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丽菊:三十载深情植沃土
1984年到2013年,30年光阴,从豆蔻年华到如今青丝间冒出一缕白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助理农艺师到临海市首席水果专家。省“五一”劳动奖章得主、台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诸多称号接踵而来,荣誉光环下,她仍默默扎根沃土,潜心耕耘。她就是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颜丽菊。
防治杨梅枝叶凋萎病是颜丽菊当前正在研究的一项课题。
近阶段,临海市2000多亩杨梅树出现了“枝叶凋萎”症状。看着树叶发黄变枯,甚至光秃秃地只剩枝条,种植户们心急如焚。究其病因,颜丽菊说,“疑是一种名为拟盘多毛孢菌所致,管理不当、根系损伤可能加重此病的发生,已经筛选了多种药剂,尝试树冠喷施、根际浇施、树干注射等多种方法,但效果都还不够明显。”试验研究有效的防治办法,控制病情蔓延,成为她心头的一件大事。
1984年,20岁的颜丽菊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当时的双港区林特站。1985年以来,她一直蹲点联系上游村,发动农民大力引种东魁杨梅,创建了上游2500亩杨梅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在全市率先开展《东魁杨梅早丰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边试验、边示范,摸索出了一套杨梅控梢保果、人工疏果等先进适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东魁杨梅投产迟、品质差等问题。
眼下,正是杨梅等水果作物加强管理的重要季节,笔者在颜丽菊的工作行程表上看到,近期的下乡送技术活动排得密密麻麻,除了工作日,还有周末时间。
每到生产关键季节,颜丽菊都会深入基层一线,走进果农中间,开展技术指导、培训。风雨三十载,她的足迹踏遍了该市所有乡镇的杨梅种植村。考虑到农民白天干活忙,她就利用晚上时间去;有的村没有培训场所,要等周末借学校场地培训,她就放弃休息时间来讲课。据统计,自1999年到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以来,她已累计为全市果农“送课”348期,受益果农达32780人次。
为了使培训效果更好,颜丽菊还专门编写了台州特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丛书——杨梅栽培,已向果农发放1万本;编制杨梅、葡萄安全优质栽培模式图,向果农发放1万多份;结合我市水果生产实际,每年编印、发放《特产信息》1000多份,及时分发到种植大户等人员手中。
“农民想致富,最缺的还是技术。对我而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送技术,我的舞台就在农村这片土地上。”颜丽菊说。
防治杨梅枝叶凋萎病是颜丽菊当前正在研究的一项课题。
近阶段,临海市2000多亩杨梅树出现了“枝叶凋萎”症状。看着树叶发黄变枯,甚至光秃秃地只剩枝条,种植户们心急如焚。究其病因,颜丽菊说,“疑是一种名为拟盘多毛孢菌所致,管理不当、根系损伤可能加重此病的发生,已经筛选了多种药剂,尝试树冠喷施、根际浇施、树干注射等多种方法,但效果都还不够明显。”试验研究有效的防治办法,控制病情蔓延,成为她心头的一件大事。
1984年,20岁的颜丽菊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当时的双港区林特站。1985年以来,她一直蹲点联系上游村,发动农民大力引种东魁杨梅,创建了上游2500亩杨梅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在全市率先开展《东魁杨梅早丰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边试验、边示范,摸索出了一套杨梅控梢保果、人工疏果等先进适用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东魁杨梅投产迟、品质差等问题。
眼下,正是杨梅等水果作物加强管理的重要季节,笔者在颜丽菊的工作行程表上看到,近期的下乡送技术活动排得密密麻麻,除了工作日,还有周末时间。
每到生产关键季节,颜丽菊都会深入基层一线,走进果农中间,开展技术指导、培训。风雨三十载,她的足迹踏遍了该市所有乡镇的杨梅种植村。考虑到农民白天干活忙,她就利用晚上时间去;有的村没有培训场所,要等周末借学校场地培训,她就放弃休息时间来讲课。据统计,自1999年到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工作以来,她已累计为全市果农“送课”348期,受益果农达32780人次。
为了使培训效果更好,颜丽菊还专门编写了台州特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丛书——杨梅栽培,已向果农发放1万本;编制杨梅、葡萄安全优质栽培模式图,向果农发放1万多份;结合我市水果生产实际,每年编印、发放《特产信息》1000多份,及时分发到种植大户等人员手中。
“农民想致富,最缺的还是技术。对我而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送技术,我的舞台就在农村这片土地上。”颜丽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