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现代农业的科技向导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科技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6票  浏览7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7月08日 11:59
  科技追梦人
  
  本报记者 李建荣 本报通讯员 蔡万涛
  
  他们很少见于报端,百度一下除了论文和课题外几乎找不到其他资料。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脸晒得黑黑的,不擅言辞,但一提到自己研究的领域,一看到自己侍弄的果树、小麦、小草……眼神里就会透着“慈爱”,闪着幸福的光芒。
  
  尽管科研方向各异,技术手段不同,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梦”,即走出一条以服务产业、服务市场、服务政府为基本导向,科研与农民需求,科研与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与市场紧密对接的“北京道路”。
  
  王玉柱:果农致富路上的“引路人”
  
  盛夏7月,记者随北京农林科学院林果所所长王玉柱来到他的联系点——北京市延庆县香营乡新庄堡村走访。一路上,不少果农主动停下来与他打招呼,有的还趁机讨教起了技术问题。
  
  “你吃吃俺家种的杏,比较比较跟你以前吃过的有啥不同。”果农周顺海热情地拿起他种的杏招呼记者,“你不知道,在王所长的指导下,咱们的杏长得可好呢,今年我这几十亩园子没几天就被摘得差不多了,只剩下这几棵了。”
  
  “他种的这个杏叫‘骆驼黄’,当时村里仅存4棵衰老的欲死树,我把它们采集到资源圃内嫁接成活并保存了下来。这种品种具有极早熟基因,目前不仅在北京作为亲本被广泛利用,还作为最早熟的优良杏品种,在我国三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王玉柱告诉记者,在担任林果所所长前,他每年有200多天吃住在村里,而且一住就是20多年。
  
  也正是这20年始终如一的坚守,让王玉柱成了农民眼里的“主心骨”,业界有名的“杏树王”。
  
  “为农民指导工作,来不得半点虚的,农民不管你是什么家,只要你能解决他们的问题,提高他们果树的产量,他们就服你。”在王玉柱看来,要让农民“信服”,首先要接地气,“科研,尤其是搞农业研究的,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没有实践、不接地气的研究没有用。”
  
  几年间,王玉柱走遍了北方所有产杏的地方,不但把北方的杏品种搞清楚了,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卓有成就,他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华北生态群杏品种自花不实,异花授粉结实率因授粉组合而异的研究结果,使缺乏授粉树杏增产4至10倍,这一成果在北京、河北等地推广百万亩,已累计产生社会效益数亿元。
  
  “这些成果,都来自生产实践,都是受果农的启发,虽然有时提的仅是一些关于修剪、防虫、水肥等方面的简单问题,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而轻视,还会主动的去帮助解决。”恰是这种主动让王玉柱“奇遇”频频,一次一位果农找他发牢骚,说为什么现在果没果味,桃没桃味,李子没李子味,你们能不能研究研究这个。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林果产业的发展,许多专家曾经从果树品种和果树生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经过近五年的对比研究,王玉柱终于摸清了影响果树品质的关键因素——水热同季,恰遇采收期,虽然仅仅九个字,但却字若千钧,在业内迅速引起强烈反响。
  
  “我们不仅找到了原因,还想出了办法,那就是高起垄和覆地膜,采用我们的方法,可以使同地、同品质、同年的果树的可融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的含量提高2%—4%,这一成果出来后,农民高兴坏了,北京海淀区和延庆县很快用上了我们的技术。”
  
  这就是王玉柱,把果农增产增收当成自己最幸福的事。“我很喜欢我这一行,虽然经济并不富裕,但我的技术,让农民信服,我的辛苦,让果农富裕了,这就值了。”
  
  王纪华:“把脉”农田的“科技保姆”
  
  一架小型无人机在800米高空飞行,此时,卫星正好过境,通过安装在麦田里的12个地面传感器,不到半个小时,近3000亩麦田的温湿度、水肥、病虫害等实时数据被无人机搭载的高光谱传感器收集……这是前不久发生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田作物联合实验的一幕,主持这一项目的首席专家就是北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纪华。
  
