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硕果满枝头——农业部25年扶持宣恩发展水果产业纪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恩施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9票  浏览19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2年3月22日 13:14
 

记者 宋文 通讯员 冉茂权

阳春三月,农业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一行来到宣恩县,对该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25年来,农业部每年都派员带着资金和技术到宣恩支持水果产业发展。目前,该县以“宣恩早”、黄金梨、贡水白柚为主的水果种植面积达12.5万亩,年产值2.2亿元,水果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致富的“宣恩早”

“宣恩早”蜜柑,是宣恩县选育的优良柑橘品种,1985年获“全国优质农产品”称号。尽管品种优良,但在当时尚未摆脱“以粮为纲”思想束缚的土苗山寨,推广这一品种并不顺利。于是,农业部派驻官员与当地干部一起,组织农民种植果树,使这一优良柑橘品种得以推广。

1986年3月,农业部为加快部优产品“宣恩早”蜜柑的繁育推广,又派出专家为宣恩培训了大批水果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并与省农业厅联合投资,在宣恩县建立“宣恩早”蜜柑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150亩,组织农民发展“宣恩早”2.5万亩。如今,该品种俏销东北、沿海等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该县珠山镇园艺村、莲花坝村及李家河乡二虎寨、青龙嘴等村已成为“宣恩早”蜜柑种植专业村。

“淌金”的黄金梨

早在2003年1月,农业部就扶持宣恩实施黄金梨有机果品推广项目,他们从中国农科院引进韩国优质品种黄金梨、圆黄梨种苗1300多株,并在椒园镇黄坪村试种成功。在全省优质梨评比会上,该果实的各项园艺指标名列全省第一。目前,全县已建黄金梨标准化种植示范园3000亩,在椒园、晓关等地新发展黄金梨基地1万多亩。

过去,黄坪村村民靠种玉米和土豆解决温饱问题。为了寻求致富出路,农业部门引导村民从2004年开始种植黄金梨。技术人员经常向农业部的专家们讨教,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考察,并引进企业订单回收果品,引导全村发展黄金梨1850亩。2007年,该村黄金梨亩均收入达3000多元。

农业部高度重视黄金梨种植的“有机化”,派员到现场指导梨农按规程培管,使黄金梨顺利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极大地提升了黄金梨的市场化水平和竞争力。销往欧盟市场的黄金梨每公斤售价达20欧元。

每到丰收时节,不少市民前往梨园摘梨、品梨、赏梨,为梨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飘香的“白皮柚”

作为湖北四大特色果品的贡水白柚,农业部一直倾力支持。现已建立贡水白柚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及标准化种植示范园16000亩、苗圃100亩,贡水白柚母树得到保护并进行了扩繁。近年来,该县通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建成了7万亩贡水白柚经济走廊。

上世纪末,宣恩县将本地选育的贡水白柚作为农业主导品种进行推广。农业部、省农业厅以及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组织专家组,深入高罗乡埃山、李家河乡青龙嘴等村,实地考察、调研白柚产业发展,并根据农民的需求,举办了数十期贡水白柚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白柚生产骨干队伍,推进了白柚产业提档升级。

贡水白柚发展初期,该县一度出现种苗混乱、重造轻管的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农业部通过调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狠抓绿色、有机食品的开发与申报,全力打造贡水白柚品牌。此后,该县先后注册了“贡水”、“楚林”等白柚品牌。2007年,贡水白柚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成为全省推广的省级良种。当年,白柚专业合作社、专业村如雨后春笋涌现,为白柚发展增添了后劲。

目前,宣恩县正以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为导向,稳步扩大基地,坚持标准化生产,实施企业带动,逐步建立起集农技农资服务、鲜果储藏经销、水果加工于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水果产业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