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葡萄根儿扎沃土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罗石香 实习生 菊紫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29票  浏览16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1月02日 14:48
  三都交梨乡一位心怀梦想的乡村教师,多年前将葡萄引入当地种植,现在发展成一项可观产业,今年全乡葡萄收入7000万元左右——
  
  长长藤儿在心头缠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产业不在大,有特色、适合当地发展就能赢。
  
  三都交梨乡,这个昔日的穷山旮旯,是当地贫困乡镇之一,人均耕地不到半亩,林地面积7.7万亩,要致富,只能在山上做文章。
  
  通过农民自发种植葡萄、农业部门技术帮助以及集团帮扶,葡萄产业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改变。
  
  当地的山地,有的坡度达到70度左右,勤劳的乡亲们,让这样的陡坡变成了片片葡萄坡。国家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考察后,认为在这样的地方发展葡萄产业“是一个奇迹”。
  
  奇迹还将演绎。2010年省委、省政府将交梨乡列为“集团帮扶、整乡推进”项目实施乡镇,计划用3年时间,围绕“生态建设兴乡、产业调整富乡、招商引资强乡、葡萄种植名乡”综合扶贫开发路子,力争用3年时间,使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达到6000元以上,全乡彻底脱贫。当地群众对葡萄产业本来十分热心,政府部门再助力,结果当年就发展1.3万亩,超出原计划8000亩,3年的计划,当年就完成,全乡葡萄种植面积达2.6万亩。今年,全乡葡萄收入7000万元左右。到2013年,2.6万亩葡萄全部挂果后,预计葡萄产值、外加套种和林下养殖收入,总产值将超过2亿,集团项目区真正实现“万人万亩万元山”。
  
  那将是一幅何等的景象。记者想起了一些动人的所见所闻。
  
  葡萄交易时节,交梨乡山野水晶葡萄合作社的院坝里,挤满了修剪、包装、装车和交易葡萄的人群,箩箩筐筐、大小车辆……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真有些拥挤和忙乱,但其实,那是一种真正的繁荣兴旺。
  
  当地人看到外乡人,就请品尝他们种植的葡萄,毫不吝啬。马坡人是快乐的,互相帮忙摘葡萄,装箱上车是常事,邻里之间总是笑脸相迎。
  
  在马坡呆了一天一晚,早上6点多钟,村民就纷纷起床,晚上要忙到11点多钟,老人守在家里做家务,小孩子读书忙或是玩得欢,成年人则忙着侍候葡萄,小寨闹中有静,静中有动。和谐、和美、活跃的小寨。
  
  那首著名的歌谣《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真是好听极了:哎……/引来了雪水把它浇灌/搭起那藤架让阳光照耀/葡萄根儿扎根在沃土/长长藤儿在心头缠绕/长长的藤儿在心头缠绕。
  
  位于大坪组的合作社门前,挤满了精选葡萄、装箱、装车的村民。
  
  李延如
  
  “总算找对了路子”
  
  新联村50岁的李延如,是位老转业军人。2006年,他放弃打工,回家承包山地种植葡萄,14亩葡萄今年为他创收9万多元。去年又增种了6亩。
  
  他的葡萄园临近公路,葡萄上市旺季,他就在路边摆摊出售,见人就让人品尝。
  
  李延如的葡萄架上零星插着杀虫的黄板,吊着装有杀毒液的矿泉水瓶,这杀毒液是他用糖醋自配的。他说,他种的是有机葡萄,施的是农家肥,杀虫用物理方法。
  
  每年葡萄接近收获的季节,他和妻子就搬进葡萄园里四面透风、结构简易的木屋居住,收完葡萄,又搬回砖混结构的两层楼的家。
  
  几年前,李延如倾其所有,又在信用社借了2万块钱,以每亩219元的单价,承包山地种植葡萄,2009年葡萄挂果以来,收入都很不错。“总算找对了路子。”李延如说。
  
  王恩文
  
  “有本领才能服众”
  
  而立之年的王恩文,交梨乡前进村大坪组人,是交梨乡山野水晶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是当地最忙碌的能人之一。
  
