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梨乡人爱吃梨能赚钱 谁知都不认外来梨
文/快报见习记者 孙晓琳
图/快报见习记者 王杰
本想趁着莱阳梨还没有上市大赚一笔,没想到,著名的“梨乡”根本不认外来的陕西酥梨。在烟台卖了一天,仅仅卖出去了1500斤,到手的钱连车费都不够。7月21日上午 ,在幸福中路烟台水果批发市场,高万升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懊悔不已。不过眼下 ,他已经顾不上怨自己了,因为他必须想办法把梨赶快卖掉。高温天气下 ,梨最多能放四天,再过三天,拉过来的2.3万多斤梨如果卖不掉,那只能烂在手里。急得团团转的高万升愁容满面,他喃喃自语:难道自己这第一次的“梨乡”之行,注定了要赔个血本无归?
□愁人
带2万多斤来港城一天才卖出1500斤
21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幸福中路烟台水果批发市场。在市场里的大棚子下面,停了一辆总承重十五吨的红色大货车,车上堆满了用白色箱子装着的陕西酥梨。货车旁边,陕西果农高万升目光凝重 ,眉头紧锁,脖子上搭着一块旧毛巾,面色沉重地抽着烟头。
“卖了快一天了,到现在就只卖了50箱,大约有1500斤。”高万升叹气道。他说,他是20日到烟台的,当天晚上就把一车梨拉到了烟台水果批发市场。这车梨一共有2.3万多斤,售价是每斤1块2毛钱左右。“为了把这些梨从陕西拉到烟台,我还专门雇了一辆大卡车,花了6000元。”他说,他以为很快就能卖完,就和司机约好了23日结算车费,可现在,卖梨的钱根本就不够付车费的。
更让他着急的是,这几天烟台天气闷热、高温不退,梨在车上放着,保质期最长4天。“也就剩下两三天了,如果梨再卖不出去,就会全烂了。”高万升说,梨钱,加上车费、人工费、市场摊位费,3万多元就等于打了水漂。
□原因
烟台人吃惯莱阳梨“酥梨可能不顺口”
“家乡那边种梨的人多,卖起来不值钱,我就想着到外面卖。”高万升说,他住在陕西渭南地区大荔县方泉镇南龙村,村里人都以种水果为生,梨、苹果 、桃子、杏应有尽有。高万升一家三口人共7亩多地,有4亩地种的梨。拉来的这种陕西酥梨,是他从2000年就开始种的新品种。开始的时候一亩地能赚八九千块钱。但东西一赚钱大家就都抢着种了,货多不值钱。近几年,一亩地也就能赚1000块。
“听在烟台这边的老乡说,烟台是‘梨乡’。我以为吃梨的人多,再加上新鲜莱阳梨还没上市能好卖,结果没想到烟台人根本不认陕西酥梨。”高万升说。
“这个梨我都没见过,不敢批,批了卖不出去不就砸手里了?”水果批发市场的商户商先生说。另一个水果商贩告诉记者,他发现陕西酥梨的皮颜色青绿,尝了之后发现陕西酥梨果肉细腻、清甜可口,水分比莱阳梨少一些,也多了少许酸味。“口味有差别 ,烟台人吃惯了莱阳梨 ,吃起来也许不顺口。”这位商贩说。
□希望
放进冷库不现实,如今只求能保本
高万升说,他19日下午从家里出发 ,20日下午4点多到达烟台。“ 为了赶时间,一路上不敢停歇,就在高速路服务站那边停车吃了碗泡面。”高万升说,陕西到烟台3400多里地,用了将近26个小时。他只休息了4个多小时,晚上9点,烟台水果批发市场开始营业,他就赶紧出来卖梨 ,“ 吃苦就算了 ,没想到还要赔钱,不甘心啊。”
高万升说,种一亩地梨 ,买化肥农药等加起来就得花3000多块,4亩地就得 12000。这2万多斤梨 ,是他全家一年的心血 。“ 我不求别的,能保本就行。”高万升说,“ 梨不像红富士苹果 ,到了秋后就没有太多水果和它抢市场 。陕西酥梨 7月份这一个月就是采摘收获的时节,过后水果还会很多。再说这种梨放在冷库里也不行 ,口感就不好了。”
□支援
有人闻讯来帮忙,看看能否做罐头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 ,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赶到了现场。他说要买1000斤梨。男子名叫张光富,是烟台汇泽经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听说高万升还有两万斤梨急着卖,张光富还帮他出起了主意:“我联系一下罐头厂,让他们做个样品试试,看看是否适合做罐头。”张光富说着就拿起手机打电话。他告诉记者,他联系了山东玉泉食品有限公司。一番通话之后,对方同意试试,如果合适,可以多收点。
正在张光富打电话时,一个小伙子也过来说要买1000斤梨 。小伙子说,他是受烟台临沂商会会长张学策委托过来买梨的,张会长在电话中也向记者证实了,他说,他们商会中有一个陕西人,听说了这个陕西老乡的遭遇后,大家决定帮帮忙。
中午12点记者离开时,高万升点了点车上的梨 ,差不多还有660多箱近2万斤。他点了根烟,低着头,又不时地抬头看看,似乎在等下一个买家。“真希望我这趟没白来。”他说,如果赔个血本无归,自己就真的无颜回家了。小资料
