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草莓深加工技术待填补
后期产量高,深加工技术缺乏
其实,后期的草莓并非一无是处,此时也是草莓出产旺盛的时候,但在很多地方,由于工人来不及采摘,草莓只能烂在地里,那么,在这价格低迷之时的草莓,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吗?
这同样也是纪荣喜的困惑所在:后期产量高,但销售不畅,而在草莓深加工方面,农户们缺乏技术,希望政府能帮他们解决。“往年这个时候,一般都有外地企业来这里收购草莓,一次20吨、30吨,做草莓饮料、草莓酒什么的,能消化掉不少,而今年却没有一家企业过来,他们也很着急。”
对此,市园艺站农技推广研究员费宪进介绍,地产草莓在镇江市种植了近三十年,但深加工一直是镇江市草莓产业的短板。“其实从居民消费结构和饮食习惯来分析,这一块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外地的草莓深加工模式为镇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比如草莓酱、草莓糕点、草莓口香糖等等,要做大镇江的草莓产业,应该逐步实现草莓深加工。现在,草莓酱、草莓冰淇淋、草莓酸奶等以草莓为原料的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很多市民也很喜欢这样的特殊口味。”
费宪进表示,从镇江来看,这一块没做起来,可能与镇江消费者习惯吃鲜果有关。但是草莓加工是其增值的主要途径,是今后草莓业提升和发展的趋势,希望近几年能把我市的草莓加工业发展起来,扩展镇江的草莓生产链条。
下一轮如何种,土专家来支招
不管怎么说,这一季草莓就算过去了,接下来草莓种植户要对土地高温焖杀,等到八月份,再进行下一轮栽种,但是如何使土地的收益达到最大化,其实里面有不少奥妙。
朱连根,官塘桥街道平山村党总支委员、书记助理,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润州“一品红”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按他的想法,种草莓其实路数不少,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现在不少聪明的农户,将西瓜苗、香瓜苗下到大棚内,与草莓实行套种,互不影响,两相受益,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同时,育草莓苗也是一条增收的好渠道,这个时候,平山村的不少草莓种植户已经开始忙着育草莓苗了,将苗栽在外面的地里,等长到八月中旬,再移到大棚内;而卖苗的收益也不错,现在的价格已经是0.4-0.6元一株,1亩草莓地要种到6000株左右,也值不少钱呢。”
“最重要的是平山村的苗好,这里大部分栽种的是红颜草莓,而且长了三四年,这种草莓长势强,易栽培,叶片大,连续结果能力强,与现在镇江普遍种植的红颊草莓相比,个头更大,口味更佳,红颊草莓如果管理得好,亩产有三四千斤,而红颜草莓就算管理得不好,亩产也能达四五千斤,产量更高。”
“田间管理学问更多,大棚草莓平地不好栽,要将土归成一垄一垄的,横截面像人字形,这样便于肥料集中,而垄起的土下一般都埋着滴灌设施,后期管理也便捷。”
草莓销售,饭店用量有所增加
草莓最诱人的时候,应该是在每年春节前。那时,大棚草莓新上市,在冬天让人特别有食欲,但每斤二三十块的价格却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超市里随便一小盒要十多块。而现在草莓基本下市,跟刚上市的大个头相比,近期草莓个头都比较小,直径多在2厘米以内,尾市价格也一跌再跌,市面上多见的是四五块一斤,运气好还能碰到10元三斤的。
今年的草莓销售,以官塘桥街道平山村为例,由于官塘新城拆迁修路的原因,农户种植的草莓主要走批发生意,零售的不多,除了为市区水果超市、镇江农批市场、丹阳等地送货外,今年对市区各类饭店的销量有所增加。
草莓种植户毛新林的草莓就卖给了周边的不少饭店、饭庄。不仅如此,平山村的草莓还走进了国际饭店、香逸渔港等大饭店,有些甚至还是饭店采购商上门来拿货,可见平山村草莓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
据市区某饭店大厨介绍,目前饭店里的草莓除主要用来制作各类果盘,有时也用于菜肴配菜和点缀。
“草莓的吃法其实很多,在西方,草莓很早就被应用到西式糕点的制作中,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式糕点也喜欢加入草莓,以往镇江很多饭店的水果拼盘根本不用草莓,而现在,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善,食客有了更多的选择。”
据了解,前段时间,我市不少蛋糕房还推出了多款草莓蛋糕,其别致的红色造型点缀,不仅拥有抢眼的外表,再加上松软的蛋糕口感,更有草莓独特的淡淡甜甜的清香风味,很受市民特别是小朋友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