  “2004年,8户人出资组建了合作社,但真正发挥作用是近两年的事。”王恩文说,“现在有会员近500户。”
  
  王恩文从小丧父,初中没毕业就出门打工,个子不高,却透着机灵。
  
  在福建打工时,王恩文跟人学种植水果,老板是个好心人,劝他“学到技术后,回家发展产业。”
  
  那些乡亲——
  
  起初,王恩文试着种植了8亩葡萄。运用学到的种植知识,精心呵护,种下去的葡萄,当年能长到5米左右,次年能挂果,亩产达500公斤以上。今年,他种植的40多亩葡萄,净收入超过20万元。
  
  2007年,当地葡萄生病了,常规办法救不了,种植户无计可施。王恩文心急如焚,整天坐在葡萄地里,掰着葡萄茎撕、咬、看,无意中他发现葡萄茎呈黑色,根据种蜜橘的经验,又咨询科技人员,他明白葡萄得了黑茎病,通过对症下药,抢救了葡萄。自此,他在当地名声大振,赢得了种植户的信任,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得有本领才能服众。”王恩文说。
  
  “刚开始,常背着老婆花钱甚至借款出去考察学习,没少被老婆骂。”王恩文玩笑道。
  
  通过多年的学习、摸爬滚打,王恩文积累了一套葡萄种植经验。“现在,一眼就可以看出葡萄有没有病,得的什么病!”他说。他还尝试更新品种,将100株老藤锯掉再长新藤,试验其挂果情况。
  
  去年,合作社得到政府部门支持,出资让合作社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改善办公条件和建设冷库。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五统一”服务,即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品牌包装销售。还提供技术服务、流通服务,成功申请商标,取得了产地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突出无公害和套袋技术。
  
  目前当地水晶葡萄远销重庆四川云南、湖南、广州等地。
  
  眼下,王恩文又琢磨着怎样提高葡萄园的效益。葡萄架下养鸡不行,鸡啄葡萄,影响产量,种花生效益也不是很好,他打算试验在葡萄架下养旱鸭子,他估摸,利润可观。
  
  他还考虑到,葡萄种植面积大了,万一行情不好时得有退路。为这,他正着手筹办葡萄酒厂。
  
  韦政国
  
  “想做品牌葡萄酒”
  
  30多岁的韦政国以前是个杀猪匠,收入也不错,一个月总能找个五几千元。“那行当天天起早贪黑,很磨人,不过收入还是可以的。”韦政国说。
  
  2009年,韦政国与人合伙,从别人手中转得45亩葡萄园。韦政国投入16万元,通过精心管理,2010年就收入13万元,几乎扳回了本钱。今年,扣除各种费用,他赚15万元。
  
  “种植葡萄,最忙的就是两季功夫,一是给葡萄套袋,另外是葡萄采收。”韦政国说。套袋葡萄比没套袋的,每公斤售价高1元。请人套袋,有的按天计工价,有的按个数计工价。套得快的,一人一天要套两千多个,以每个6分钱计算,可争120元,少的,也要套子1300个左右。
  
  “种葡萄比卖猪肉轻松多了,只要没有天灾,搞好病虫害防治,风险也不大。”韦政国说。
  
  韦政国有两个打算,一是出去考察一下,到附近的麻江等地承包山地,扩大葡萄种植;另外,想搞葡萄酒加工。他看到当地一些农户自酿葡萄酒出售,每公斤40元,供不应求。
  
  他还特意带了一瓶自酿的葡萄酒给记者品尝,葡萄酒颜色淡黄,略带甜味,不冲喉,平时不会喝酒的记者,用一次性杯子喝了一杯,口感很好。
  
  韦政国说,100斤葡萄,可以产40斤葡萄酒,因为当地葡萄甜度高,发酵时不加糖。
  
  今年,他决定留一万斤葡萄酿酒。“先慢慢琢磨一下发酵技术,再争取做成一个三都葡萄酒品牌。”韦政国憧憬着。
  
  全乡农民工
  
  过半返乡种植葡萄
  
  前进村6组46岁的许忠志,在外打工多年,看到别人种葡萄致了富,按捺不住回乡了。
  
  “两口子在外打工,一年省吃俭用,能存下2万元就不错了,老的管不了,小的也管不了。”许忠志说,“有了葡萄这个产业,收入还比打工多,就回来了。”他种植了10多亩葡萄,今年收入8万多元。
  
