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冠县故道“变身”百果园迎全国游客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人民网-山东频道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8票  浏览12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07日 15:54
  人民网聊城9月7日电近日,冠县第五届梨园采摘开幕,“中华第一梨园”内林茂果硕,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聚集于此,亲身体验亲近自然、采摘果实的乐趣。
  
  每年这个时候来到冠县采访,陆续成熟的油桃、樱桃、鲜杏、苹果、梨等果香扑鼻,仿佛被带入了百果园。谁也不会想到,冠县地处黄河故道,这里的前身竟是一片沙荒地。
  
  勤劳的冠县人在摸索中发现,黄河故道沙化区土层深厚、光热水非常适宜经济林果生长,随后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里生根发芽了。目前全县已发展新优果品面积达30万亩,年产果品3亿公斤,实现产值6亿余元。
  
  调整结构,果品生产多样化
  
  水果是冠县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但过去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相当长时间内都处于“产量少、品种单一、效益低”的不良状况。现在,对冠县人来说,大樱桃、圣女果这些当时只闻其名、难见其形的水果已不再是稀罕之物。
  
  调优结构,科学布局,发展区域化生产,是冠县水果生产走出的成功之路。他们对传统水果基地进行了规划,完善了配套设施,制定了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调优结构,适度扩大规模。几年来,该县进一步促优扶强了东古城、兰沃、万善等17个集中生产区,通过辐射带动,规模不断膨胀,形成了既有规模优势,又各具特色的水果产业带。今年以来,该县新建果树大棚1060个,新栽植经济林1.7万亩,新栽露地果面积在全市排名第一。
  
  合理分流,果品加工高新化
  
  果品集中上市“扎大堆”,是造成卖果难的重要原因。为此,冠县大力吸引各路客商发展水果加工、储藏产业,促进果品合理分流。目前,全县已发展林果储藏、运输、销售、加工企业360余家,年创产值12亿元,形成了完整的果品加工链条,实现了不同档次的果品合理分流。
  
  与此同时,冠县大力发展果品深加工业,使果品以新的商品形式进入市场。在水果生产专业村田马园村的樱桃酒厂内,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冠县是全国三大樱桃生产地之一,由于种植技术先进,成熟期比其他产地早20多天,价格比平时高出快一倍。等到了后期,樱桃集中成熟上市后,价格就会回落。这时,他们将价格低廉的樱桃加工成樱桃酒又成了新的增收渠道,错位竞争赢得了市场。这个企业年可加工樱桃10余万公斤。
  
  开拓市场,果品销售全国化
  
  “这果摆到市场上,一亮冠县的牌子,一会儿工夫就被抢光!”北京客商早就尝到了冠县鸭梨的甜头,自驾车6个小时来到兰沃乡韩路村收购鸭梨。他面带倦意,但高兴写在脸上,一边忙着装载“抢”到的货物,一边得意地告诉笔者,这是他奋战一昼夜所获的“战利品”。近期,在冠县兰沃乡、东古城镇、万善乡等各个果品生产基地,总是能听到操着各地口音的客户熙来嚷去“抢收”水果。
  
  近年来,冠县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推动农产品运销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产、贮、运、销配套服务体系,并对企业基地实施全方位跟踪监控,并及时为企业提供信息和标准服务,让果品销售逐步全国化。(刘金旺 王迪)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