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南果梨供应十二运 果农自救又重燃希望
村民家的水缸几乎被淤泥掩埋。老人发愁满屋的泥土如何运出。部分果树的枝干被淤泥包裹。为十二运准备的南国梨。
8月16日至17日,鞍山迎来进入汛期以后最强降雨,部分地区受到暴雨的袭击,海城市马风镇降雨量达到198.2毫米。
马风镇祝家村中8间房屋被冲垮,20多公里路面被冲毁,山上的南果梨产量减少一多半……即便如此,祝家村的村民自发组队,挖开2.5公里的道路,使村庄与外界连通。受强降雨大量减产的南果梨也有望借着十二运重燃希望。月末,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将会吃到来自海城祝家村的南果梨。
村民3天挖开2.5公里淤泥路
昨日下午3时许,走进海城市马风镇祝家村口,路上仍有不少淤泥,沿路走了30米左右,79岁的祝洪飞家的瓦房几乎被山石掩埋,只露出半个窗户和屋顶在外,老两口蹲在地上整理家中剩下的东西。
村委会外,10多名村民拿着铁锹正将地上半尺厚的淤泥一块块挖起,装到车上运出去。村民王书明称,大水袭来,加上山体滑坡,村子通往山上果园,山下通往村外的道路也都堵上了。
大水过后,他和10多位村民一起拿着工具清除路上的淤泥、石块。仅用不到3天时间,他们就挖开了2.5公里的路,恢复了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
上千棵南果梨树被冲倒
8月16日晚上大水来袭时,60岁的于兴奎穿着短裤背起老伴就跑了出去,“这次大水不比去年的小哪去。”于兴奎说,最让他发愁的是山上500多棵南果梨树,“大水来时,有30多棵已经被冲倒了,剩下的这些还不知道咋样呢?”
于兴奎称,村子里主要以种植南果梨为主,而且都是在山坡上培育果树。“大水后是山体滑坡,不少果树都被冲倒了,最重要的是现在去山上的路都不通了,果农上山成了难题。”他说,有的果树正常是9月1日采果,现在正愁该咋办呢。
据祝家村南果梨合作社负责人孙文有称,祝家村是南果梨主要产地之一,而且果树种植在山上更有利生长。果品、口感好是祝家村南果梨的卖点,但这次大水全村10万棵南果梨树,冲倒1000多棵,剩下受灾的更是难以估量。
为十二运供应南果梨
受强降雨影响,南果梨减产只是影响了收入,但让孙文有更担心的是为十二运准备的南果梨,“如果南果梨无法按时送到十二运赛场,就会让村里的南果梨错过‘扬名立万’的机会。”
近日,孙文有接到了十二运后勤工作人员的通知,问是否可以在29日采摘500斤南果梨。受强降雨影响,不仅车辆无法行驶到山下,就连人爬上山也十分危险。可是为了按时将南果梨送往十二运比赛地,孙文有与其他两人冒着危险来到山上,用一天时间摘下500斤南果梨。
昨晚6时许,记者看见放在库房里的8箱南果梨,虽然还有一点青涩,却散发出阵阵梨香,“平时一个人一天能摘2000斤梨,赶上现在特殊时期,就是再浪费时间,咱们也得为十二运供应上南果梨,这也是因大雨减产之后的一个契机。”孙文有介绍。
相关新闻
辽河、浑河水位逼近警戒线
16日至17日,鞍山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昨日辽河水位达到10.47米,浑河水位达到7.74米,两河水位逼近警戒线。
16日强降雨之后,我省各地土壤含水量基本饱和,水库水位较高,调蓄能力降低,一旦出现强降雨,各条主要河流水位将迅速上升,防汛形势更加严峻。17日夜里,我省又迎来了新一轮降雨天气,抚顺地区降雨严重。
抚顺地区位于浑河鞍山段上游,抚顺地区出现强降雨对浑河水流流量影响很大,“受抚顺大暴雨、大伙房水库放水影响,浑河今天可能会迎来洪峰。”鞍山市水文局王科长介绍。
为应对本次洪峰,鞍山市水文局将每日两次的检测增加到每日三次检测。昨日,记者从对坨子水文监测站了解到,下午3时,浑河水位达到7.74米,逼近8米水位警戒线。同时,六间房水文监测站显示,辽河水位也达到10.47米,逼近11米警戒线。记者先后来到辽河鞍山段新开河、达牛、富家等几个沿河村镇,看到村民生活秩序井然,并没有因为水位上涨而异常紧张。
