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300吨红桔滞销

千百年来,红橘象征着红红火火过大年之意。新年将至,江津红橘行情应该不错吧!
然而,笔者24日采访得知,该区李市镇两岔、沙埂等村的近300吨红橘还挂在树上,无人收购。村民们为此愁肠百结。
曾经辉煌
江津红橘,又名大红袍,属于易剥的宽皮柑橘类,种植历史悠久。计划经济时代,红橘长期作为我市主要的柑橘品种而畅销国内外。在被专家称为“世界两大红橘发源地”的江津,红橘种植面积最高时达10万多亩,年产红橘5万吨以上。
回忆起当年的辉煌,江津区经作站的曾维友一脸兴奋:“上世纪70年代,江津红橘在国内外很有名气。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红橘收购价一直维持在每斤1元左右,大批橘农由此成为最早的一批‘万元户’。”
如今卖难
然而,橘农并没有高兴太久。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品种老化、品质下降、优势竞争对手的相继加入,红橘价格一路走低,最低时,收购价每斤还不到0.05元。
“近两年价格回升到每斤0.5元左右,但橘农除去化肥、运费、劳力等成本,基本上等于白干。伤透心的果农甚至不愿采摘。”说起现在,曾维友很感慨,“曾作为我市宽皮柑橘主打品种的‘大红袍’,现在已基本被挤出鲜果销售市场。”
仍然丰收
为地产宽皮柑橘寻找出路的行动其实早已展开。1995年,江津区利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948计划”,引入国外清见、密奈、橘橙7号等优质杂柑开始对红橘进行高接换种。
作为高接换种的主阵地,江津区李市镇不断改良品种。但是,由于部分偏远地区的果农认识不到位,对及时更换品种不够配合,保留了一些红橘树。来不及改良的红橘今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急盼买家
也许是多数人不知道李市镇还有红橘,丰收的红橘只被药商收购了1/3,就再无人问津,目前仍有近300吨挂在树上,等待识货者购买。
“其实,红橘外观漂亮、果皮薄,口味酸甜,还可以入药。”采访中,村民刘文安告诉笔者,“现在的红橘已熟透,特别甜,每斤售价才3角,很划算!”
据了解,熟透的红橘还能在树上挂半个月左右。有收购意愿的商家,可拨打13527564712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