莱阳梨,与烟台苹果齐名。据莱阳县志记载,莱阳梨由一位告老还乡的官员从茌平引入莱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在莱阳梨的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纵贯全境的五龙河支流河滩地带,照旺庄镇、龙旺庄街道办事处和河洛镇等都是著名的梨乡。
目前莱阳全市共有梨园5万亩 ,年总产量8.7万吨。2009年 ,莱阳梨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后,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渐上升,价格也不断攀升。
相关新闻
莱阳梨进入成长旺季目前在售的是伏梨
快报讯(见习记者 王媛媛)“时下,正是莱阳梨长势最快的时候。”梨农宋吉玲告诉记者。7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莱阳市照旺庄镇芦儿港村莱阳梨园基地。记者对目前莱阳梨的情况进行了探访 。
21日上午11点,记者在莱阳市照旺庄镇芦儿港村莱阳梨园基地,见到了已承包梨园7年的梨农宋吉玲,说起目前莱阳梨的长势情况,宋吉玲告诉记者,每年的4月20日左右是莱阳梨开花的季节,如果开花的时候没有遇到霜冻天气,就不会影响莱阳梨的长势,“要说现在的莱阳梨有几成熟,这个我也说不上来,但这个时间正是莱阳梨长势最快的时候。”宋吉玲说。
宋吉玲说她的梨园,一共种植了8个品种,市面上一直说的最正宗的莱阳梨叫做茌梨 ,“每年十一前后,正是莱阳梨成熟收获的季节。”宋吉玲说,照目前的长势情况来看,今年的收成跟往年差不多,因为今年的天气比较暖和,莱阳梨开花的时候没有遇到霜冻天气。
那既然莱阳梨到秋天的时候才能成熟上市,目前市场上的莱阳梨会是往年冷藏起来的吗?宋吉玲说,市面上的莱阳梨属于伏梨 ,是莱阳梨的一种,它一般会比茌梨开花时间晚,但比茌梨上市时间早;还有一种叫茄梨的品种,一般是8月份开始上市。莱阳梨不易长久保存,使用冷风库,保鲜贮存可达二百天以上,所以现在上市的莱阳梨不是正宗的 ,但也不是往年冷藏起来的。正宗的莱阳梨(俗称茌梨)果皮呈黄绿色,表面粗糙有黑斑或有类似铁锈的斑点,果形头粗尾细;果肉细嫩,口感甘甜。 [编辑: 修相科]
图/快报见习记者 王杰
本想趁着莱阳梨还没有上市大赚一笔,没想到,著名的“梨乡”根本不认外来的陕西酥梨。在烟台卖了一天,仅仅卖出去了1500斤,到手的钱连车费都不够。7月21日上午 ,在幸福中路烟台水果批发市场,高万升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懊悔不已。不过眼下 ,他已经顾不上怨自己了,因为他必须想办法把梨赶快卖掉。高温天气下 ,梨最多能放四天,再过三天,拉过来的2.3万多斤梨如果卖不掉,那只能烂在手里。急得团团转的高万升愁容满面,他喃喃自语:难道自己这第一次的“梨乡”之行,注定了要赔个血本无归?
□愁人
带2万多斤来港城一天才卖出1500斤
21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幸福中路烟台水果批发市场。在市场里的大棚子下面,停了一辆总承重十五吨的红色大货车,车上堆满了用白色箱子装着的陕西酥梨。货车旁边,陕西果农高万升目光凝重 ,眉头紧锁,脖子上搭着一块旧毛巾,面色沉重地抽着烟头。
“卖了快一天了,到现在就只卖了50箱,大约有1500斤。”高万升叹气道。他说,他是20日到烟台的,当天晚上就把一车梨拉到了烟台水果批发市场。这车梨一共有2.3万多斤,售价是每斤1块2毛钱左右。“为了把这些梨从陕西拉到烟台,我还专门雇了一辆大卡车,花了6000元。”他说,他以为很快就能卖完,就和司机约好了23日结算车费,可现在,卖梨的钱根本就不够付车费的。
更让他着急的是,这几天烟台天气闷热、高温不退,梨在车上放着,保质期最长4天。“也就剩下两三天了,如果梨再卖不出去,就会全烂了。”高万升说,梨钱,加上车费、人工费、市场摊位费,3万多元就等于打了水漂。
□原因
烟台人吃惯莱阳梨“酥梨可能不顺口”
“家乡那边种梨的人多,卖起来不值钱,我就想着到外面卖。”高万升说,他住在陕西渭南地区大荔县方泉镇南龙村,村里人都以种水果为生,梨、苹果 、桃子、杏应有尽有。高万升一家三口人共7亩多地,有4亩地种的梨。拉来的这种陕西酥梨,是他从2000年就开始种的新品种。开始的时候一亩地能赚八九千块钱。但东西一赚钱大家就都抢着种了,货多不值钱。近几年,一亩地也就能赚1000块。
“听在烟台这边的老乡说,烟台是‘梨乡’。我以为吃梨的人多,再加上新鲜莱阳梨还没上市能好卖,结果没想到烟台人根本不认陕西酥梨。”高万升说。
