地,敦煌葡萄已走出深闺,情系远方,葡萄产业也越做越大。
  
  葡萄链条舞龙头
  
  抓生产先抓流通,建基地先建龙头。依托葡萄产业,敦煌市建起了一批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显著的葡萄冷储、流通项目,使葡萄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2008年以来,全市先后建成恒温保鲜库20多座,鲜贮能力达到10000吨,商品葡萄均实现了预冷后再外销,延长了运输保鲜时间,扩大了销售半径。同时,培育季节性果品批发集散市场5个,以葡萄生产为主的优质林果生产专业协会8个,规范流通销售组织14个,培养流通经纪人460多人,为敦煌葡萄产业长足发展蓄足了后劲。
  
  小小葡萄,魅力无穷。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目前,敦煌集巧克力葡萄干加工、葡萄酒酿造、彩印包装、葡萄篮筐加工为一体的葡萄产业集群,已成为敦煌地域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名片”。为进一步拉长葡萄产业链条,获得更可观的规模效益。今年,敦煌市在阳关葡萄酒厂,加大引资、扶持力度,又新上了总投资1000万元、年处理鲜葡萄5000吨,生产葡萄汁3600吨的葡萄榨汁厂。
  
  阳关迎宾客,珍珠亮美景。2008年9月,敦煌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敦煌葡萄节,将节会与葡萄产业发展、旅游节会紧密结合,激起了敦煌葡萄产业发展的热潮。郭家堡乡七号桥村的葡萄种植户刘富国说起小小的葡萄,喜于言表:“自从'首届中国·敦煌葡萄节’后,我家的葡萄不仅不愁销路,而且价格卖得比以前更高了。”
  
  2009年,敦煌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提出了“唱响阳关葡萄沟,建设鸣山葡萄带,发展党河葡萄区,打造敦煌葡萄市”的宏伟目标,描绘了敦煌葡萄产业发展新的蓝图。敦煌市市长马世林说,敦煌市将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和酒泉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精神,按照“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到2012年,建成阳关镇、七里镇、杨家桥乡3个以葡萄为主的林果生产专业乡镇,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10万亩,总产量达到9000万公斤,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葡萄产业的收入达到4064元。
  
  “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一届又一届葡萄盛会的举办,让敦煌葡萄这个“大漠丽珠”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芳心。随着“西北最具特色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建设的高歌猛进,敦煌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