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江西寻乌县:脐橙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探访江西寻乌县强果富农之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29票  浏览3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11月13日 16:09
  “总理的关怀和鼓励,是我们革命老区农民最大的信心和动力。这不,今年我们的脐橙又丰收了,钱袋子会更鼓了。我们一定要向总理报个喜!”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果农陈忠欧兴奋地对记者说。原来,今年“两会”期间,陈忠欧委托赣南地区的一个人大代表给李克强总理捎去了一箱脐橙,总理又委托他给陈忠欧捎回了100元钱和几句话。总理的关怀和鼓励在赣南大地一时传为美谈,温暖了广大果农的心,更是对寻乌县长期以来坚持强果富民之路的一种肯定。
  
  地处江西省东南端的寻乌县,过去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寻乌县因地制宜,开始大力发展脐橙种植。特别是国家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后,全县脐橙产业得到加快发展,并带动当地包装、物流运输、仓储、加工、营销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陈忠欧就是寻乌县7.4万户、27万果农的代表之一。他们共同参与和见证了全县脐橙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也切身体会到了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如今,寻乌县的农民几乎家家盖着小洋楼、开着小轿车,过上了甜蜜红火的小康生活;脐橙产业更成了寻乌县的一张名片,是该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把脐橙产业发展为农业的“当家树”
  
  沿着高速路驶入寻乌县,记者看到漫山遍野、房前屋后全部种满了脐橙树。沿山拾级而上,一排排果树层次分明,橙果已呈现出光洁鲜艳的明黄色,一山连着一山,在阳光的照耀下,场景蔚为壮观。道路两旁,果业采购、运输、加工企业不时地出现在记者的视野中,展示着脐橙产业在寻乌县的支柱地位。
  
  脐橙能够在寻乌县大面积种植,并形成今天的产业化大发展的局面,首先得益于寻乌县独特的山地资源和气候条件。据介绍,这里有900多座400米以上的山峰,低山、中山、丘陵、岗地呈阶梯状分布,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无霜期近300天,土壤是适合脐橙、柑橘果品种植的红壤土。1980年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考察队考察认定“寻乌是发展柑橘的特优区”。
  
  有了“天时、地利”更要有“人和”。寻乌县脐橙产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一代代寻乌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寻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钟小刚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以来,寻乌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坚定不移地实施‘山上再造、强果富民’战略,一代接着一代干,经过40余年的发展,最终成为老区人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柴淑芬是寻乌县工商局的一名职员,她的200亩脐橙就是为响应寻乌县的号召而种植的,如今,这片脐橙地成了她的“山上银行”。原来,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寻乌果业的初始和兴起阶段,种植规模并不大。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为规模扩展阶段,寻乌县明确了发展思路,把脐橙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来抓,当时寻乌县为调动农民种植脐橙的积极性,鼓励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承包荒山种植,发挥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进入新世纪之后,寻乌县又提出了“稳面积、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深加工”的果业发展新思路,不断引导果农按照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果园管理,提高果品质量、唱响果品品牌、延伸果品产业链。据了解,目前全县果业种植面积达50万亩、总产量60万吨,全县15个乡镇全部参与果业开发,173个行政村中,参与果业开发的有165个,占全县总村数的95.9%。目前,寻乌县已被授予“中国脐橙之乡”、“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示范产品:脐橙)”等称号,果品畅销全国并出口到加拿大、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脐橙产业已成为寻乌县的“当家树”。
  
  将脐橙产业打造成农村的“致富树”
  
  脐橙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效益的不断提高,最终受益者还是寻乌县的广大农民。据了解,目前全县有果业种植户7.4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80%以上,涉及27万户农民,农民80%~90%的收入来自于果业种植,在寻乌已形成了“全民种果、共同致富”的局面。
  
  在这些统计数据背后,是寻乌县农民生活实实在在发生的巨大变化。走进寻乌农村,记者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别墅、购置了小轿车,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温伦发是文峰乡杨梅村的果农,今年他种植了24亩、1440株脐橙,他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株树每年的种植成本在50元左右,可以产100斤左右的成果,按照去年均价1.5元/斤来计算,粗略估计每株树可以赚100元左右,刨除其他成本,每年的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以前村民穷得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现在村里每户年平均收入都有五六万元,几乎家家都盖起了3层小别墅,买了小轿车。”杨梅村村支书温永兵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在寻乌,除了果农自产自销这种脐橙种植模式外,还有“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这种产销模式。在寻乌县长利果业发展有限公司脐橙基地,记者看到山上一排排的脐橙树枝繁叶茂,长势喜人。据基地理事长陈忠欧介绍,这里种植了1000亩纽贺尔优质脐橙,每年可以实现营业收入五六百万元。
  
  基地还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带动了附近270多户果农种植脐橙,为农户提供统一订购树苗、化肥和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指导等服务,并通过自身的电子商务、“农超对接”及大宗批发等销售渠道,为农户提供销售服务,让果农的脐橙不仅种得好,而且卖得出,收入高。
  
  除了脐橙种植、销售环节促进农民增收之外,脐橙的养护、采摘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和增收的机会。陈忠欧介绍说:“基地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对脐橙树进行修剪、灌溉、打药、采摘等,现在打药工最低每天150元,采摘工最低每天200元。一户农民每年若出两个劳动力,冬季采摘季节两个月就可以赚两三万元,这对农民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寻乌县的脐橙产业真正让老区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富裕起来的果农纷纷进城,推进了城镇化建设,也刺激着寻乌其他产业的发展。
  
  将关联产业培育成农民的“摇钱树”
  
  “家家饭碗端在山上”,这是寻乌老百姓对脐橙产业富民强县的由衷赞美,脐橙产业在作为寻乌县支柱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养殖、农资、采后商品化处理、包装、储藏、市场营销、物流运输、机械制造、休闲旅游等关联配套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在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与脐橙等果业发展最直接相关的环节是采后商品化处理,即果品初加工。目前,寻乌县有68家脐橙加工销售企业,加工能力达820吨/小时,果品储藏能力达12万吨,这些企业吸收了寻乌县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
  
  广东杨氏果业于2004年落户到寻乌,这是一家集果品收购、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据公司董事长杨灿伟介绍,目前公司拥有120吨/小时的加工能力和2万吨新鲜果品冷藏库。“公司现在有800多名员工,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农民,我们落户在寻乌,必须担负起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社会责任。”杨灿伟说。
  
  在寻乌的脐橙产业链中,果品加工的下一环节是脐橙的市场销售。这一环节中,寻乌县的脐橙经纪人团体格外引人注目。黄明山是文峰乡一名从业14年的脐橙经纪人,他的职责是带着外地客商到脐橙地里看果品、谈价格、促交易,在促进果农脐橙销售的同时,自己也赚取了中介费。黄明山告诉记者,每促成一笔交易,一斤果他可以赚2~3分钱,这样下来仅做中间人,他每年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而像黄明山这样的经纪人,在寻乌县有1000多人。
  
  在脐橙的市场销售环节中,与传统的经纪人不同,年轻人更热衷于通过网络销售平台进行自主创业。1983年出生的刘琼晖创办了“80寻橙”网站,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优质寻乌脐橙,记者从他的销售记录上看到,一天之内网站接到了70多笔订单。刘琼晖告诉记者,他的网站现在有十二三名员工,都是本地的年轻人,每个月都会有3000多元的收入。像他这样有一定规模、运营较成熟的网络销售平台在寻乌有十几家,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创业、就业。(见习记者 董文龙 本报记者 陈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