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猕猴桃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两代“美猴王”美名传乡里 成猕猴桃种植户榜样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浙江在线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57票  浏览18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10月29日 15:03
  当地人习惯将猕猴桃种得好,能耐大的人称为“美猴王”,以此作为榜样,相信跟着榜样干绝对错不了。2002年前,司前镇叶山村陈惟利因种的猕猴桃个大味美耐储存,被推销到联合国,而被当地人称为第一代“美猴王”,此后却突然销声匿迹。
  
  “美猴王”是猕猴桃种植的榜样
  
  浙江在线10月27日讯 偶闻泰顺县有个“美猴王”,乍一听还以为是乌岩岭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但此“美猴王”绝非猕猴,也不是泰顺木偶戏中的“美猴王”,那这个泰顺“美猴王”到底是何方圣人?又有着怎样的通天本领和传奇故事?这就像是一个谜深深吸引记者驱车前往泰顺一探究竟。
  
  泰顺县盛产猕猴桃,自上世纪80年代泰顺县开始大面积种植猕猴桃,现如今猕猴桃已经成为当地经济主打产业之一,全县已发展生产猕猴桃基地5400多亩,其中又以碑排乡种植范围最广,全乡种植农户达380多户,成为浙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
  
  当地人习惯将猕猴桃种得好,能耐大的人称为“美猴王”,以此作为榜样,相信跟着榜样干绝对错不了。
  
  2002年前,司前镇叶山村陈惟利因种的猕猴桃个大味美耐储存,被推销到联合国,而被当地人称为第一代“美猴王”,此后却突然销声匿迹。
  
  2002年后,在泰顺县猕猴桃产业陷入危机时,张庆朝作为县林业局科技特派员进驻碑排乡,开始整治“大果灵”,与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走出一条品牌战略发展的新路子,带领农户走出危机,被称为新一代“美猴王”。
  
  老“美猴王”陈惟利复出
  
  要在荒山种出最好的猕猴桃

  
  沿着崎岖的山路记者驱车来到泰顺县司前镇叶山村,由于地处偏僻,叶山村依旧保持古朴的风貌,全村的青壮年都搬了出去,留下45个老人坚守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山村。65岁的陈惟利老人和妻子居住在老房子里,家中保存着2002年“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奖杯,老人特别和蔼可亲,还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对于他“美猴王”的来历,老人毫不谦虚地说:“碑排乡现在种的猕猴桃是引自新西兰的布鲁诺品种,我种的猕猴桃是正宗中国猕猴桃――‘米良1号’,不仅被评为浙江省名特优农产品,还推销到联合国,当时只有我的‘叶山香’牌美味猕猴桃可以出口国外,方圆百里的猕猴桃种植户都是请我帮忙推销,‘美猴王’因此得名。”
  
  老人带记者来到一片山坡上,指着西面连绵起伏的山峰告诉记者,那里就是乌岩岭,他所种植的猕猴桃区域就属于乌岩岭原始森林过渡地带,地理位置要比海拔600多米高的碑排乡还要高。
  
  他摘下一个硕大的猕猴桃给记者品尝,果味香浓,甘甜爽口,却有一番与众不同滋味。记者问他有什么秘诀?他笑着说:“别人要用‘大果灵’才能种出我这样大的果实,其实也没什么秘诀,用牛羊粪便做肥料,剪掉树枝上多余的果实,留下来的果实养料充足,自然长得大,长得漂亮,别人一亩可以种出1000公斤,我两亩地也只有1000公斤,我这果实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果实自然与众不同。”
  
  他告诉记者,叶山村引种植猕猴桃的时间比碑排乡还要早,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都非常优异,但就是因为当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农民种的猕猴桃要背上百里山路才能到县城卖,限制了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山村落后的面貌,当时做为村干部的陈惟利决心要为山村修一条路。
  
  他拿出了十几万元积蓄,发动村民集资修路。但要把山路修到山下,需要100多万元。卖掉山上的毛竹35万元,从当地政府那里筹得15万元,加上村民自筹勉强凑齐100多万元,修了一条6公里长的机耕路。
  
  2002年正当他将路修通,准备大施拳脚时,当地猕猴桃产业因“大果灵”侵害陷入低谷,陈惟利的优质果也卖不出去,无奈之下外出打工,“美猴王”也因此销声匿迹。
  
  去年,“乡村康庄工程”把水泥路修到他家门口,陈惟利又回到家重新置办起那两亩猕猴桃园,听说“老猴王”回来,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士驱车前往他家采摘猕猴桃,还有老顾客特地托他把猕猴桃寄往北京
  