  马坡村民韦正和,在外打工多年,在葡萄上市的旺季,他回来烤起了葡萄酒。记者冲着装满酒的塑料桶一闻,酒味浓烈冲鼻。这种葡萄酒度数高,味道不错。韦正和烤烧酒,本意自己招亲待友所用,一家人一年要喝掉200公斤。后来,交梨街上有人找上门来要货,每公斤出价30元。烤一公斤葡萄酒,要消耗葡萄3公斤,但基本上是用商品葡萄之外的“拔脚货”,售价比较低,所以算下来,烤酒卖的利润尚可。
  
  去年,作为全县唯一的“集团扶贫整乡推进”乡镇,交梨乡获得10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用于发展以葡萄种植为主的产业。当地农民对葡萄产业,出乎意料地表现出了很高积极性,外出务工人员也纷纷返乡种植葡萄,回来的人数达3000多人,这个数字超过全乡外出务工成员的一半。
  
  那个梦想——“把家乡变成葡萄沟”
  
  三都自治县本来不产葡萄,更别说是三都的交梨乡了。40年前,有“好事者”刘世忠从凯里将葡萄引入,而今,已成了一项可观产业。
  
  “我们这儿的葡萄,就是那个老头引进的。”村民指着刘世忠告诉记者。
  
  刘世忠,年近7旬,交梨乡前进村大坪组人,当地小学退休教师。
  
  1970年,刘世忠在交梨乡前进村小学任民办教师。当年冬天,他到凯里走亲戚,看到亲戚家的园子里种着葡萄,便联想到所教的课文《葡萄沟》,他梦想着把自己的家乡——交梨乡前进村也变成葡萄沟。返家时,他带回了几株葡萄苗,扦插在自家房前屋后。
  
  “我种植的葡萄结果后,产量不错,味道又好,附近村民纷纷剪枝种植。”刘世忠说,“以前我们种植葡萄,只会让它们自然生长,不会剪枝、施肥和打药,产量不太高,每亩只有3000斤左右,而现在,通过技术培训,最高的亩产可能有8000斤。”
  
  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村民自己吃不完的,就拿出去换点盐巴钱,慢慢形成了市场交易。
  
  退休在家的刘世忠,现在种植有3亩葡萄,今年收入1万多元。“我腿脚不便,老伴也不会打理,所以产量不高。”刘世忠说,“别人种的都比我家的好。”
  
  刘世忠幼时患过小儿麻痹症,现在还有后遗症。他的个子只有1.5米左右。他当了一辈子乡村老师,直到几年前退休。
  
  刘世忠无儿女,那漫山遍野的葡萄,现在就如同他的“孩子”。当时的一次偶遇,当年的一个梦想,最终成就了一方产业,这是刘世忠自己也没想到的,
  
  原前进村小学,现在,成了交梨乡山野葡萄合作社的办公地点和葡萄交易场所。没事时,刘世忠喜欢在那转悠。看着来来往往运葡萄的车辆、川流不息买卖葡萄的人们,刘世忠的脸上满是笑意。
  
  俗话说“南橘北枳”,一样的品种,在不同的地方生长,的确会有不同的味道。凯里的葡萄,生长在三都,形成了独有的风味:皮薄、味甜、汁多,熟透了的葡萄,颜色呈淡黄色。人们称之“三都水晶葡萄”。“哪个知道,我们这儿生长的葡萄,比原产地的味道更好”刘世忠说。这结果,同样出乎刘世忠意料。
  
