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樊篱显活力—长春果品批发市场发展记事
现今如果你告诉人说:长春果品批发市场已经连创全国果品行业“市场规模、市场吞吐量、市场辐射面、市场交易额、市场综合经济指标”5个第一,对方一般会作何反应?我试过,眼睛里大都是惊奇的目光。
也难怪,两年前,批发市场负债6700万元,拖欠职工社保费600万元,企业土地证、房屋产权证都被银行扣押……
谁能想到,如今的批发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8栋交易大厅和一座2300平方米现代化精品水果展销大厅、一座5000吨级恒温冷库、一座3000吨级低温冷库的综合性果品批发市场;
谁又想到,这里汇聚着全国各大水果主产区以及东南亚盛产的水果:从岭南的荔枝、新疆的香梨、山东的苹果,到我国台湾的榴莲、菲律宾的芒果,几百余种“名、优、新、特”果品,争奇斗艳;
谁还能想到,批发市场辐射范围已拓展到吉林周边的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100多个市、县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年交易量突破60万吨,年交易额已达12亿元。
变化似乎来得太快,可回眸时人们发现,这巨变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在困境中寻求突破
改变发生于2007年初。
刚刚履新的长春果品集团董事长肖建伟在第一次全体职工大会上,要求全体职工要解放思想,要敢想、敢干、敢突破,对一切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事,都要放手干;同时,要忍得住暂时的阵痛,要用科学发展赢得认可、赢得尊严。
面对巨额负债和企业土地证、房屋产权证都被银行扣押的事实,肖建伟说,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变成企业真正的主人。
如何解决问题、实现设想,肖建伟斩钉截铁地说:“改制!只有改制才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进步、有超越。”
针对职工在改制过程中的一些担心,肖建伟郑重承诺,首先补交职工社保费、给职工建立医疗保险,偿还退休职工退休金,优先安排职工再就业。
一系列措施把大家的干劲调动起来,随后,多年来纸上谈兵的改制工作真正地启动了。
化解难题轻装上阵
改制的前提是化解债务,可如何化解?肖建伟和他的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策略:一要向银行争取政策,二要依托自己的优势筹集资金。
从2007年初开始,肖建伟和集团的几位老总一天也没歇,一直奔跑于省、市级银行和国家银行之间。向各级银行汇报这个批发市场的巨大贡献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努力以及长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银行终于同意按政策化解大部分债务。
尽管还负债1450万元,但集团领导从大胆设想到激情落实的经历,让职工看到了股份公司发展的曙光,也增加了入股的热情和信心,仅几天的时间就筹集股金500万元。随后,企业通过改制承包相结合、出售外围资产、协调资产由国家收储等形式又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同时,企业又争取到免缴40年土地出让金的政策,为企业节省开支近3000万元。
银行把企业土地证、房屋产权证返还给公司的当天,公司一片沸腾,一些职工奔走相告,公司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了。
企业改制最难啃的硬骨头是职工安置问题。如何安置职工?肖建伟多方筹措资金400万元,不但一次性解决了职工的第一个“担心”,还为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同时,采取退养、买断、和上岗再就业三种方式安置职工,使职工满意率达到99%,658名职工一下子精简到200人。
制度创新彰显活力
当企业的发展条件发生变化后,肖建伟及时果断地调整政策和定位,一个新的绩效考核机制迅速形成。围绕集团发展战略,以工作实绩为干部考核依据成为职工共识。在干部任用上,明确提出: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舞台、干成事的给地位。股份公司成立后,新增的副董事长和董事都是在改制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
企业的发展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此,肖建伟果断提出实施“放心果工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对精品交易大厅和招待所进行全方位改造。如今,批发市场不但建成了一个总投资450万元,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的现代化检测中心,还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精品交易大厅和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招待所,每天接待着天南海北的客商。
善弈者谋势。“企业的发展,既要靠自己的骨头长肉,也要借外面的蛋糕壮肥。”这是肖建伟经常说的一句话。去年末,集团以年租金90万的价格租赁经营了东光商贸城,随后不久,又以310万元回购了长春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50%股份。现在,这两个企业都已发展成为集团的重要支柱产业。
如今,用“日新月异”形容果品集团一点也不夸张,一个更大的变化马上要来临:集团将用5年的时间,投资3亿元建设一个占地3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市场,使市场年交易量达到100万吨,年交易额达到30亿元。今天,成长中的长春果品批发市场新枝茁壮,焕发出无限生机。
