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山东检验检疫局促进梨穗出口纪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者:olaiya
热度118票  浏览10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月25日 15:14
  正在发生的转变
  
  ——山东检验检疫局促进梨穗出口纪实
  
  本报记者葛春涛通讯员白桦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质检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帮助辖区外向型经济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山东检验检疫局在推动梨穗出口方面的探索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
  
  “烟台苹果,莱阳梨。”这句赞扬山东水果的俗语妇孺皆知。千百年来,山东胶东地区的果农一直以拥有优质水果而自豪。但是在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的新时期,胶东一部分农民已经不满足于出口个大味美的水果,他们在检验检疫部门帮助下,把过去废弃的果树枝条作为繁殖材料出口,而且卖出了高价钱。
  
  “这出口梨穗(梨树修剪下来的枝条)每公斤55元至108元,出口梨的价格是每公斤9元,梨穗的价格远远高于梨子的价格啊。”大华农产公司生产经理张本江说起去年11月底出口梨穗的事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种梨的果农都知道,每年梨子收获后的秋冬季节果农们都要对梨树进行修剪,剪下来的枝条过去只能作为垃圾扔掉、烧掉。如今这些枝枝杈杈摇身变成繁殖材料打入国际市场,烂树枝子变成了金树枝子。比实现梨树枝子出口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发展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对外贸的探索有了新的发现──
  
  不可估量的市场
  
  眼下在祖国大陆许多地区都是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节,而宝岛台湾到处郁郁葱葱。走进台湾苗栗县的果园里,人们能够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来自山东青岛的梨穗嫁接到当地母树上之后,在阳光下健康成长,一枚枚新生芽叶泛着翠绿的光亮。这绿芽几个月后将结成诱人的果实,为农民带来滚滚的财富。台湾农会许文钦总干事激动地说:“从祖国大陆进口梨穗,是我们渴盼多年的愿望。”
  
  梨树栽培在我国有4000多年历史,梨树花芽只有经过冬季低温休眠才能孕育出甜蜜的果实,台湾地理纬度低、冬季气温高,当地梨树无法分化产生能结果实的花芽。自上世纪70年代台湾发明梨穗嫁接技术以来,便催生了梨穗进口这一特殊产业。台湾每年梨穗需求量达500吨以上,加上南亚10多个国家对梨穗的刚性需求,梨穗出口的市场不可估量。由于出口梨穗检疫技术要求极高,台湾等地梨穗进口市场一直被发达国家牢牢占据。
  
  如何推动梨穗出口从而带动山东农产品外贸的转型升级?这成了摆在山东检验检疫局党组面前的一道难题。山东作为农产品出口大省,长期以来一直靠萝卜、白菜之类的产品在国际市场赚取微薄的利润,这样的局面让山东检验检疫人芒刺在背、坐卧不安。
  
  台湾市场对梨穗的需求信息,为山东检验检疫人带来了推动农产品出口转型升级的希望。然而,现实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
  
  难以跨越的门槛
  
  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由于对田间管理、检疫技术要求极高,其国际市场一直由少数发达国家垄断。2011年经过台湾产业界连续多年千辛万苦的努力,台湾当局终于通过允许从祖国大陆进口梨穗的决议。
  
  门打开了,但是门槛却高得出奇。
  
  2012年初,国家质检总局与台湾防检局签署了《中国大陆产梨接穗输入检疫条件》,在这份协议里台湾方面为梨穗进口设置了多道门槛,如要求出口台湾梨穗的果园在生长期间,对梨瘿螨等14种检疫性病虫害进行防治;标明生长位列图;对8种病毒进行田间采样检测并标识,3年内供穗树不得重复检测等等,而且检测频次、抽样比例等要求远远高于国际通行标准。
  
  “这不是苛刻,简直就是刁难!”
  
  “大不了,咱们不向他们出口了!”
  
  ……
  
  在研究了重重“门槛”后,肩负出口梨穗检疫任务的山东检验检疫系统几位专家十分沮丧,他们七嘴八舌地在办公室里发起了牢骚。
  
  山东局副局长唐光江得知这一情况后,找到负责这项工作的处长和专家们说:“门槛是高了一些,但是总比过去对我们关着门要强吧。这次如果因为我们检疫技术达不到人家的要求,对台梨穗出口这扇门也许再也打不开,不仅影响山东,可能还要影响全国梨穗等繁殖类农产品出口。要理解台湾同胞对自身安全的关注,这对于提升我们的检疫技术也是一次锻炼。”
  
  就这样,在山东局党组的关注和支持下,山东局动植处成立了由检疫专家和一线检疫人员组成的攻关小组,按照台湾方面的要求逐一制定检测方案,逐一落实采样果园,逐一指定专人负责。寒来暑往,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失败,通过一年的艰辛努力,一道道检疫门槛终于被他们全部跨越。
  
  2012年11月下旬,按照商定,双方检疫官员在青岛现场检疫后,第一批祖国大陆梨穗将运往台湾。一年的辛劳终于有了结果,喜悦挂在每一位检疫专家的脸上,他们像沿着陡峭山路攀上山顶的勇士,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观——
  
  令人欣喜的开端
  
  2012年11月27日,青岛局副局长王谦滨、动植处处长邓学农、山东局动植处副处长张成标等陪同台湾检疫专家前往青岛大华、东泰农产公司,对即将出口台湾的梨穗做最后的联合检疫。因为此前在梨穗检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陆检疫专家相信台湾同行此行的检疫主要是象征性的。
  
  台湾专家在冷库中随机打开一箱包装好的梨穗检查,一枝、二枝、三枝……一连查了5箱,台湾专家收敛起了笑容,沉重地说:“梨木虱,几乎每箱都有,很遗憾,今年梨穗贸易只能暂停。”
  
  台湾检疫专家的结论让现场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企业老总的心也随之降到了冰点。梨木虱是比芝麻还要小许多的昆虫,颜色与梨穗相同,肉眼很难看到,它虽然不是检疫性的,但台方的进口要求是:虫害零携带率。对于梨木虱山东局专家也预想到了,并且一再提醒出口企业进行处理。由于是第一次出口梨穗,果农加工清理梨穗缺乏经验,一些枝杈上还留有残存的梨木虱。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没想到在梨木虱这个小问题上翻船。
  
  青岛动植处许新军博士走上前去:“请你们再给几天时间,我来帮助他们设计清理虫害的加工流程。”台湾专家被大陆同行不服输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他们同意把检疫时间再推后3天,但却不抱有任何希望。
  
  3天过后,大陆和台湾检疫专家再次来到青岛东泰果品公司对梨穗进行最终检疫,这一次检疫结果令台方专家大为惊异,对许博士有效完美的清理加工流程设计赞不绝口,同时也为企业高效的加工组织能力折服。检疫合格当即双方为检疫结果共同签字,翌日994箱梨穗装船运往台湾,在那里再次接受检疫后,终于顺利通关。
  
  现在,大陆梨穗已经在台湾枝头绽放新花。然而,自梨穗运抵台湾的那一刻希望已经在山东检验检疫人的心头分娩了。山东局局长周建安说:“十吨梨穗区区几十万元,其经济价值微不足道,但是它对推动农产品出口转型升级却是开创性的,它代表着新的方向、新的希望,具有里程碑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