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天津:武清2900个果树大棚助农增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天津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42票  浏览13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05日 12:53
  时下,在武清区的各个高标准的设施果树大棚内,葡萄、桃、杏等各类棚室果品缀满枝头,并陆续成熟上市,抢占了市场“鲜”机,亩效益达10000余元,是露地果的四五倍,广大果农由此走上了发家致富的新路。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共有设施果树温室大棚2900多个,设施果树面积3343亩,占全市设施果树面积的60%以上。
  
  近年来,武清区充分发挥地处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围绕“城郊型”农业发展思路,把果品生产作为“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果树生产。目前该区已建成以王庆坨、汊沽港、石各庄、大王古庄等几个乡镇为依托的津西北水果种植基地,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优势。
  
  在全区果品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收获期集中、农民收入不高的瓶颈问题也随之出现,果农往往丰产不丰收,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抢占市场“鲜”机,该区针对区域实际,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反季节棚室果品生产。眼下,全区已形成汊沽港、梅厂、大良、南蔡村等十余个棚室果品种植区域,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果树品种主要以葡萄、桃、杏等为主,“五一”节前后陆续成熟上市,主要销往京津两地,每年为市场提供的设施果品达875万公斤,年创产值5691万元。
  
  由于温室果品上市时间远远早于露地果,因此在市场上十分抢手,亩均效益达10000元以上,是露地果的四五倍。较高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大棚果树的积极性,该区大碱厂镇农民刘洪成建起研究所,专门钻研试验新的大棚果树栽培技术,使一些果树当年即可结果获益。汊沽港镇胡柳子村发展的连片大棚果树面积已达600余亩,并专门注册了“津港”品牌。梅厂镇灰锅口村作为该区设施果树发展较早的村,如今全村的设施果树大棚已发展到931亩,成为了农民一条主要的致富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