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加入水果邦 | 找回密码
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荔枝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荔枝尚未熟预订已火爆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惠州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97票  浏览151次 【共1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5月21日 15:03

  

未成熟的荔枝已在网上预订火爆。

  “原生态惠州果王糯米糍,5斤航空包邮……”眼下,荔枝还差十天半月才逐渐成熟,但在国内某大型购物网站上,却已经预售了1万多件。这些荔枝来自惠州哪里?怎会有如此大的名气吸引那么多人购买?近日,《》记者根据该网页上提供的信息,来到了惠东县多祝镇守望村的守望果园一探究竟。
  
  广州农产品公司主动前来寻求合作
  
  近日,记者来到守望村。蜿蜒的村道向前延伸,两旁是清澈的溪流,远处是葱郁的群山,30公里内都没有任何现代工业,守望果园就坐落在这宜人的地方。如果说,成熟的荔枝红润、饱满,像个美得让人无法直视的妙龄女子,那么此时将熟未熟的果子,就是带着刚抽枝嫩芽般的绿色,让人忍不住想多看两眼。这些荔枝有的还没完全长开,有的已经圆滚只差几抹红艳。
  
  果园的主人姓张,低调的他不太愿意透露全名。张先生是香港人,祖籍惠东多祝,20多年前从香港回到这里办果园。园内的所有果树,都是在那个时候种下的。“20多年树龄的果树,正是产果的好时候。”果园约150亩,有荔枝树和龙眼树共2000棵左右,其中糯米糍约600棵,妃子笑约500棵。
  
  他是怎样想到通过网络卖荔枝的?原来,这系列举动并非由张先生一手包办,而是有人主动找上门来。4月初,广州一家农产品销售公司工作人员在守望村当地的合作社网站上,看到了张先生的果园介绍非常感兴趣,于是来到村子了解情况。“几乎没怎么犹豫,他们第一次来到这里,看到这样优美的环境,就基本确定了合作倾向。”张先生说。隔了一个星期左右,这些工作人员又带着整套摄影器材,再次来到村子拍摄荔枝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情况。
  
  在得知网上预订情况如此火爆后,张先生感到有些自豪。“我们有约定,这里产多少他们就要多少。没想到已经卖出去了这么多了啊!”
  
  探索网销模式,条件成熟时开网店
  
  “趁圩不买荷叶饭,拣食先寻糯米糍。”这句老话在守望村人人知晓。近段时间我市连续降雨天气,也给果园里的荔枝带来了一定影响。“阳光不足,光合作用不够,已经结成的果子都会落下。”张先生说,如果这样的天气再持续更长一段时间,甚至有可能导致荔枝生病。
  
  “现在虽然说是在网络销售,但我们也还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张先生说,守望果园的荔枝年产量大约2~2.5万公斤左右,糯米糍和妃子笑各占一半。销路每年都很好,成熟的时候每隔一天都有收购商开着货车来收,价格也不错,去年每公斤卖五六元。如果和广州这家公司合作,他们给出的价格是每公斤三四元。此外,到收成的季节,除了有大收购商来买,也有些散客自己到果园里来。多祝镇的村民去探访亲朋好友,也会带上几箱这里的荔枝。有市民或是外地游客来多祝镇游玩的,也被果园里满树荔枝吸引。
  
  “这家公司的需求量很大,除了找我们供货以外,也找了多家果园。我们先试试看,毕竟他们是大公司,有着稳定的客户。我们虽然不愁销路,但有时候客户不是那么稳定。”张先生说。
  
  对于农产品线上销售,张先生认为这无疑是一个发展趋势,他也有一个网络销售荔枝的想法。“等以后这里的网络通了,我们会考虑开一间网店,慢慢摸索网上销售的模式。省去了中间方,对我们农户和消费者来说都有好处。”张先生认为,如今物流和包装技术都越来越发达,时间不是太长的话保鲜基本不成问题。“前几年我们也曾开货车把荔枝拉到四川、湖北等地销售,5天左右都能保鲜得很好。”对于以后的发展,张先生信心满满。文/图本报记者谢楚琪方莲花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