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沧州连阴天后“枣贱”又伤农 枣农面临赔本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燕赵都市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9票  浏览15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9月21日 17:37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李家伟、代晴 文/图
 


    这一车厢枣都是“扔货”。

 
正在捡拾落枣的枣农


  从沧州出市区不远,刚一进入沧县境内,公路两边连绵的枣树林就提醒你进入到了沧州小枣的重要产区。在这里,每一棵枣树都是枣农们的“庄稼”,决定着一家人今年的“收成”如何。但在今年,沧县枣区出现较为严重的小枣掉落现象。而更让枣农们忧心的,是现在这市场上小枣的价格

记者探访:
                            
满地“落风枣”让人心疼

   
  刚拐进去往沧县崔尔庄镇王庄头村的小公路,就能明显看到公路旁边扔着的一片片的小枣和公路上一个个小枣被辗压后留下的痕迹。枣林里,正好有枣农在枣树下面捡拾掉下来的小枣。据枣农介绍,这种枣俗称“落风枣”,每年都要掉的,但今年因为雨水大,特别是前些天的连雨天气,造成今年的掉枣量尤其大,而且“落风枣”中烂枣的比例太高。  
   
  王庄头村一位枣农告诉记者,他们村是典型的以枣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子。村上拥有枣树最多的达五六百棵。现在枣农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天到枣林里收拾这些“落风枣”,挑挑拣拣之后还得找个地方扔掉。正在记者采访的时候,骑着机动三轮车经过的村民王树起停了下来,他指着满满一车厢的烂枣说:“这不正要出去找个地方扔了嘛!”。王树起有400棵枣树,和其他枣农一样,正为这满地的落枣而心疼。
                        
“千万不要再来个连雨天了”
   
  据枣农介绍,现在基本上掉枣的比例得达到50%。万幸的是,今年小枣的挂果率较之往年要高得多,所以目前来看,产量应该和去年差不多,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千万不要再来个连雨天了”。
   
  据介绍,对于这个季节的小枣来说,最怕的就是连绵的阴雨天气。2007年时,一场连绵的秋雨给沧县乃至沧州市的小枣产业造成重创,有些地方的裂果和浆烂率达到98%(本报曾报道)。今年连绵的雨水也给枣农们带来了类似的烦恼。
   
  王庄头村委会主任王树明同样也正在自家的枣林里忙碌着。他告诉记者,今年小枣挂果情况好,这样使得枣农们在“落风枣”严重的情况下仍旧能在产量上有所信心。但如果现在再来个连雨天的话,那这剩在树上的小枣恐怕也很难保住了。到那时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减产甚至是绝产。但就在记者采访时还有枣农告诉记者:“听天气预报了吗?明天又下雨!” 
                           
行情更是让人愁
   
  “往年这个时候,村上就已经来收枣的了,今年还没看见”,一位枣农说。
    
  据枣农介绍,去年的这个时候,刚刚收下来的青枣的价格是一斤1元左右,最多的能卖到一斤1.2元。今年呢,“3毛钱一斤,还没人要”。王树明说,他前些天以一斤0.28元的价格卖出过一些小枣。从1元多到几毛钱,这样的行情更让枣农们心焦。
   
  王树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有200多棵树,为了这些树,他和爱人就得常年被拴到地里“伺候”枣树,不能外出打工。除此之外,他今年给枣树打农药花了1700多元,化肥买了11袋,每袋68元……这一笔笔的费用加起来不是小数,如果行情不好,就算丰收也得赔钱。

部门说法:
                              
全力应对气象灾害

  
   9月18日下午记者从沧县有关部门获悉,枣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尤其在枣果近成熟期突遇连续阴雨天气,已成为影响枣产业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2003、2005、2007三年当地在枣果成熟前后出现阴雨天气,分别造成70%、30%、90%的枣果浆烂。
   
  据介绍,今年沧县已经采取了诸如喷布内吸性杀菌剂、适量采摘鲜枣进行销售等措施。据介绍,金丝小枣是沧县的特产树种和支柱产业,全县枣树面积60万亩,主要分布在运河以西8个乡镇,常年枣产量5亿斤、产值超10亿元,约占农业总收入的40%,集中产区枣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90%。为了应对气象灾害,该县大力推行枣树品种结构调整,使鲜食、制干、加工类枣的结构更趋合理;搞好鲜食枣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另外,积极拓宽红枣的开发领域,利用现有的金丝小枣资源、改接成茶壶枣、胎里红、龙枣、葫芦枣、辣椒枣等观赏品种,做成枣树盆景销售,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另据介绍,沧县县林业局、气象局、广电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各枣区乡镇也在建立相应组织,设立专人负责,做好枣果采收期应对灾害天气的应急措施的工作落实。
 

 
 这是记者采访时见到最“硕果累累”的一棵枣树,盼望枣农们拥有更好的“收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