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果品合作社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四川丹棱凸现新模式水果合作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2票  浏览35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2月16日 18:23
  近年来,果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果农赖以生存的水果产业受到威胁,农民收入减少。各家各户单打独斗,协会没有资金后盾难以进行正常的技术培训,外出参观经验交流等,远远赶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一切一切现实问题摆在了勤劳能干的丹棱县果农面前,怎样才能破解困惑,利用丹棱县业已发展的水果品牌,水果大县的优势,走出低谷闯出一条新的水果发展模式
  
  丹棱县杨场镇石马村书记支部刘宗甫和狮子村3组村民汪亮苦苦探索思寻,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运行,找到了答案。刘宗甫、汪亮等5个敢想敢干的领头人,各出资5万元人民币,以利用土地流转,“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模式,注册成立了“丹棱县华红水果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12月10日正式挂牌运行,拥有资产40万元,注册会员5人,非注册社员150人,土地流转面积2000多亩,有意向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在1500人以上,新模式专业合作社组织人数达到空前规模,历史在石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诠释: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社
  
  在丹棱县杨场镇石马村,丹棱县农经站杨学琦和杨场镇农办周玉林谈到,这个新成立的水果专业合作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社,远远超过了以前“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含义。新合作社有资金作后盾,有西南最大的果品批发“重庆本福果品有限公司”和“四川新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个龙头企业联手合作,重庆本福公司提供营销支撑,四川新禾丰公司统一提供质优价惠的农资,解决卖水果难,果农以前买不到正品农资,经常发生索赔等问题。合作社有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三位一体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产供销运行机制,有生产服务组、技术物资服务组、营销服务组等,聘请了丹棱县农业局土肥、植保、经作、财经4个技术专家作顾问。合作社以土地流转中介把农村闲散零星荒芜浪费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吸收培育规模大户搞经营。
  
  丹棱县华红水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刘宗甫谈到,我们的合作社把分散的果农集中起来,按照市场需求标准进行生产,统一规范管理,产供销一条龙,以前各家各户果品质量不一,千差万别,无法形成稳定的永续的市场,制约了果品销售价格和利润空间等,这种模式就是要解决问题,使水果品牌升级换代上档次,形成稳定的永续市场;完善会内利益分配机制,在坚持惠顾、返还原则下,为社员争取利益最大,以特色经营,突出效益,实现双赢战略,促进土地流转和先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双重发展。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农村在农民,农民最大依赖是农业,丹棱县农业主导产业就是水果,这种模式就是要解决外出返乡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效果:农民称好想加入
  
  合作社从2006年3月开始探索试运行。今年3月—10月份根据现在农村从事果业人员年龄、文化结构特点,合作社通过开设夜校,利用晚上7—11点黄金时段,下到农户进行多媒体培训教学43次,培训农民3000多人。针对杨场镇有果农5000户,进行田间、果园现场技术指导,特别是通过重点服务土地流转大户,水果流转大户,提高了他们的规范管理和技术水平,通过提供优质配套农资,得到了农民认可,一系列长期正常开展的主题内容服务,促进了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种果积极性。目前合作社已外销果品300吨,年底可望实现利润30000元人民币。“我是石马村3组散户刘宗友,今年13亩柑桔、5亩葡萄,通过合作社,产品全卖出去了,平均亩产值达到10000元,每亩纯收入7000元,合作社硬是安逸,给我们带来技术培训和销售,带来好收入,我正想加入非注册社员,我们队还有三分之一人户想进入。”像刘宗友这样想加入的户数在其他村还很多,数量在1500户以上,面积上万亩。
  
  目标:成为全国优秀示范合作社
  
  围绕新农村建设示范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以土地流转为基础,技术服务为依托,产品营销为支撑,广泛培育适应规模经营业主,以点代面,以户带片,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整体果品安全、高产、优质、美观、高效;3年内实现1万亩葡萄、1万亩脐橙、1万亩杂柑(不知火、青见等)规范化管理技术推广运用示范基地,打造“南山葡萄”品牌;2015年达到人均水果单项纯收入3000元,户平水果单项纯收入10000元;2015年前,把“丹棱县华红水果专业合作社”打造成“全国优秀示范合作社”。
  
  丹棱县杨场镇“丹棱县华红水果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后,横空而出,以特殊崭新的理念和模式正式运行,走出的路子必将给眉山市水果产业带来一场变革,推动水果产业向前发展。
  
  链接:丹棱县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后,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到2008年建成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14万亩,水果年总产量15万吨,年总产值达2亿多元,脐橙先后获四川省优质果奖,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和2002年西博会优质果奖,脐橙在2003年取得了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在2005年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不知火桔橙于2006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枇杷于2007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水果生产从联产承包经营模式,发展到20个水果专业村以“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产业化模式,出现了水果专业协会和一批水果专业大户、营销大户。丹棱县水果业的发展使农民迅速致富,有力地支持了丹棱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