记者还了解到,汛期前,防汛部门已经针对辽河、浑河洪水制订了预案,如果出现意外可以随时撤离。
8月16日至17日,鞍山迎来进入汛期以后最强降雨,部分地区受到暴雨的袭击,海城市马风镇降雨量达到198.2毫米。
马风镇祝家村中8间房屋被冲垮,20多公里路面被冲毁,山上的南果梨产量减少一多半……即便如此,祝家村的村民自发组队,挖开2.5公里的道路,使村庄与外界连通。受强降雨大量减产的南果梨也有望借着十二运重燃希望。月末,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将会吃到来自海城祝家村的南果梨。
村民3天挖开2.5公里淤泥路
昨日下午3时许,走进海城市马风镇祝家村口,路上仍有不少淤泥,沿路走了30米左右,79岁的祝洪飞家的瓦房几乎被山石掩埋,只露出半个窗户和屋顶在外,老两口蹲在地上整理家中剩下的东西。
村委会外,10多名村民拿着铁锹正将地上半尺厚的淤泥一块块挖起,装到车上运出去。村民王书明称,大水袭来,加上山体滑坡,村子通往山上果园,山下通往村外的道路也都堵上了。
大水过后,他和10多位村民一起拿着工具清除路上的淤泥、石块。仅用不到3天时间,他们就挖开了2.5公里的路,恢复了村子通往外界的道路。
上千棵南果梨树被冲倒
8月16日晚上大水来袭时,60岁的于兴奎穿着短裤背起老伴就跑了出去,“这次大水不比去年的小哪去。”于兴奎说,最让他发愁的是山上500多棵南果梨树,“大水来时,有30多棵已经被冲倒了,剩下的这些还不知道咋样呢?”
于兴奎称,村子里主要以种植南果梨为主,而且都是在山坡上培育果树。“大水后是山体滑坡,不少果树都被冲倒了,最重要的是现在去山上的路都不通了,果农上山成了难题。”他说,有的果树正常是9月1日采果,现在正愁该咋办呢。
据祝家村南果梨合作社负责人孙文有称,祝家村是南果梨主要产地之一,而且果树种植在山上更有利生长。果品、口感好是祝家村南果梨的卖点,但这次大水全村10万棵南果梨树,冲倒1000多棵,剩下受灾的更是难以估量。
为十二运供应南果梨
受强降雨影响,南果梨减产只是影响了收入,但让孙文有更担心的是为十二运准备的南果梨,“如果南果梨无法按时送到十二运赛场,就会让村里的南果梨错过‘扬名立万’的机会。”
近日,孙文有接到了十二运后勤工作人员的通知,问是否可以在29日采摘500斤南果梨。受强降雨影响,不仅车辆无法行驶到山下,就连人爬上山也十分危险。可是为了按时将南果梨送往十二运比赛地,孙文有与其他两人冒着危险来到山上,用一天时间摘下500斤南果梨。
昨晚6时许,记者看见放在库房里的8箱南果梨,虽然还有一点青涩,却散发出阵阵梨香,“平时一个人一天能摘2000斤梨,赶上现在特殊时期,就是再浪费时间,咱们也得为十二运供应上南果梨,这也是因大雨减产之后的一个契机。”孙文有介绍。
相关新闻
辽河、浑河水位逼近警戒线
16日至17日,鞍山迎来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昨日辽河水位达到10.47米,浑河水位达到7.74米,两河水位逼近警戒线。
16日强降雨之后,我省各地土壤含水量基本饱和,水库水位较高,调蓄能力降低,一旦出现强降雨,各条主要河流水位将迅速上升,防汛形势更加严峻。17日夜里,我省又迎来了新一轮降雨天气,抚顺地区降雨严重。
抚顺地区位于浑河鞍山段上游,抚顺地区出现强降雨对浑河水流流量影响很大,“受抚顺大暴雨、大伙房水库放水影响,浑河今天可能会迎来洪峰。”鞍山市水文局王科长介绍。
为应对本次洪峰,鞍山市水文局将每日两次的检测增加到每日三次检测。昨日,记者从对坨子水文监测站了解到,下午3时,浑河水位达到7.74米,逼近8米水位警戒线。同时,六间房水文监测站显示,辽河水位也达到10.47米,逼近11米警戒线。记者先后来到辽河鞍山段新开河、达牛、富家等几个沿河村镇,看到村民生活秩序井然,并没有因为水位上涨而异常紧张。
记者还了解到,汛期前,防汛部门已经针对辽河、浑河洪水制订了预案,如果出现意外可以随时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