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工业化与衰微的柑橘
今年50岁的熊邦春不知道该不该继续种地。
作为湖北宜都市松木坪镇彭家桥村4组村民,目前家里只有20亩丘陵橘子,2012年采摘了10万多斤橘子。
不过,这么多的橘子,在去年秋季销售时,价格却只有每斤4毛钱。这样全部橘子毛收入才4万元,去掉成本后,实际只有3万元。这其实并不如打工。即使在当地农村,请一个人1天的价格也需要100多元。如果老两口子出去打工,1年挣个五六万是小意思。
但是熊邦春也无可奈何,除了种橘子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其他农作物来种植。而这种情况,在全市都非常普遍。
宜都属于湖北宜昌下属的一个县级市,目前种植的柑橘有30多万亩,年产55万斤,其中种植面积在全省第三,产量为全省第一。宜都地处于湖北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地过渡的地带,其丘陵面积广阔,最适合种植柑橘。这里公元前450年就有“宜都柑”的记载,当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柑橘之乡”。
宜都市农业局特产中心副主任蔡永喜指出,柑橘相比别的农作物而言,仍是最挣钱的。但是即便如此,柑橘也抵挡不了工业化的冲击力,其种植柑橘的收益,远远不如打工的收入。
最关键的还在于,随着中国劳动力总量下降,柑橘的采摘人工成本不断上升,未来种植柑橘的收益仍会下降。“从长期来看,大规模种植柑橘的家庭农场才有挣钱的可能。一般小面积种植柑橘的果农很难挣钱。”蔡永喜说。
种柑橘不如打工
目前宜都农业经济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柑橘,在30万亩以上。其次是茶叶,只有9万多亩。而全部粮食播种面积也才37万亩左右。柑橘的产值占到了整个宜都农业产值的最大比重。宜都柑橘产量在整个湖北省第一,其比较收益,相比其他农作物要高。
比如一亩柑橘的年毛收入在2000元,相比水稻、棉花的1000多元,要高出一倍。熊邦春介绍说,他租有20亩橘子,为承包村集体用地而来,每年租金1000元,20年租金2万元。目前每年每亩有4000-5000斤,1年有10万斤橘子,另外还有2亩多水田,主要种植水稻。
最近几年橘子价格不高,2012年秋季销售价格是每斤4毛,这样全部橘子毛收入有4万元,合计每亩是2000多元。
而1亩水稻1000多斤,按照每斤1块多的价格,每亩水稻毛收入在1000多元。但是尽管柑橘的毛收入比水稻等高,但是实际每年的纯收入在下降。“主要的问题是,每年的人工在涨价。”熊邦春说。
根据了解,熊邦春2012年4万元的柑橘毛收入中,仅仅采摘成本就需要1万多元,即每斤5分钱,此外还有化肥、农药等成本。这样去掉这1万元的成本,最后的纯收入只有3万元。
而他和老伴挣的这1年3万纯收入,还不如就给柑橘包装厂打工挣钱。因为一个人做柑橘抛光打蜡,每天也可以挣上百元。据悉,宜都目前农村每天最一般的打小工收入,也需要100多元。因此,无论是在当地做工,还是打小工,1个人1年挣3万元,并不在话下。
记者在2012年12月下旬在宜都市松木坪镇彭家桥村熊邦春家,亲眼见到的情况还远不止如此。因为还有更挣钱的活。
比如帮熊邦春砌墙的瓦匠师傅罗方正告诉记者,2012年砌墙每天有150元钱。小工是每天90元。2011年做小工是80元,基本上每年每天成本增加10元。这个钱并不算多,因为砌好墙后,进行粉刷的员工,每个平方是6元钱,每个人每天可以刷50个平方,去掉材料等成本后,日均纯收入可以达到150元。
而刷白后(粉刷)后做涂料挣钱更快。1个人可以挣到350元,1个月是10000多元,2个人1年是20多万。罗方正亲眼见到一对夫妇专门刷涂料,1年毛收入20万。“去掉各种开销(涂料为业主买),10万元的纯收入是有的。”罗方正说。
工业入驻
而根据宜都市农业局特产中心副主任蔡永喜的判断,随着未来工业化加快,包括柑橘在整个经济产业的比重仍将继续衰微。
导致如此的原因,是目前农村已经没有了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除非一家种植有大面积的柑橘,否则“搞农业种植一般都不如打工挣钱。”他说。
目前整个宜都,一般一户家庭人均也就2-3亩柑橘,这很难有高的收益。种植有几十亩,乃至几百亩柑橘的比较少见。
但是种植柑橘收益下降将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趋势。比如今年柑橘的采摘成本已经高的达到每斤8分到1毛。
因此,如果是一般橘子,每斤价格出售5毛,成本不会低于2毛。而10多年前,成本几乎可以忽略。比如那时每天请一个人干一天,只需要10多元钱就可以。而现在1亩橘子,需要10多个工,即1000多元钱。这样每年毛收入的部分,被请人工拿走的越来越多。
当地也想建设柑橘加工厂。但是这些厂对柑橘的收购价格甚至只能低于每斤3毛,否则没有商业价值。这使得蔡永喜认为,在工业化加快的前提下,小规模低层次农业仍难以有竞争力。
根据了解,2011年时,宜都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占比在10%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8%。2013年宜都农业比例有望下降到10%以下,工业产值比重有望继续上升。
2011年宜都经济总量为273亿元,增长17%以上。2012年该地经济总量是300亿元,增长16%左右。目前宜都已经将1300多亩丘陵的柑橘荒山削掉,作为宜都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一期土地,约1700多亩,此后还有两期,预计总规划面积为13平方公里,合计约2万亩。示范区将入驻大批的工业企业,为宜都经济进入全省前10强作动力。
在建的宜都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力争三年完成新区建设投资1000亿元,建成20平方公里核心区,实现1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东阳光制药、鄂中化肥厂等大批企业,常年都在招工,给出的工资在1600-3500元不等。主要有操作工、电工等。但是根据记者了解,其招到的员工并不多。
原因是,年轻的人不愿意回来,而年龄超过40岁,农闲时愿意上班的农民工,这些企业一般不感兴趣。
熊邦春的大儿子华农毕业后,目前在东莞工作。尽管他户口仍在老家,却不太可能回来从事橘子的种植业,或发展混合发展现代种养殖业。“但这个需要大资金,只有大企业可以做。年轻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回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