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马踏营打造人间“蟠桃园” 鲜桃身价创新高
5月2日上午,笔者在河北涿州市东城坊镇马踏营村蔡永芳家的大棚看到,“身高”一米多点儿的桃树上结满了红艳艳的桃子,煞是喜人,整个大棚好似人间“蟠桃园”。今天刚好有一个北京客商来她这里收购鲜桃,每公斤40多元的收购价,超市里能卖到74元的高价。蔡永芳介绍,去年他们在镇政府帮助下,从唐山引进了设施桃树种植技术,在半亩大棚内共栽植了280棵桃树。经过一年的悉心管护,今年头茬桃子终于上市了,她家的第一个棚的桃子预计能卖4万多块钱。
据了解,马踏营村位于涿州市东城坊镇最西部,终年干旱缺水。基于特殊的自然条件,村里有着40多年种植果树的历史,95%的家庭从事以桃树为主的果品种植,所产果品因含糖量高在涿州市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粗放经营,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果品曾一度处于品质高、效益低的状况。
近年来,该村积极走品牌战略,从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入手,按无公害生产标准大搞种植培训、更新果树品种、改良土壤,先后成功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并为果品注册了专用品牌“马踏营牌”,由马踏营村生产的桃、苹果、梨、杏等十几种果品统一使用。仅此一项,为全村年增收1400余万元;该村还先后从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院校请来专家教授,定期进行种植技术培训,特别是对无公害生产管理进行专题讲座。现在,怎样施肥,用什么样的农药,村民们都会自觉按无公害的标准去做,因为他们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马踏营村的果品一亩地的产值要比邻村的高出几百元,不仅在涿州独占鳌头,并大批销往北京、保定、东北等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和单调的品种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效益,扩大规模,东城坊镇政府积极联系市农合联,于2010年帮助蔡永芳等几位果农注册成立了马踏营春丰果品专业合作社,为水果生产经营、苗木收购销售、信息咨询等提供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销路等方面的难题。该村已有79名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种植果树1200多亩。
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战略提出后,合作社也积极加强与北京的对接合作,先后组织专人到北京市房山区世育和谐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参观设施农业种植技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10月与具有先进的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的北京世育和谐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举行联营签约仪式。经多次洽谈,双方将在自愿、平等、公平的基础上建立协作型跨省市的合作关系,今后将在人才、技术、信息、管理模式、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这是涿州市首次与北京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对接合作。
随着合作的深入,现在该社已与北京市锦绣大地、宏艳果品两个批发市场和合众鹏飞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年果品供应6000吨的合同。
“我们这个精品桃知名度高,市场特别认可,现在我又和其他6户村民承包了村里土地27亩,今年准备再建30多个大棚。”蔡永芳踌躇满志的谋划着将来的发展。(王宁康媛)
据了解,马踏营村位于涿州市东城坊镇最西部,终年干旱缺水。基于特殊的自然条件,村里有着40多年种植果树的历史,95%的家庭从事以桃树为主的果品种植,所产果品因含糖量高在涿州市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粗放经营,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果品曾一度处于品质高、效益低的状况。
近年来,该村积极走品牌战略,从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入手,按无公害生产标准大搞种植培训、更新果树品种、改良土壤,先后成功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并为果品注册了专用品牌“马踏营牌”,由马踏营村生产的桃、苹果、梨、杏等十几种果品统一使用。仅此一项,为全村年增收1400余万元;该村还先后从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院校请来专家教授,定期进行种植技术培训,特别是对无公害生产管理进行专题讲座。现在,怎样施肥,用什么样的农药,村民们都会自觉按无公害的标准去做,因为他们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马踏营村的果品一亩地的产值要比邻村的高出几百元,不仅在涿州独占鳌头,并大批销往北京、保定、东北等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和单调的品种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效益,扩大规模,东城坊镇政府积极联系市农合联,于2010年帮助蔡永芳等几位果农注册成立了马踏营春丰果品专业合作社,为水果生产经营、苗木收购销售、信息咨询等提供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销路等方面的难题。该村已有79名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种植果树1200多亩。
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战略提出后,合作社也积极加强与北京的对接合作,先后组织专人到北京市房山区世育和谐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参观设施农业种植技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10月与具有先进的设施农业种植技术的北京世育和谐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举行联营签约仪式。经多次洽谈,双方将在自愿、平等、公平的基础上建立协作型跨省市的合作关系,今后将在人才、技术、信息、管理模式、产品销售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这是涿州市首次与北京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对接合作。
随着合作的深入,现在该社已与北京市锦绣大地、宏艳果品两个批发市场和合众鹏飞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年果品供应6000吨的合同。
“我们这个精品桃知名度高,市场特别认可,现在我又和其他6户村民承包了村里土地27亩,今年准备再建30多个大棚。”蔡永芳踌躇满志的谋划着将来的发展。(王宁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