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吐鲁番市葡萄种植实现四个转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天山网原创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40票  浏览8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9月16日 14:01
  天山网讯(记者杨峻发报道)近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市场部主任张庆丰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当初我们在推荐吐鲁番葡萄入选奥运会专供水果时,只看选送样品,并且我们的原则是选全国最好的,没想到这次来吐鲁番实地察看之后又有诸多感慨,特别是标准化推进、基地建设、新技术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很有特色
  
  根据张庆丰主任提供的新闻线索,记者专程前往吐鲁番市采访,的确,这四个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从传统向标准转变:吐鲁番葡萄有着千年的种植历史,但是,标准化种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鲜事物,据该市农业技术部门介绍,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种植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在许多方面影响和制约了吐鲁番葡萄产业的发展,于是,近年以来,该市从标准化种植入手,种植配合相关部门,先后编订了《吐鲁番葡萄标准体系汇编》,包括葡萄建园、生产管理、安全质量及包装与储存等39个单项标准。同时还参照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实际,制订了《原产地域产品——吐鲁番葡萄》、《原产地域产品——吐鲁番葡萄干》及《无核白葡萄》等三项国家标准和《葡萄育苗技术规程》、《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栽培技术规程》、《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等12项地方标准。葡萄标准化的范围从单一的生产标准拓展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标准,内容覆盖葡萄种苗、新园建设、栽培、病虫害防治、检疫、肥料、葡萄产品分等分级、加工、储藏保鲜、产品包装等全过程。
  
  从分散向基地转变:在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的同时,这个市又把无公害、绿色葡萄基地的建设纳入葡萄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依托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的优势,在葡萄主产区建立标准化示范区、示范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已培养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户3200户,辐射带动农户2.6万人,初步形成了以红柳河园艺场为龙头的18万亩优质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以胜金乡、二堡乡为主的5万亩优质葡萄干标准化生产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葡萄标准化生产面积已达23万亩,葡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率均达90%以上。
  
  从老农向新型农民转变:这个市深知,万变不如一变,如果农民不掌握种植新技术,制订的标准,新建的基地都会化为泡影,所以,他们以乡农技推广部门为核心,积极开展葡萄栽培标准化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技术人员挂牌服务,指导农民按照规范要求生产。与此同时,他们还采取“科技之冬”、“科技巴扎”、现场会、电视“农科园”栏目、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强化技术推广。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以来,全市已举办标准化技术培训班360多期,培训农民7万余人次,发放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4万余册,技术资料10万余份。随着农民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葡萄平均亩产稳定在2.5吨,与五年前相比,单产增长38%,商品率由40%提高到65%。
  
  从无声向有声转变:吐鲁番的葡萄好,既不是农民自己说了算,更不是当地政府说了算,还得消费者和相关部门认可才行,所以,这个市将种好葡萄和打造品牌同等对待,同步进行,积极做好无公害葡萄以及吐鲁番葡萄原产地保护两大认证的申报,以此增强吐鲁番葡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介绍,此项工作已卓有成效,2001年吐鲁番葡萄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获得原产地保护认证,2007年红柳河园艺场葡萄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农民、商家对原产地保护的认识也开始迅速提高,同时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在今年鲜食葡萄销售中,原产地保护标志贴牌率达95%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