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产品品牌遭遇“打假难”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N晚报记者 施 兰 实 习 生 吴秋远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95票  浏览11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8月19日 14:40

  “绿色”、“有机”、“无公害”肉眼难识别

  “衣服看看风格、摸摸质地就能分辨好坏,但是农产品是否‘绿色’、‘有机’、‘无公害’,人们的肉眼无法识别……”近日,被仿冒的“小蜜蜂生态葡萄”负责人叫苦连连,多年来,这种冒名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他们对此却束手无策。
  
  还未供货 商店已在销售
  
  焦军伟是嘉兴三高园艺研究所旗下的“小蜜蜂生态葡萄”销售负责人。7月下旬,焦军伟与桐乡的一家水果连锁超市商定,于8月初向该店供应葡萄。7月底,他给该超市送合同时发现,店内一个葡萄柜台居然已经挂上“小蜜蜂”的牌子。焦军伟不由纳闷:“我们还没开始供货呢,他们怎么已经在销售了?”更让他生气的是,市场价格在每500克18元的高档“黄蜜”葡萄,该店居然只售9元,“这怎么可能呢?成本都不够!”
  
  焦军伟仔细一看发现,该超市卖的根本不是他们的葡萄。虽然乍看之下,包装和外观非常相似,但内行的他一看就知道这是普通的葡萄,且包装袋上的“小蜜蜂”注册商标在细节上与真的也有出入。
  
  “我们走的是中高端路线,目标客户群是那些注重养生、不在乎价格的人。”焦军伟说,他们生产的葡萄共4种,最贵的“香玉”葡萄每500克售价高达40元,“夏黑”和“黄蜜”葡萄的市场售价在每500克18元~20元,最便宜的“紫玉”葡萄也要每500克8元。
  
  “这分明是鱼目混珠,拿普通葡萄冒充我们的高档葡萄。”焦军伟立即向工商部门反映。工商部门查实后,对该水果超市进行了处罚。但焦军伟仍然担心:“假冒的葡萄总共才20多斤,几倍的罚款也就几百块钱,恐怕无法对超市起到警示作用。”
  
  农产品质量 肉眼难以辨识
  
  焦军伟告诉记者,这样的冒名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小蜜蜂生态葡萄”2008年注册了商标,此后市场上频繁出现假冒“小蜜蜂”品牌、盗用“小蜜蜂”包装的行为。他们向工商部门反映过,也到媒体消费热线投诉过,甚至让员工在葡萄种植的乡村和各个水果店巡逻查看,但是冒名侵权行为还是屡禁不止。
  
  “包装上,‘小蜜蜂’名称改成‘大蜜蜂’或‘蜜蜂’等等,有的甚至没有包装,仅仅写个‘小蜜蜂’的牌子就上柜销售……”焦军伟介绍,冒牌者往往只在包装上下功夫,外表上难以区分真假,但是在葡萄口感、营养、无公害等方面与品牌的相差甚远。
  
  记者了解到,像“小蜜蜂生态葡萄”一样遇到冒名侵权的农产品品牌并不在少数。而与其他行业领域相比,农产品品牌的打假道路显得尤为艰难。“如果是服装的话,风格、做工、质地,消费者一看就清楚。但农产品是看不出真假的,不是内行的人,就算吃到嘴里也不一定能分辨出是不是‘绿色’、‘有机’的。”焦军伟无奈地说,“这么多年下来,我们打假已经费尽了心思,长此下去,肯定不利于我们品牌的推广和发展。”
  
  专家教你辨别农产品品牌
  
  什么样的农产品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呢?据市食品开发办公室主任俞慧明介绍,一般的冒牌农产品只在名称、包装上模仿,并不会冒险去仿造注册商标R及“三品”(即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标志,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可通过检查有无注册商标R及“三品”标志,来辨别真伪。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