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南湖水蜜桃种植户将有一把“保护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记者 余 悦 漫画 张利昌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3票  浏览9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3月25日 09:56

  从事农业生产农民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天吃饭”,一旦出现台风、干旱等极端恶劣天气,农民必须面对巨大的损失,辛苦忙碌的成果一夜间“灰飞烟灭”。
  
  “我记得比较清楚的天灾有三四次,包括冰雹、台风、洪水等,如果水蜜桃也能参加保险,我是很欢迎的。”南湖区凤桥镇大星村果农李守德已经种了15年水蜜桃,他说,搞农业生产最怕天灾。
  
  近年来,嘉兴市积极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农户头顶上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记者了解到,南湖区正在探索水蜜桃种植保险,计划今年进行试点。此举意味着嘉兴市政策性农险的探索创新迈出新的一步,具有嘉兴地方特色的政策性农险又将添新成员。
  
  遭遇天灾水蜜桃也有保险来赔
  
  水蜜桃作为南湖区一大特色优势水果,具有地域性强、品牌影响力大等特点,目前全区种植面积近万亩。高价畅销的水蜜桃为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果农们却没法“高枕无忧”,因为无法掌控的天灾随时可能让他们面临颗粒无收的巨大风险。
  
  2009年6月5日的那场冰雹让许多水蜜桃种植户记忆犹新。“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7月份水蜜桃就要上市了,有些早的6月中下旬就开卖了,眼看着水蜜桃要采摘了,遭遇这种事,农户的心情可想而知。”凤桥镇三星村党总支书记徐利军回忆当年的情况说道,“当时全村受灾面积有2000多亩,严重的地方甚至绝收了,连树叶都打光了。”
  
  农户的前期投入都已完成,套袋等工作也做完了,就等着采摘,却眼睁睁看着桃子被冰雹打掉。“当时我的13亩地全部绝收,损失怎么也有十几万元。”李守德记忆深刻,“后来还有一次台风,导致我这里晚熟的桃子七成都没有了。”
  
  自然灾害不可抗,如何避免和减轻灾难带来的损失呢?农业保险成了必然趋势。记者昨天从中国人保财险南湖支公司了解到,水蜜桃种植保险条款正处于上报阶段,计划今年试点。
  
  按照条款规定,在保险期间,因为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内涝、风灾、雹灾、冻灾、干旱等原因直接造成保险水蜜桃损失,且损失率达到15%(含)以上的,可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获得赔偿。保险责任期间自保险水蜜桃始花期起,至保险水蜜桃成熟采摘完止。
  
  “探索水蜜桃保险,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户有这个需求。”中国人保财险南湖支公司三农部经理余炎表示,从前期调研工作来看,农户对于该保险的呼声较高。“对于农户来说,这个保险肯定是有好处的。”徐利军坦言,水蜜桃产业完全是靠天吃饭,保险能让农户多一重保障。
  
  嘉兴地方特色农险险种将增至5个
  
  所谓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
  
  记者了解到,去年嘉兴市开展的纳入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的险种共有19个,分别是水稻、小麦、大麦、油菜、蔬菜大棚、大棚蔬菜、露地西瓜、露地蔬菜、葡萄、大棚西瓜、柑橘树、生猪、能繁母猪、奶牛、鸡、鸭、淡水养鱼、林木火灾、林木综合。
  
  此外,嘉兴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包括海盐“家底农场”保险(2013年开办,为组合保险,其中的大棚瓜果保险属农业保险范畴);海宁葡萄保险(2013年试点,2014年列入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海宁养蚕保险(2014年试点)。今年年初,增加了平湖蘑菇及蘑菇大棚特色保险作为试点,下一步准备在南湖区开展水蜜桃种植保险试点。届时,嘉兴地方特色农业保险险种将增至5个。
  
  “水蜜桃作为南湖区极具特色的一个农业产业,种植面积比较大,我们认为应该纳入政策性保险范畴,所以联系各部门进行探索。”南湖区农经局副局长沈海燕表示,开展水蜜桃保险在全省尚属首例。
  
  近年来,我省一直鼓励地方政府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品种试点工作。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浙江省实施<农业保险条例>办法》中提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有关政策措施,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产品,逐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保障程度。”
  
  同样,去年8月,被称为保险新“国十条”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今后将健全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支持保险机构提供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三农”保险产品。
  
  “探索水蜜桃种植保险一方面让农户有所保障,另一方面,政府也在积极推行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保险险种,通过保险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转嫁风险,此外,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也是一种转型。”余炎说,如今保险公司也在慢慢向养殖业、种植业各险种百花齐放的方向转变。
  
  农户参保积极性有待提高
  
  “水蜜桃保险推出后,我肯定要尝试的。”李守德对于水蜜桃保险的期望颇高,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保费能尽量低一些,“说实话,如果让我们种植户拿得太多,也会有想法的。”
  
  由于有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特点之一就是投保人支付少量保费,政府补贴大部分保费。以水稻、大小麦等传统产业为例,基本是政府全额埋单或农户只需出极少保费。相对而言,葡萄等经济作物,农户出的保费比例要高一些。
  
  事实上,“认为保费过高”确实是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2013年,葡萄保险在海宁试点,2014年在全省推广。从投保数据来看,2013年试点时,海宁仅有90户投保,投保面积1364亩;全省推广后,海宁投保户增至153户,投保面积1861亩,全市的投保数不过251户,投保面积3973亩。
  
  “南湖区葡萄也有1万亩,但是真正投保的不过500亩左右。”余炎认为,除保费因素之外,农户对自然灾害也存在侥幸心理。“去年很多农户是在台风来之前才完成投保的,如果觉得台风不会来,大家就会抱着侥幸的态度不保。”
  
  事实上,去年获得葡萄赔付的案例也有不少。凤桥葡萄种植大户干先生投保了30亩左右(分两块地种植),共交费1200元,此后接连降雨,水退之后葡萄开始烂果,其中20亩损失比较严重,经过定损,保险公司共赔付了10800元。
  
  据某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农户还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即出险后看到别人获得了赔付,才会觉得保险有作用。从海宁葡萄种植保险的理赔数据来看,2013年当地的葡萄赔付率达271.67%,这或许也是次年该市投保户数出现较大增长的原因。
  
  此外,对保险的认识不够也是一方面原因。“有农户认为保额不够高,但实际上它是基于补偿的原则,保的不是投入产出,而是生产成本。”余炎表示,理赔的金额是供农户恢复生产的,不包括农户正常生产的盈利,部分农户在这方面的理解上还存在误区。“虽然有难度,但随着推广的逐渐深入,农户对政策性农险的认识和参保热情都在提高。”
  
  对此,沈海燕表示,南湖区政府将通过提高政府补贴比例的方式来鼓励水蜜桃种植户积极投保。“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农户的想法,发现如果政府补贴的比例提高一些,农户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