也难怪,两年前,批发市场负债6700万元,拖欠职工社保费600万元,企业土地证、房屋产权证都被银行扣押……
谁能想到,如今的批发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8栋交易大厅和一座2300平方米现代化精品水果展销大厅、一座5000吨级恒温冷库、一座3000吨级低温冷库的综合性果品批发市场;
谁又想到,这里汇聚着全国各大水果主产区以及东南亚盛产的水果:从岭南的荔枝、新疆的香梨、山东的苹果,到我国台湾的榴莲、菲律宾的芒果,几百余种“名、优、新、特”果品,争奇斗艳;
谁还能想到,批发市场辐射范围已拓展到吉林周边的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100多个市、县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年交易量突破60万吨,年交易额已达12亿元。
变化似乎来得太快,可回眸时人们发现,这巨变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解放思想,科学发展。
在困境中寻求突破
改变发生于2007年初。
刚刚履新的长春果品集团董事长肖建伟在第一次全体职工大会上,要求全体职工要解放思想,要敢想、敢干、敢突破,对一切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事,都要放手干;同时,要忍得住暂时的阵痛,要用科学发展赢得认可、赢得尊严。
面对巨额负债和企业土地证、房屋产权证都被银行扣押的事实,肖建伟说,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变成企业真正的主人。
如何解决问题、实现设想,肖建伟斩钉截铁地说:“改制!只有改制才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进步、有超越。”
针对职工在改制过程中的一些担心,肖建伟郑重承诺,首先补交职工社保费、给职工建立医疗保险,偿还退休职工退休金,优先安排职工再就业。
一系列措施把大家的干劲调动起来,随后,多年来纸上谈兵的改制工作真正地启动了。
化解难题轻装上阵
改制的前提是化解债务,可如何化解?肖建伟和他的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策略:一要向银行争取政策,二要依托自己的优势筹集资金。
从2007年初开始,肖建伟和集团的几位老总一天也没歇,一直奔跑于省、市级银行和国家银行之间。向各级银行汇报这个批发市场的巨大贡献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努力以及长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银行终于同意按政策化解大部分债务。
尽管还负债1450万元,但集团领导从大胆设想到激情落实的经历,让职工看到了股份公司发展的曙光,也增加了入股的热情和信心,仅几天的时间就筹集股金500万元。随后,企业通过改制承包相结合、出售外围资产、协调资产由国家收储等形式又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同时,企业又争取到免缴40年土地出让金的政策,为企业节省开支近3000万元。
银行把企业土地证、房屋产权证返还给公司的当天,公司一片沸腾,一些职工奔走相告,公司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了。
企业改制最难啃的硬骨头是职工安置问题。如何安置职工?肖建伟多方筹措资金400万元,不但一次性解决了职工的第一个“担心”,还为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同时,采取退养、买断、和上岗再就业三种方式安置职工,使职工满意率达到99%,658名职工一下子精简到200人。
制度创新彰显活力
当企业的发展条件发生变化后,肖建伟及时果断地调整政策和定位,一个新的绩效考核机制迅速形成。围绕集团发展战略,以工作实绩为干部考核依据成为职工共识。在干部任用上,明确提出: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舞台、干成事的给地位。股份公司成立后,新增的副董事长和董事都是在改制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
企业的发展要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此,肖建伟果断提出实施“放心果工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对精品交易大厅和招待所进行全方位改造。如今,批发市场不但建成了一个总投资450万元,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的现代化检测中心,还拥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精品交易大厅和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招待所,每天接待着天南海北的客商。
善弈者谋势。“企业的发展,既要靠自己的骨头长肉,也要借外面的蛋糕壮肥。”这是肖建伟经常说的一句话。去年末,集团以年租金90万的价格租赁经营了东光商贸城,随后不久,又以310万元回购了长春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50%股份。现在,这两个企业都已发展成为集团的重要支柱产业。
如今,用“日新月异”形容果品集团一点也不夸张,一个更大的变化马上要来临:集团将用5年的时间,投资3亿元建设一个占地3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市场,使市场年交易量达到100万吨,年交易额达到30亿元。今天,成长中的长春果品批发市场新枝茁壮,焕发出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