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越过寒冻看甘蔗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糖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61票  浏览14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4月21日 15:32
  全国有60%的食糖出自广西,每年11月下旬到来年的4月底是甘蔗收获的繁忙季节,每天约有55万吨甘蔗进入制糖厂。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间公路上,满载甘蔗的车辆络绎不绝。如果你不知道当地的制糖厂在什么地方,跟着运甘蔗的车走,准没错。
  
  甘蔗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糖,而且全身是宝,甘蔗渣可以制浆造纸,制糖过程产生的糖蜜能生产酒精和酵母,蔗髓燃烧产生蒸汽,业界将和甘蔗有关的产业亲切地称为“甜蜜的事业”。
  
  2008年1月中旬以来,前所未有的低温冷空气像幽灵一样自桂北向桂南袭来。瞬间,各地身着五颜六色羽绒衣的人们,成为一道罕见的风景线。甘蔗是亚热带作物,广西1400多万亩甘蔗在寒冷的天气面前,前途如何?立即成为制糖人心中放不下的话题。广西种植甘蔗的历史记载和教科书告诉我们,在-1.5摄氏度以下,超过8分钟,甘蔗芽就会死亡。而种植甘蔗的地区当时的天气基本在2摄氏度以上。春节前夕,桂中某地传来甘蔗受冻的报告。由于这是一个经常受到霜冻的地区,不到全区种植面积的10%,人们并不以为然。在50年来最寒冷的日子里,我们还是忍不住到蔗田查看,只见绿油油的蔗海和往年一样安然无恙,枝枝甘蔗在毛毛细雨中昂首挺立,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使寒冷的微风也吹不过茂密的蔗林。由于甘蔗的生长期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满载甘蔗的车在糖厂过磅时,普遍比上个榨季要重。大年二十八,广西的糖业巨头们相聚一堂,除一个企业的部分蔗区受到霜冻外,其他地区没有任何灾情的报告。
  
  大家沉浸在订单农业大丰收的喜悦之中。
  
  谁知,灾难正在悄悄地袭来。农历正月初四,桂南某地传出甘蔗严重冻伤的消息,警惕的自治区主管部门立即要求各地农务技术人员立即展开调查。初五,桂北小范围内也出现甘蔗受冻成灾。面对一片绿油油的蔗海,多数人仍按兵不动。某个县的糖办主任在现场查看后,加码报出当地受灾600亩的消息,被上级要求必须加大实地勘察的面积。第三天即报出近万亩的受灾面积。事后,该主任被业界人士赠名为“600亩”。此时,各地甘蔗大面积受灾的消息像雪片一样传来。在正月初八就上升到近1000万亩,其中轻度受灾600万亩,中度受灾300万亩,重度受灾100万亩。灾情初期表现的潜伏性和缓慢性,掩盖了其真实的一面。
  
  监测表明,“罪恶”之首是这次低温寒冷的天气持续时间长达30多天,为广西50年来之最。尽管期间有过短暂阳光明媚的天气,但是阳光穿不过茂密的蔗林。受到寒冻的甘蔗,表面上看没有任何异常,其实内部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经过近30天低度冷水的浸泡,冻伤首先出现在根部。在初期,每天以半节或一节的速度向上蔓延。甘蔗体内由白色向青色转变,尤其是受到虫害的部位初期呈现红色,最后变成黑色。专家称:“气温上升越高,则转变的速度越快。”望着像在热锅中煮过的甘蔗,心情沉重的我抬不起腿,久久不愿离开在寒冷中听天由命的甘蔗。我只能默默祈祷,气温啊,千万别快速上升,让受冻的甘蔗喘口气吧。因为,随着气温迅速上升,甘蔗的糖分和纯度将下降,灾害会呈现出几何级数的蔓延。瞬间,明媚的阳光照在身上,却深深的刺疼了我的心。
  
  广西蔗糖业正处于紧急状态。
  
  甘蔗啊,为了让我们过一个安稳、祥和、幸福的春节,你分明在寒冷中饱受煎熬,却依然表现出生命的绿色;你分明在凄凉的夜幕下哭泣,却不愿发出任何响声。你的内茎在发生病变,可你的外表却依然健康活泼。你正在受难,可你却没有以任何方式告诉疏忽你的主人,将疼痛深深的隐藏在体内。
  
  春节过后,在毛毛细雨和微风下轻轻摆动的甘蔗仿佛在颤抖,雨中的风声悠悠长长,仿佛是甘蔗如泣如诉,让人感到格外的揪心。我品尝着略带酸味的甘蔗,心里比嘴里还要酸。
  
  甘蔗的根部受灾最重,上部的生长点还是绿色的。专家说:“根部好像是60-70岁的老人,抵抗力差。上部就像一个孩子,年轻而充满活力。”同一品种的相邻地块,灾情却截然不同。原来,前期护理好,肥料充足的甘蔗长得好,其抵抗力就强,所以受到的伤害就轻。被虫咬过的甘蔗伤得最重。啊,凡是有生命的植物与人类是相似的。
  
  芽是甘蔗的命根,肩负着传宗接代、延续生命的神圣天职。我在看芽,芽亦在看我。我问芽:“你还行吗?”芽默然无语。受灾的甘蔗还能不能做种?这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广西1999年甘蔗大面积霜冻后,第二个榨季减产38%。今天,灾情将涉及2000万蔗农和1400万亩蔗地。
  
  留种,快留住生命的种子。
  
  各种冻伤的甘蔗纷纷被作为贵宾请到实验室进行催芽试验,约有80%的甘蔗还能发芽。不出芽主要是病虫害的原因。连两头坏死,中间变红的部分甘蔗,有一部分试验后还能发芽。甘蔗的生命力如此之强,几乎没有哪个农作物能够相比。但是实验室和大地会完全一样吗?
  