  “这项技术叫‘3S’技术,就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简称,结合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空间分析技术。”王纪华告诉记者,5年来,“3S”技术先后在北京、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的小麦玉米质量遥感监测中推广运用,累计示范面积800万亩,创造社会经济社会效益近5.1亿元。
  
  “当初我将‘3S’技术作为研究方向时,很多人并不理解。申请课题时,一位老专家质疑说,你这个东西是不可能的事,要想知道一片地到底缺不缺水,有没有病虫害,必须下到地里,你在天上怎么能知道。”但有过两次留日经历的王纪华却坚信这项技术将对国内的农业生产和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在江苏省9个县的小麦主产区推广遥感品质监测和调优栽培技术,当地的农业部门特别欢迎,新技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增收节支效益显著。”凭着一股子韧劲,王纪华硬是在“3S”技术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然而,也有人对王纪华的工作提出质疑:“3S”只是对政府和企业有利,庄稼因为质量不好被查出来而卖不上好价钱,怎么能说对农民好呢?对此,王纪华不以为然:“帮着农民蒙混过关是坑了他们!没有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种植业就发展不起来,农民也就难以致富,要从宏观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在王纪华看来,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只能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来实现。
  
  十几年来,尽管承担了一系列“863”“973”课题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专项,但王纪华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在他心里,科技兴农的道路没有尽头,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我一直在路上。”他说。
  
  2007年担任北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后,王纪华的担子更重了,研究方向也从原来的“3S”集成对农作物长势的实时诊断拓展到农田环境监测特别是土壤污染信息监测。“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不仅体现在主持课题和发表论文方面,最重要的是他的科研成果能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已经55岁的王纪华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冲劲,战斗在科研一线。“我还要尽我所能,为农业多做点事情。”王纪华淡淡地说。
  
  武菊英:扎根土地的生态“美容师”
  
  “我主要从事观赏草的选育及其景观应用方面的研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这些从世界各地引进的和国内收集来的草进行收集、评价、选育、繁育及应用,找出适合北京地区种植的草种。”
  
  采访北京农科院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武菊英时,恰好下着绵绵细雨,空气中弥漫着芳草散发出的清香。手指着一丛丛形态各异,色彩亮丽的草株,武菊英打开了话匣子:“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草是用来除的,斩草要除根嘛,但事实上,此草非彼草,非但不能除,还要精心呵护。”
  
  这种“花叶芒”一株就10欧元,那种“针茅”的草籽论粒卖,五角钱一粒。这棵引自新西兰,那棵是从丹麦交换来的……在武菊英眼里,一棵草就有一个故事,每株草都像她的一个孩子,她会毫不掩饰自己对草的喜爱。
  
  “以前我想得比较多的是把基础研究做扎实,现在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将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因为观赏草已逐渐被城市和公众所接受,具备了成为‘紧俏商品’的潜质,并且正在形成一个新的产业——草业,一旦形成规模种植,不仅农户受益,相关的经销商有利可图,城市的生态也会因此而逐渐修复。如何将这种市场需要与我们的科研效益最大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经过近12年的收集、评价、驯化后,草业中心的观赏草种类已达到300多个,建立了我国北方最大的观赏草资源圃,而且已经初步筛选出适于北京地区的观赏草种54个,其中8个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认)定,有的还填补了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空白。这些都为观赏草种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机遇即转机,厚积而薄发。以观赏草对逆境的适应性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园林管护技术的集成创新,草业中心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市场越来越大,现代楼宇的裸露地、城市郊野公园、农业观光园、生态环境恢复绿地……都留下了她们的影子。
  
  武菊英告诉记者,近几年她把视角转向了在国内寻找好的草种,在她看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应该首先用自己的草。
  
  她还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起她一年的足迹,河北、山西、内蒙古……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她和她的团队的身影,有时甚至四五天都住在山里,只为了找到一个新品种。欣喜的是,她们选育的一些品种已经被市场接受,并受到国外大公司的关注。
  
  “每个人在宇宙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的位置可能就是扎根于土地,发现和寻找一种又一种的草。”虽然雨越下越大,武菊英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依然深一脚,浅一脚的“巡视”着她的“孩子”,扶起这株,看看那株……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