“这个梨我都没见过,不敢批,批了卖不出去不就砸手里了?”水果批发市场的商户商先生说。另一个水果商贩告诉记者,他发现陕西酥梨的皮颜色青绿,尝了之后发现陕西酥梨果肉细腻、清甜可口,水分比莱阳梨少一些,也多了少许酸味。“口味有差别 ,烟台人吃惯了莱阳梨 ,吃起来也许不顺口。”这位商贩说。
□希望
放进冷库不现实,如今只求能保本
高万升说,他19日下午从家里出发 ,20日下午4点多到达烟台。“ 为了赶时间,一路上不敢停歇,就在高速路服务站那边停车吃了碗泡面。”高万升说,陕西到烟台3400多里地,用了将近26个小时。他只休息了4个多小时,晚上9点,烟台水果批发市场开始营业,他就赶紧出来卖梨 ,“ 吃苦就算了 ,没想到还要赔钱,不甘心啊。”
高万升说,种一亩地梨 ,买化肥农药等加起来就得花3000多块,4亩地就得 12000。这2万多斤梨 ,是他全家一年的心血 。“ 我不求别的,能保本就行。”高万升说,“ 梨不像红富士苹果 ,到了秋后就没有太多水果和它抢市场 。陕西酥梨 7月份这一个月就是采摘收获的时节,过后水果还会很多。再说这种梨放在冷库里也不行 ,口感就不好了。”
□支援
有人闻讯来帮忙,看看能否做罐头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 ,一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赶到了现场。他说要买1000斤梨。男子名叫张光富,是烟台汇泽经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听说高万升还有两万斤梨急着卖,张光富还帮他出起了主意:“我联系一下罐头厂,让他们做个样品试试,看看是否适合做罐头。”张光富说着就拿起手机打电话。他告诉记者,他联系了山东玉泉食品有限公司。一番通话之后,对方同意试试,如果合适,可以多收点。
正在张光富打电话时,一个小伙子也过来说要买1000斤梨 。小伙子说,他是受烟台临沂商会会长张学策委托过来买梨的,张会长在电话中也向记者证实了,他说,他们商会中有一个陕西人,听说了这个陕西老乡的遭遇后,大家决定帮帮忙。
中午12点记者离开时,高万升点了点车上的梨 ,差不多还有660多箱近2万斤。他点了根烟,低着头,又不时地抬头看看,似乎在等下一个买家。“真希望我这趟没白来。”他说,如果赔个血本无归,自己就真的无颜回家了。小资料
莱阳梨,与烟台苹果齐名。据莱阳县志记载,莱阳梨由一位告老还乡的官员从茌平引入莱阳,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现在莱阳梨的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纵贯全境的五龙河支流河滩地带,照旺庄镇、龙旺庄街道办事处和河洛镇等都是著名的梨乡。
目前莱阳全市共有梨园5万亩 ,年总产量8.7万吨。2009年 ,莱阳梨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后,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渐上升,价格也不断攀升。
相关新闻
莱阳梨进入成长旺季目前在售的是伏梨
快报讯(见习记者 王媛媛)“时下,正是莱阳梨长势最快的时候。”梨农宋吉玲告诉记者。7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莱阳市照旺庄镇芦儿港村莱阳梨园基地。记者对目前莱阳梨的情况进行了探访 。
21日上午11点,记者在莱阳市照旺庄镇芦儿港村莱阳梨园基地,见到了已承包梨园7年的梨农宋吉玲,说起目前莱阳梨的长势情况,宋吉玲告诉记者,每年的4月20日左右是莱阳梨开花的季节,如果开花的时候没有遇到霜冻天气,就不会影响莱阳梨的长势,“要说现在的莱阳梨有几成熟,这个我也说不上来,但这个时间正是莱阳梨长势最快的时候。”宋吉玲说。
宋吉玲说她的梨园,一共种植了8个品种,市面上一直说的最正宗的莱阳梨叫做茌梨 ,“每年十一前后,正是莱阳梨成熟收获的季节。”宋吉玲说,照目前的长势情况来看,今年的收成跟往年差不多,因为今年的天气比较暖和,莱阳梨开花的时候没有遇到霜冻天气。
那既然莱阳梨到秋天的时候才能成熟上市,目前市场上的莱阳梨会是往年冷藏起来的吗?宋吉玲说,市面上的莱阳梨属于伏梨 ,是莱阳梨的一种,它一般会比茌梨开花时间晚,但比茌梨上市时间早;还有一种叫茄梨的品种,一般是8月份开始上市。莱阳梨不易长久保存,使用冷风库,保鲜贮存可达二百天以上,所以现在上市的莱阳梨不是正宗的 ,但也不是往年冷藏起来的。正宗的莱阳梨(俗称茌梨)果皮呈黄绿色,表面粗糙有黑斑或有类似铁锈的斑点,果形头粗尾细;果肉细嫩,口感甘甜。 [编辑: 修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