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东台大半农户成大棚种植高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06票  浏览15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3月19日 13:03

  新华报业网讯  江苏人多地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高效之路。早春时节记者专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最多的东台采访,该市破解土地、技术和效益3个难题的实践,对其他地方发展高效农业应有一定启示。

  最牛“钉子户”现在最拥护土地流转

  高效农业要上规模,必须突破土地流转难题。东台通过吸纳就业、反租大棚农户和置换土地等方式破解流转难,现有高效农业面积近98万亩。

  在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记者看到四五名农村妇女正在侍候种苗。严大妈说,家里原有十多亩地,自己种地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全部租给示范园,每年不仅能拿近万元的租金,在园区内打工一天还能挣几十元。

  “吸纳就业和反租大棚使农民‘失地’不失利。”三仓镇农技中心主任朱斌说。该镇耕地面积14万亩,高效农业占比高达92%。去年,已流出土地的农民顾兴存在三仓农业示范园反租了一个大棚种植青椒,当年亩均纯收入6500元,相当于以前种六七亩地。尝到甜头后,顾兴存今年又多租了一个大棚。他告诉记者,当初示范园流转土地时,他曾是最牛“钉子户”。为说服他,示范园跟他达成协议,园区建好后免费租给他一个大棚。

  朱斌说,实在不愿出让土地的农户还可以搞置换,即将同等面积农田换个地方。一方面农户可保存土地,另一方面便于形成规模农业示范园。当地兰址农业示范园建成前,也有个别农民不愿流出,最后通过置换解决,兰址村四组村民周维军就置换了2.2亩地。

  农户可自主选择“培训菜单”

  东台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不仅各级农技人员分片包点,长年下乡指导,农户之间也经常相互参观、相互学习。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还组织农民到高效农业发达的地方观摩学习。

  随着大棚种植的兴起,当地许多积极性高、种植技术不足的农户热衷到大户那里“拜师学艺”。三仓镇瓜农陈荣强跟着当地大户周珍兵学习种瓜技术,半年后自己单干,2006年就承包了30亩地,去年已发展到五六十亩了。

  连续数年种植西瓜后,南沈灶镇贾坝村王干的土地出现了连作障碍,西瓜品质退化,起初他不明就里。“多亏了镇里组织的培训,救了我的瓜呀!”提起往事他很激动,“后来镇里的每一期培训我都没耽误,还记了笔记。”在当地,以村为单位,农民可自主确定“培训菜单”。

  “过去生产队召集村民开个会,要发点肥皂、牙膏之类的小东西,村民才勉强来凑数。现在只要是技术培训,农户们争着来,村里的小教室根本坐不下。饭桌上的老百姓也最爱谈大棚技术。”东台市农业局局长高永俊说。目前,该市36万农户中有20万成了大棚种植的行家里手。

  3万经纪人活跃在乡村

  3月中旬,记者走进东台一家种苗公司,从台湾引进的制种机器不停运转,一小时制种三四百盆。早在2005年,东台即推进“种苗革命”,由向农户供种转向供苗。鉴于市内11家种苗厂依然难满足需求,去年,东台又建成年可工厂化供苗10亿株的育苗中心。

  东台打通前端种苗供应瓶颈的同时,后端加工、销售各方面也形成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市有近30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0家,各类龙头载体辐射带动了全市80%以上农户持续增收。

  东台还有一支3万多人的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其中专业从事瓜菜收购的已发展到2000多人。依托经纪人,农民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明显增强,增收渠道也明显拓宽。比如,在瓜果及农资经纪人带动下,有的农户专门生产西瓜外面的白色网套,年收入好几万元;还有农户专做水果包装盒,生意也很红火。

  本报记者 夏丹 李玲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