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嵩文:细节管理成就三华李“果王”
■达人档案
姓名:梁嵩文
年龄:43岁
地址:信宜市钱排镇钱上村
种植作物:三华李
种植规模:300株
关键技术:注重施肥、喷药、疏果、修枝、采收等环节的细节管理。1、不同树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和用肥量。2、花前、花后喷施杀虫杀菌剂,勤于查看果园,人工清除天牛。3、及时减掉病枝、枯枝、徒长枝,留下的枝条必须长度适中(20公分左右)。4、分批采收,每次只采收果园各李树上已充分转色的果实。
南方农村报 记者 黄帼蓉
实习生 张馨丹
“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对信宜地理条件的形象概括。茂名信宜市钱排镇钱上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盛产优质三华李。
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访钱排镇多个三华李果园了解到,钱上村果农梁嵩文种植的三华李因果实硕大、颜色鲜艳、银粉厚而比周边农户多卖0.5-1元/斤左右,于2012年受钱排镇人民政府邀请参加钱排镇品果节的三华李“果王”评选,一举夺得一等奖。“精于管理是梁嵩文种出大果的关键因素。”钱排镇党委委员李云对梁嵩文的种植表现竖起了大拇指。
10多年前,梁嵩文全家以种植水稻为生。2003年,他嗅到了三华李的商机,决心改种。由于三华李挂果需要3-4年,且梁嵩文缺乏种植经验,其父母认为风险大而极力反对。倔强的梁嵩文坚持自己的判断,认真向有经验的果农请教用行动获得了父母的支持,并于2004年开始投资种植200株三华李。
2008年,果园开始挂果,行情逐年趋好,成本也一点点回收,梁嵩文用种植三华李的部分收益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如今已发展到300株的规模。今年遇上干旱,收成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梁嵩文的果园还是能收获2万斤,加之果实大小均一、颜色鲜红、银粉厚、口感好,经销商积极收购,售价比去年高1元/斤以上。
“不断摸索总结三华李种植管理经验,相比于其他果农,我更加注重管理细节。”梁嵩文指出,施肥、喷药、疏果、修枝、采收是三华李种植管理的五个关键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细节管理没到位都将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和果品质量。
施肥环节,不同树龄的李树管理要点不同,李树一年四季的营养需求也不同。
梁嵩文提醒果农注意四个施肥要点,其一,幼树生长快、吸收能力弱,须谨遵“勤施薄施”的施肥原则。
其二,秋施基肥是三华李来年丰收的关键,需要提前3-4个月对鸡粪、牛粪等农家肥进行充分腐熟处理,大树(树龄5年以上)每株施肥4-5斤,小树(树龄五年以下)每株施肥1.5-2斤。
其三,在挂果期,根据挂果量的大小决定追肥量,挂果较多的树体营养消耗较大,应多追肥,挂果较少的则可适当减量。
其四,采果后,树势较弱,为了保证果树健康生长,应及时通过浅沟施果后肥(有机肥+钾肥)的方法补充营养。
在农药使用方面,梁嵩文认为在李树开花前可全园喷施一次乐果1000倍液,谢花后10天左右和果实长至筷头大小时,可再喷施一次杀虫杀菌剂。值得注意的是,采收前半个月须停止农药的使用,蚜虫和天牛可在查看果园时候及时人工清除。
比起施肥和喷药,梁嵩文认为,修枝和疏果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及时减掉病枝、枯枝、徒长枝,留下的枝条必须长度适中。梁嵩文的种植经验表明,长度20公分左右则既可确保营养充足、促进枝梢健壮,又可保证植株充分受光、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另一方面,当果实长至筷头大小,即可开始疏果了,留果应尽可能均匀,一般100斤的果实只能留下30-40斤左右,否则很可能因树体无法提供果实膨大所需的营养而导致果实瘦小和落果。
此外,梁嵩文透露,采收期是一年最忙碌的时期,几乎每天都要去果园查看,由于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当果实开始泛红便开始分批采收,每次只采收果园各李树上已充分转色的果实,采收过程应避免刮掉果面的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