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3元一斤?3元一两!
媒体关于卖鱿鱼事件的报道
吆喝着三元,称完才告诉是三元一两。本组图片李煦/摄
今年1月份,媒体报道了长春市黄河路客运站附近有人摆摊卖鱿鱼一事,“成斤5块”的朦胧价让许多人误认为是5块钱一斤,可一旦买到手,就变成了50元一斤。此事报道后,这些不良小贩的鱿鱼卖不成了。近日,在长白路临时车站点附近,小贩们却又改行卖槟榔果了。朦胧价、“托儿”,小贩们用同样的方式吸引了路人注意,这让许多市民觉得很气愤。
依旧“朦胧价”:
翡翠槟榔果,3元啦!
王女士从农村来到长春市里给孩子看病,由于家里条件不好,住院期间也舍不得给孩子买好吃的。前不久,王女士路过长白路临时车站点时,“台湾翡翠槟榔果,3元、3元啦!”的吆喝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一个小摊位上摆着一种水果,有红的还有绿的,看着很新鲜。“也没吃过,就想给孩子买点。”王女士说,孩子住院几天来也没吃上水果,寻思着给孩子尝个新鲜,一咬牙称了一斤,可称后小贩却说30元一斤,3元只能称一两。可她明明听的是3块钱一斤,怎么称完就变成3块钱一两了呢,这样的叫卖很容易让人误解。“我听错了不买就算了,他们还骂人。”王女士觉得憋屈的是,本来小贩的叫卖就有问题,不买她还理直气壮地骂人。
27日下午,在王女士所说的地方,记者看见一个铁皮架子搭成的小摊,上面堆放着红的、绿的东西,旁边放着一个秤盘。一个中年女子坐在凳子上,手掐着一沓钱,嘴里一直吆喝着:“台湾翡翠槟榔果,3元、3元啦。”每吆喝一声,路过的人听见后就回头看一眼,有的上前询问一下价钱,知道3元一两后就都离开了。
“我以为是3元一斤呢,不好意思了。”在长白路与东二条交会的路口记者看到一名女子连连说抱歉,而小贩却没好气的责怪女子称完不买。随后记者在火车站附近看见三四家以同样的吆喝方式吸引路人的摊位。
少不了“托儿”:
俩女子只挑选却不买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些小贩的摊位相当简单,一个架子、一把凳子、一个秤盘。相同的是每个秤盘前总是有两个人手拿着一个塑料袋,假装在挑选,却一直不买。记者观察了半个小时,两名女子始终没有离开过摊位。没人的时候还和小贩一起悄悄地说话,见到有人,又马上装作在买东西的样子。
“先尝后买。”看见有人要购买,小贩马上热情地打招呼。当记者来到摊前表明要购买一两时,小贩旁边两个女子马上说,这东西在东北买不到,大老远从南方运过来的,你就多买点呗。接着又夸这种水果好吃,看记者无意多买,就只好放弃了。
吆喝朦胧价,摊前还有“托儿”,这一唱一和的让许多人都上了当。“走了卖鱿鱼的,又来了卖槟榔果的,所谓的台湾翡翠槟榔果不就是小柿子烘干吗?”许多居民觉得小贩是在欺骗人,叫卖的方式让人误解,这次槟榔果要是卖不成了,小贩下次还会寻思着卖点什么,市民们都气愤地希望彻底“根治”这些小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