  采访最后,陈惟利把记者带到一片荒坡上,望着一片被荒废的梯田对记者说,他准备用5年的时间把这片荒坡重新建成果园,种出泰顺最好的猕猴桃,一步一步去实现当年的梦想:要建一个大果园,要带领小山村乡亲走出闭塞和贫困,但目前他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银行不给他这样的老人贷款。
  
  新一代“美猴王”张庆朝
  
  要把泰顺猕猴桃带得更远

  
  时光荏苒,曾经消失多年的“老猴王”陈惟利在当地一度走出人们的视线,有关猕猴桃,当地人更多的谈论是“新猴王”张庆朝。
  
  县林业局的吴时武对记者说:“在泰顺搞猕猴桃还有哪个不知道张庆朝的?在猕猴桃产业最低谷的时候,他作为县林业局下派到碑排乡的科技特派员,临危受命整治‘大果灵’,引进改良推广优质品种,创建
  
  乌岩岭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搞无公害绿色食品,开拓杭州、上海等地的销售市场,带领农户走出低谷,为本地猕猴桃产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获得了‘省名牌产品’、‘中国绿色食品’的称号,能耐可比‘美猴王’了。”
  
  于是记者驱车前往碑排乡,寻访新“美猴王”张庆朝。车子进入碑排乡,道路两侧山坡上全都种植着猕猴桃,昔日的梯田已经成为果园,一枚枚硕美浑圆的猕猴桃从藤枝上挂下来,散发着淡淡的果香,令人垂涎三尺。
  
  时下正值猕猴桃采摘季节,许多农户都在田里忙着采摘。一提起张庆朝,农户们总是赞不绝口,74岁的孤寡老人夏邦意跟张庆朝种了7年猕猴桃,他说:“张庆朝是‘美猴王’,他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错不了。”去年老人种的这两亩多地获得1.8万元收益,老人笑着说再干两年就挣够了养老钱。
  
  记者在桥头洋村见到张庆朝,他身材魁梧,目光敏锐,颇具“美猴王”的气质。当时他正陪同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的工作人员抽检今年的猕猴桃质量,对记者来采访“美猴王”颇感意外,他连忙解释说:“我虽是农村科技人员,但种植猕猴桃这里的农户个个比我更有经验,说我是‘美猴王’实在担当不起。”
  
  他把记者带到种植大户陈岩立的果园,这里是他们乌岩岭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果园之一。张庆朝称自己的“乌岩岭”牌猕猴桃都
  
  是这些农户种植的,而他只是指导和监督农户根据他的要求进行种植,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社+社员+基地”的管理模式,自己主要负责管理和销售,此外还负责培育新品种。
  
  日前,由张庆朝培育的华特猕猴桃新品种,在运储时间方面可达100天,而且手剥皮更容易,比布鲁诺品种更适合进入超市销售。这项研究还解决了目前猕猴桃难以长期存储问题,他也因此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获得相关知识产权。
  
  去年,张庆朝开始种植30多亩新品种猕猴桃。他告诉记者,眼下同质化竞争越演越烈,各地种植的猕猴桃大都是新西兰引进的布鲁诺品种,从外表看难以区分产地。近两年泰顺猕猴桃品质优良价高好卖,一些商贩就从外地大量购进猕猴桃,冒充本地猕猴桃进行销售,对本地猕猴桃产业造成冲击。他建议县政府向国家申请原产地保护,积极培育新品种,开拓新市场,要让泰顺的猕猴桃产业走得更远。
  
  陈岩立告诉记者,今年猕猴桃大丰收,许多城里人自驾到他果园摘果,预计今年会有10多万元的收益,这样的事过去他想都不敢想。农民的亩产收益从过去的1000多元提高到了现在7000多元,张庆朝功不可没,相信跟随这位新任“美猴王”走,今后的路子会更宽、更远。
  
  》》》》记者手记:榜样的力量
  
  每个时代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榜样,65岁的“老猴王”陈惟利是上世纪90年代质量农业的好榜样,他用高尚的道德去维护产品质量,用朴素的理想去经营自己的事业,虽然无法逃脱被市场波浪吞没的命运,但质量农业绝不会因此而过时,后来者会倍加珍惜前人的经验教训。
  
  40岁张庆朝作为新“美猴王”,是现在规范农业的好榜样,他借用了前人的经验,利用现代农业管理手段,遵循国家绿色食品的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运用市场品牌营销策略,赋予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新的景象。
  
  农民需要这样的榜样,从榜样身上源源不断地汲取经验,而使自己少一分风险,多一分成功的把握。泰顺种植猕猴桃的农户懂得从榜样的身上汲取成功的经验,因此他们的生活也随之改变,他们把带领自己走向成功的榜样叫做“美猴王”,我们希望更多的行业中多出现这样的好榜样。
  
  据温州晚报 记者 徐海龙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