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德庆:多次暴发炭疽病 政府专家联手攻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者:管理员
热度168票  浏览16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6月14日 14:36

  诊断准确措施得力,德庆贡柑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产量比2007年翻了一番

2007-2008年贡柑炭疽病暴发期间,南方农村报多次跟踪报道。

  
  2012年上半年,柑桔炭疽病发病严重,大有2007-2008年大面积暴发卷土重来之势。中国贡柑之乡——德庆县再次以成熟的应对策略击退病害,控制了病菌传染。
  
  德庆县种植贡柑约13万亩,2007年春官圩、马圩和新圩等镇首次大面积暴发流行贡柑炭疽病,其中严重发病果园3.7万亩以上,导致贡柑大面积减产减收,果农蒙受了重大经济损失;2008年春季再度大面积暴发,发病面积4万亩,其中严重发病1.1万亩,中度发病1万亩,轻度发病1.9万亩。
  
  当时炭疽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德庆贡柑产业的重要病害,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控,势必影响德庆贡柑产业发展。为此,德庆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向广东农业厅汇报,并请求给予帮助。2008年初,在省农业厅的组织下,广东省农科院、广东省植保总站、华南农大及德庆县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对此病展开了长达3年的调研、总结,并展开培训,共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技术指导50场次,参加培训果农达5000多人次,发放有关资料28万份。炭疽病暴发最终得以控制,贡柑春梢发病率控制在10%以下,病情指数在5以下,果实发病率在5%以下;秋梢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病情指数在3以下,果实发病率在3%以下。
  
  剖析病害流行规律
  
  经过总结,有以下几大原因导致德庆贡柑炭疽病大面积暴发流行。集约化规模种植贡柑易感病;病原菌对贡柑品种有强致病性;有利于病原菌积累的气候条件;果农防病意识不强;防控技术措施不当;果园修剪清园不理想;果园普遍密闭积水;施肥措施不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
  
  明确了德庆贡柑炭疽病病原菌及病害发生流行规律。经连续多次多点田间采集贡柑发病病样,用常规植物真菌病害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分离,经纯化培养,进行寄主接种试验。鉴定贡柑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炭疽菌属。
  
  发生流行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部组织如病叶、病梢、病枝、病果上越冬。翌春,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部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菌丝或越冬的分生孢子、菌丝体借风雨和昆虫传播,落到寄主组织表面,萌发芽管,从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贡柑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繁殖扩展,引起寄主组织病变。
  
  因此春季是贡柑炭疽病的最适发病期,持续低温阴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炭疽病病菌大量繁殖、入侵和辗转传播,为害春梢、花穗和幼果,引起大面积暴发流行;进入夏秋季的高温多雨季节,炭疽病菌反复侵染和传播,为害夏梢、秋梢和果实,加速病害流行发展;果实收获后,病原菌又以上述方式在病部组织上越冬,形成侵染循环。
  
  要求果农必需在发病初期做好综合防控工作,控制炭疽病的发生为害,在潜伏期做好清园和修剪工作,有效地清除和杀灭越冬病原。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