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天气惹祸 今夏葡萄生病减产超三成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四川农村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13票  浏览18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7月14日 15:37
  编者按
  
  伴着淅淅沥沥的雨,这个夏天姗姗来迟,但高温天气并没有因为迟到的夏天而推迟到来,一入夏,气温频频超过30摄氏度。不少农作物、畜禽在这样的蒸笼天气里,多少有些不适应:葡萄得了“气灼病”、蛋鸡产蛋率下降、蔬菜不肯长……结果导致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行情波动。具体情况如何呢?本版从今日起陆续推出“高温多雨‘烤’验农产品”栏目,为广大读者带来受影响农产品的市场行情报道。同时,3版也将同步从技术角度给养殖户和种植户一些建议,以应对当前的天气。
  
  6、7月本该是艳阳高照、酷暑难当,可今年我省绝大部分地区的7月却是雨多、阳光少、温度高,这对于已经长得饱满急需补充糖分的葡萄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成都双流县、龙泉驿区等地的葡萄就因这异常的天气,爆发了大面积的“气灼病”,病害严重的地区葡萄产量预计比去年减少45%,这对还有半个月就将大量上市的本地葡萄价格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暴雨+高温成都葡萄生病
  
  “去年我家的葡萄亩产有1700多公斤,今年亩产能有1000斤就很不错了。”7月5日,记者走进成都葡萄的主产区——双流县白沙镇川心村,当地种植大户戴功成正在地里忙着将一串串已经长得饱满即将成熟的葡萄整串摘除,面对记者的疑惑,戴功成无奈地拿起一串刚摘除的葡萄说,“这些葡萄都得了‘气灼病’,要掉果,只能摘除。”记者仔细一看,果然葡萄表面出现青斑和黑点,有的还呈现凹陷的症状。
  
  “6月初,成都接连下了几天暴雨,随后又陡然升温。村里的葡萄就陆续出现这样的病症。一开始以为是病虫害,赶紧施药,可没用,掉果越来越严重,后来发展到2000多亩葡萄园都掉果。”川心村村支书、川心心达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达贵告诉记者,“川心村全村种植了3100多亩葡萄,主要是巨峰。往年的7月份,至少有5000吨葡萄从这里上市畅销省内外,这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7月中下旬葡萄就将上市销售,但现在掉果的面积达到三分之二,大家都着急得很。”
  
  而在龙泉驿区龙泉镇顶福寺村的葡萄园里,也因为相同病症导致果农们忍痛摘除成串的烂葡萄。10组果农李成富家里有4亩葡萄园,几乎全部染病脱落:“今年能收回点成本就算不错了。”据李成富介绍,顶福寺村10组共7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葡萄,果农们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6月底,在了解当地葡萄得病情况后,我省葡萄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刘晓以及当地农技人员在川心村等地召开现场会诊,并在双流永安镇等地考察了当地采取避雨栽培技术后,分析出葡萄得的是一种名为“气灼病”的葡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天气造成的。在明确病根后,当地果农根据专家意见及时采取了排水、叶面施肥等措施,双流县科技局也为川心村拨款5万元支持当地改进种植方式,减少损失,不过冯达贵对今年的葡萄产量依然不乐观:“川心村今年的葡萄产量至少比去年减少45%。”
  
  全省量减葡萄价格涨
  
  “今年成都周边许多地方的葡萄都得了不同程度的‘气灼病’,预计7月中旬成都葡萄上市后,葡萄产量减少将导致价格一定程度上涨。”冯达贵预计,“往年的批发价平均在7元/公斤~8元/公斤,今年至少在每公斤10元以上。”
  
  在记者的采访中,其他地方的种植户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眉山市东坡区果业协会会长刘桂英告诉记者,协会的葡萄今年受前期雨水过多影响,虽然及时采取了深挖排水等措施,掉果不多,但葡萄果粒相对于往年来说要普遍偏小,预计产量也比往年要减少20%左右,对于本月底上市后的价格,刘桂英认为“去年平均批发价在7.6元/公斤,今年至少每公斤要上涨1元。”
  
  而在成都驷马桥果品批发市场,一些早熟的葡萄价格已经有上涨的趋势。驷马桥果品批发市场一部办公室叶英告诉记者:“我省本地双流、德阳部分早熟葡萄在6月底就已经上市了,价格在9.2元/公斤以上,比去年本地葡萄刚上市时每公斤大概上涨1元左右。”
  
  对于今年葡萄的涨价趋势,刘晓认为:“今年全省总共21万亩葡萄,春旱导致攀西地区的葡萄受到影响,而最近的雨天又导致成都等地的葡萄得病,受灾面积将近三分之一,产量减少30%~40%,受灾主要品种为巨峰,其他品种如红提、京秀、夏黑等,因为本来量少,受灾面积也小。市场供应不足肯定会引起价格上涨。此外今年因为多雨加之润月的原因,今年葡萄推迟了20天左右上市,往年7月初就该大量上市,今年要等到7月底才会大量上市,那时气温高,市场需求也应该很旺盛,价格将会上涨。”
  
  提醒:葡萄气灼病的防治,见今日3版。
  
  特约记者 袁浩 本报记者 游飞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