  那山旮旯——浓浓的甜蜜令人沉醉
  
  2011年9月11日,中秋节前一天,记者来到交梨乡新联村马坡组,当晚夜宿农家。正是蚊虫猖獗时节,为防蚊虫咬,记者特意带上了灭蚊器和花露水。
  
  进入马坡,浓浓的葡萄甜味扑鼻而来,令人沉醉。人们忙着葡萄的采摘、修剪、装箱、上车。大家围着葡萄忙忙碌碌。
  
  马坡住着35户人家,167人,清一色姓韦,水族,却讲苗语。马坡地处半山腰,是交梨乡66个自然村落之一。
  
  山高坡陡,土壤贫瘠,全组耕地48亩,人均耕地不到0.3亩。没葡萄产业以前,当地农民吃粮靠救助,出门靠走路,生活水准相当低下。
  
  大约20年前,当时20多岁的韦学辉从邻近的大坪组弄来几株葡萄苗试种,结果种出来的葡萄味甜、个大,品质相当好。乡亲们纷纷跟着种植。耕地宝贵,就开垦荒山,渐渐地,葡萄成了马坡人零用钱、盐巴钱的主要来源。
  
  到了本世纪初,随着马坡人葡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不通路的马坡,葡萄的销售成了难题。
  
  从马坡到交梨乡街上,有近10公里山路,到县城更是有20多公里。乡亲们太阳出来时挑担葡萄出门,售完要伴着月光才能回家。
  
  2005年,40岁的韦学礼看到村民肩挑背扛卖葡萄太费力,投资2万多元,架了条从马坡到公路边的索道,每运送100斤货,收费3元,上山下山同价。索道运送一趟货,要15分钟,而人挑,则要1个多小时。
  
  两年时间,韦学礼收回了修索道的成本,眼看就要见“纯利”时,连通乡里的公路开始修了。韦学礼看到了生意的“末日”,以9000元的价格,及时“处理”了索道。
  
  马坡就是一个山坡,连块像样的平地都没有。村民韦仕林家一块葡萄园比较平整,又靠近公路,这片葡萄架下的平整地,成了乡亲们临时性的葡萄交易场所。
  
  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干净的路面上,星星点点的葡萄汁印迹隐隐可见。
  
  夜幕开始降临,是做晚饭的时间了,但却未见缭缭炊烟。记者住在韦正航家,他家煮饭炒菜,用的是电饭锅和电磁炉。“现在都这样,加上冰箱彩电等家电的电费,一个月80元左右,完全承受得起。”韦正航说。
  
  韦正航家开晚饭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大家喝着米酒,吃着土鸡火锅和炒猪肉,边吃边聊天。主人家的话语,记者有的听得懂,有的真没懂,却笑声不断,主客皆欢。
  
  在韦正航家进进出出,直到吃完晚饭,也没遭蚊子咬。怪了!对记者的困惑,有村民开玩笑说“蚊子都进城去了。”记者带的花露水和灭蚊器,完全没派上用场。
  
  第二天早上6点多钟,记者在一片鸡鸣狗吠声中起了床。记者自以为起了个早,殊不知,挑水的、扫地的、挑着箩筐或牵着马上山采摘葡萄的、开着满载葡萄的车去县城赶早市的……寨子早就动起来了。
  
  8点多钟,男人们或蹲或站在马路边,轻声细语讨论着该哪家采摘、销售葡萄,大家的高兴快乐之情,溢在脸上。他们对销售越来越有经验,他们要等到有合作社或商家的通知,再采摘葡萄,这样葡萄新鲜,保存的时间也能稍长一点。
  
  “葡萄种多了,井里的水也大了,今年这么干旱,我们这儿并没缺饮用水。”21岁的韦兴洲说。
  
  2008年,被誉为“产业路”的公路通车了,虽然暂时还只是沙石路面,但对于马坡的乡亲们来说,已是件了不得的大事。组里陆续有人买车,目前,全组已有面包车、货车共计9辆,摩托车几乎家家有。
  
  多年耕耘,马坡的荒山裸岩,已变成了一片片葡萄园,2009年葡萄种植的总面积已超过300亩,2010年销售收入160万元,纯收入130万元,人均9600元。今年,葡萄收入多的,如韦学辉家,进账10万多元,收入最少的是韦学礼家,也有2.4万元。多数人家,葡萄收入6万元上下。全组葡萄总收入200万元左右。
  
  在2010年集团帮扶中,马坡人又新增葡萄种植面积360亩,总面积达到670亩。待2013年全部挂果后,预计产值可达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超过实现2万元。更加小康的生活已在向马坡的乡亲们招手。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