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机沙田柚托起幸福村
本报记者 周映 本报通讯员 秦崇广
隆冬时节,在容县著名的沙田柚生产示范村——自良镇古济村客商收购沙田柚,柚农将出售柚果收入的一沓沓钞票装进腰包,满脸笑容。“去年全村2500多亩沙田柚树,柚果总产量达到350万公斤,总收入2450万元,人均5975元。”古济村村委会主任陈俊荣对记者说。
“古济村沙田柚的好品质不是自身特有的,而是通过普及有机种植技术,实行精细管理得来的。”陈俊荣介绍说,前几年,由于柚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有的农户的沙田柚质量好,价钱高,销路畅;有的产量低,质量差,价钱贱。针对这一现象,该村举办了多期培训班,除请县水果局的技术人员给果农传授有机技术管护柚树外,还分批组织果农到外地沙田柚生产示范户参观学习。此外,通过村沙田柚协会将沙田柚种植技术传授到每家每户。广大柚农按照“猪—沼—果”模式,在沙田柚园普遍建起猪场、鸡场和沼气池,给柚树追施经沼气池沤制发酵的有机肥;还采用无公害和生物诱杀害虫技术防治病虫害。去年,该村针对倒春寒和秋季干旱的情况,组织20多名“土专家”到各村民小组的柚园传授保花保果和喷灌防旱技术,使该村沙田柚在灾年仍然获得优质高产,产品畅销广东、北京、上海等地。
“我家400多株沙田柚树,去年柚果总产1.8万公斤。由于全部追施有机肥,品质甜蜜,被客商以每公斤7元的价格抢购一空,总收入12.6万元。”都督村民小组果农秦崇勇一边摘柚果,一边为记者算柚果增收账。
据了解,近年来该村大多村民通过规模发展有机沙田柚,收入大幅增加。几乎家家有存款,户户建新楼。不少农户买了货运汽车、面包车或小轿车,村里还硬化了村道。更为重要的是,村民舍得花钱送子女读书,大中专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村屯业余文化生活日益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