  有专家告诉我,轻度受灾的甘蔗在气温缓缓变暖后,会自动修复,恢复健康。而中度受灾的甘蔗既有可能向好的方面转变也可能向差的方面转变。然而在广西,还没有人看见过,人们将信将疑。但我期待,真理在少数人手里。
  
  伤害最重的是同时受到霜冻和寒冷天气袭击的地区,受到霜冻的甘蔗伤势从上部向中部蔓延,受到寒冻的甘蔗伤势从下往上开始蔓延。同时受到霜冻和寒冻打击的,苦难自然迅速蔓延。
  
  往年春节过后,本应是宿根蔗苗和新植蔗苗破土而出,满地的嫩绿会告诉我们,春天到了。如今却还是一片寂寞,蔗牙在地下迟迟不肯露面,已经滞后了20多天。有人说,今年的甘蔗像有些人一样,在犯“春困”。
  
  望着满桌受冻甘蔗的照片,我眉头紧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科学救灾”。科学安排砍运榨工作,立即为重度冻伤甘蔗的“砍运榨”开辟绿色通道。继续监视灾情的发展,按最坏的情况作好各种应对的紧急预案,特别是解决蔗种问题的预案。
  
  3月初,在柳州附近,受到重度冻伤的甘蔗已经变成一片黄海,在阳光下默默的等待着蔗农的收割。严重冻伤的甘蔗开始出现酒精味了。
  
  自治区紧急安排解决蔗种的资金迅速到达蔗农的手里。各个糖厂支持救灾,抢种甘蔗的种苗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蔗地。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纷纷到地头指导蔗农救灾。
  
  然而,阳光明媚、清风和煦的初春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春天的太阳像神仙般的大夫为病中的甘蔗作了最好的诊治。到2月底,受冻甘蔗变水煮状的现象开始被凝固了。特别是3月初以来,经过一段时间,沐浴在暖温天气之下,甘蔗暴动了,奇迹发生了。轻度受灾的甘蔗开始由水煮状向正常的白色状转变,中度受灾的甘蔗深青的颜色也开始变淡并集体退出青色,沉睡的细胞复活了。3月中下旬,受冻的甘蔗由中度向轻度发展,轻度的已经恢复健康。蔗农的脸上挂满了孩子般的笑容。大地醒了,沉睡多日的甘蔗醒了。满地受冻的甘蔗像初愈的病人在微风下向我们频频点头致意。理想的气温和雨水条件,使病蔗自然修复,恢复了生机,但含糖量却稍有下降。而受到虫害的甘蔗还留有明显的伤疤。啊,原来有生命的植物和人是一样的,都有自然的恢复功能。
  
  在和煦的阳光下,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芽在萌动,开始争先恐后破土而出,嫩绿虽然不整齐,而且滞后了20多天,却在告诉我们,甘蔗的春天来到了。正常年景,宿根蔗是上位芽主发。冻伤后,上位芽不行了,默默无闻的下位芽就发出来了。有专家说:“可能因祸得福,由于下位芽靠近根部,今后会长的更好,而且不容易出现倒伏现象。但是要抓紧破垅松兜、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为宿根蔗的下位芽成长创造好的环境。”
  
  3月底,形势开始明朗。受到轻度冻伤的甘蔗留种基本没有问题,中度冻伤的甘蔗一部分可以留种。一年和二年的宿根蔗出苗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有三年的宿根蔗有一部分需要翻种或断垅补苗。全区大部分地区不需要跨市调种,只有靠北的部分地方需要局部调种。
  
  专家会诊的结果是:“经过各方面科学和艰苦的努力,灾情对宿根蔗和新植蔗的出苗率影响将被控制在15%以下。如果加强田间管理,下一个榨季,广西甘蔗产量不会出现重大的波动。”
  
  悬在心中多日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长期的寒冻没把甘蔗芽冻死是一件奇怪的事,也是让人感动的事。大自然和甘蔗之间不是斗争,而是和谐。
  
  救灾期间,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蔗农、制糖企业、科研院校之间的创新、理解、支持、配合和帮助,为减少灾害的损失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灾害虽然过去了,但“和谐合作”的精神将永存。
  
  实践无止境,人们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漫长的寒冬极大地丰富了广西人发展甜蜜事业的智慧,为承担食糖供给安全的国家使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广西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