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农机农艺融合就是“强壮的果农”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农机新闻网 作者:杨杰 文韬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1票  浏览31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11月12日 14:35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转移,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作为劳动密集型分外突出的柑橘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在何方?
  
  江西安远县果业局的有关负责人则对全县柑橘产业的未来忧心忡忡:“安远县目前果业面积达38.9万亩,其中无公害脐橙种植面积有31万亩,预计今年柑橘产量将突破30万吨,其中脐橙产量将突破25万吨,脐橙产业已成农民增收、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如果没有机械化,柑橘产业的未来道路不好走啊!”
  
  洪添胜教授表示,要提高柑橘生产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先进的农业技术是基础,但要通过机械化这个载体来实现;要解决劳动力短缺和降低劳动力强度等问题,迫切需要实现机械化;要节约土地、水、肥和农药等资源,减少浪费和降低污染,提高柑橘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机械化势在必行。
  
  专家和果农充分对话后,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我国柑橘绝大多数栽培在山地,田间管理和运输,费力费时,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成本高,山地橘园省力化机械与相配套的农艺技术研究任重道远。大力推广应用山地橘园省力化机械,对于柑橘生产升级换代、节本增效意义重大。
  
  省力化机械勇挑重担
  
  如何突破柑橘产业机械化瓶颈?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团队经过充分调研和探索后认为:研发出适合山地橘园的省力化机械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2007年,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成为我国首批启动的1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设置遗传育种、栽培与耕作、病虫害防控、采后处理与加工、机械和产业经济6个研究室以及具有区域特色的21个综合试验站。柑橘机械研究室建设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由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洪添胜教授领衔,华中农业大学张衍林教授是该研究室的第2位岗位专家。一个农机与农艺相互结合、志在研发柑橘省力化机械的团队开始了破冰之旅。
  
  2009年10月,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金《山地橘园省力化栽培机械与相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实施再添旺火。这个项目将在山地橘园循环货运索道、山地橘园轨道货运机械、山地橘园喷药设施和喷药技术、山地橘园水肥滴灌设施研发和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山地橘园修剪机械、省力化栽培机械和相配套的栽培技术等六个专题开展研究和示范,为实现“柑橘生产集约化和生产过程机械化、农机农艺一体化、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指导常规化”奠定基础。
  
  在这两项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通过深入一线,大量实践,研发出了链式索道货运机、钢丝绳牵引货运机、单轨运输机、双轨运输机、单轨货运机、电动遥控喷雾机、恒压喷雾机、水肥滴灌控制器等一大批适用的山地果园机械。
  
  让机械“一看就懂,一用就灵”
  
  “这把剪枝刀真好,用起来毫不费力,切面还很光滑平整,太符合我们的需求了”、“链式索道货运机既能实现上下坡,又能直线或者转弯运行,设计得很巧妙,我们非常喜欢”、“钢丝绳牵引货运机不仅可以大坡度运送货物,还可以通过遥控实现运行和停止,还能实现检测到障碍物时自动停车,很适合我们的果园”——近日,在安远县举行的山地果园省力化生产机械现场演示会上,很多果农对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团队研发出的产品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一位年近半百的果农还在现场打起了“广告”:“我家的果园有50来亩,热烈欢迎专家把这些产品放到我的果园进行试验,哈哈哈!”
  
  但是,别看这些省力化机械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背后却浸透着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为了追求实用性,让机械能够因地制宜,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的研发团队经常奔波在基层第一线,与基层技术人员“打成一片”,和果农做知心朋友,通过辛勤的劳动,研发、设计出让果农“一看就懂,一用就灵”的好机械。
  
  据了解,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团队共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公告发明专利9项。在湖北宜昌、秭归,在重庆奉节,在湖南宜章,在江西赣州、安远与寻乌和广东龙门等地,这些省力化机械都进行过试验示范,深受果农欢迎。
  
  我们共同期待省力化机械为橙黄橘绿增添无限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