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特色农业发展的“领头雁”——砂糖橘
人民网岑溪11月23日电 吃在嘴里,甜在心里,人们无不分享着收喜悦。短短几年时间,岑溪砂糖橘种植从小变大,销售由近而远,名气由小到大,果农发家致富。岑溪砂糖橘走出家门,冲出国门,挺进东盟市场,已成为岑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棵砂糖橘就是一担稻谷,一亩砂糖橘就是80担稻谷,你看种砂糖橘合不合算?”岑溪市筋竹镇一农民卢家庆的肺腑之言,促使了广大农民种植思想观念的转变。
20年前,卢家庆到广东罗定市帮他人种植砂糖橘,每月工钱只能维持生计。1992年,卢家庆回到家乡在自己的自留地率先种植了5亩砂糖橘。几年后,每株砂糖橘平均产果50公斤,每亩收入1万元。尝到甜头后,卢家庆筹措资金10多万元,又承包80多亩山场,种下近4000株砂糖橘。目前他种植的砂糖橘达125亩,总收入达到125万元,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
梧州工商部门以卢家庆为榜样,指导他建立岑溪首个砂糖橘专业合作社。以点带面抓典型,点面结合扩发展,大力鼓励和支持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村民掀起了种植砂糖橘的热潮。仅卢家庆砂糖橘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就有520多户,累计种植面积达4500多亩。
经纪人做红娘牵线搭桥
岑溪市砂糖橘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也越来越多,如何让枝头硕果转化为果农口袋银子,牵引着梧州工商人的神经。
梧州工商部门通过深入田地、市场了解种植和销售情况,意识到开拓销售市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梧州工商部门引导鼓励下,砂糖橘种植大户组建起销售专业合作社300多家,培育经纪人8000多人,专门从事砂糖橘采摘、包装、销售工作,为“橘子外嫁”和“外商娶进”牵线搭桥,让大山里的砂糖橘崭露头角,畅游各地。
“合作社场地够大,周转筐、抛光机等设备都齐全,有专门的工人帮货、筛选、抛光、分级、打包、装车。今年产量非常大,估计有10万多吨。现在我们几乎每天拉一车,每车20吨,都运不过来了!”11月18日,来自辽宁省砂糖桔经销商孟凡峰激动地说。
如今,岑溪砂糖橘已出口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和地区。
弹“商标弦”奏“富民曲”
“天上瑶池蟠桃果,人间筋竹沙糖橘”。这是人们对岑溪砂糖橘的褒誉。岑溪砂糖橘果甜型美,清甜可口,但由于没有注册商标,没有品牌,在市场上却无声无息,缺乏竞争力。
梧州工商部门为把这一特色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按照“树品牌、促营销、保增收”思路,把商标作为促进农民发家致富的“金钥匙”。在梧州工商部门宣传引导和大力支持下,2009年1月砂糖橘终于注册“筋竹”商标,2009年4月“筋竹”砂糖橘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
2006年以来,在“广西砂糖橘之乡”岑溪筋竹镇成功举办了六届广西梧州(岑溪)砂糖橘节。岑溪“筋竹”砂糖橘,香飘四海,名气越来越大,“筋竹”商标让岑溪砂糖橘这个“甜蜜的事业”也越做越大。
据了解,“筋竹”牌砂糖橘2011年的产值超5.2亿元,种植农户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筋竹镇黄陵村全村555户种植砂糖橘7600多亩,其中400多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糖橘小康村”。(韩湘丽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