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市场行情 >> 市场动态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双重利好点燃恭城瑶乡群众种果激情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30票  浏览7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3月23日 10:11
  “今年的水果价格的确不错,柚子收购价每公斤达到4元,贡柑也是每公斤4元,沙糖桔更是每公斤超过4元,南丰蜜桔每公斤也达3.6元,几十蔸柚子、七八亩贡柑和南丰蜜桔,收入就有5万元,这是完全没有想到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大山村委大山村村民田从林很是感慨。农业部门扶持到位和水果质优价高成为双重利好,点燃了瑶乡群众的种果激情。
  
  田从林对种植水果充满激情。他说,目前所有的果树都已施过一次肥,而且全是农家肥,每棵树下肥的成本已达到3元左右,只要还能保持这样的价格,今年收入肯定会超过10万元。
  
  像田从林这样对种果充满激情的,比比皆是。嘉会乡共和村委高车村,一片片的果园都有村民忙碌的身影,在该村承包土地种植贡柑和南丰蜜桔的田从东说,他们三兄弟共承包了25亩,去年还不是丰产期就收入了近4万元,今年进入丰产期,按目前这么好的价格收入肯定会超过10万元。
  
  大山村委上蕉源自然村,是一个不到30户人家的小村,去年水果收入超过10万元的就达10多户。村民周开发光卖柚子就收入了7万元。
  
  记者来到该县柑桔无病毒苗木基地,看到很多村民在购买果苗。基地负责人黄庆秋说:“尽管受柑桔黄龙病的侵扰,开春以来,瑶乡群众种植水果的热情依然不减,甜柿、沙糖桔、南丰蜜桔、夏橙等市场前景看好的水果新品种备受群众青睐。目前已销售了20万株,一些品种供不应求。”
  
  该县农业部门人员说,目前群众种果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这是近年所没有的,只要是没有受到黄龙病侵害的柑桔类果树,都得到了全面管护,柿子等水果也得到了很好的护理,新种水果面积较大,比去年和上几年都要多,价格太好了,只要把果种出来就是钱。
  
  市场杠杆撬动着瑶乡群众种果的激情,同时该县更是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水果生产,这极大地点燃了瑶乡群众的种果激情。该县作为全市的柑橙类水果主要出产地,近年来遭遇柑桔黄龙病危害,一些村屯种植的椪柑、沙田柚等传统型水果不得不大量砍除。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调整种养结构,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使该县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结构活、品质优、效益高”的新变化。
  
  黄龙病受害果树砍除后不宜连续种植柑桔类水果,为确保农民在这一“真空”期内持续增收,该县提出了在山区村发展月柿、平原村发展优质油桃、双季葡萄等新型品种的调整思路。村民的积极性很高,让一些荒废的土地重新种上了果树。据该县农业局领导介绍,2010年全县新增的3.27万亩水果面积中,月柿就达2万多亩,甜柿、油桃、葡萄等新品种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已近5000亩,水果品种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近年来,该县还狠抓“优果工程”,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当地农户开展水果标准化生产,也让果农尝到了“高品质”带来的“高收益”甜头。该县西岭乡朝川村民蒋建文高兴地说,去年他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对自家的6亩月柿园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修剪整形和管护,不但产量略有增加,而且果品质量大幅提高,单果重200克以上的大果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80%,获纯收入近4万元,平均每亩增收1100多元。如今村里80%以上的月柿园已完成了修剪整形。该县农业局领导表示,作为广西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椪柑、月柿)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目前恭城已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万多亩。他说,今年还将加大力度,再新建5个月柿、柑桔、桃子、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引导果农推行标准化生产,使全县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的水果面积达到6万亩左右。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