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走基层 听民声]“桃王”面临新挑战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山东频道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6票  浏览6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05日 11:35
  在“中国佛桃之乡”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街道东尚里村村民李湘志因为种的桃子个大,已经蝉联两届“桃王”。但他今年的卫冕之路却显得异常艰难,因为今年的评选新规侧重于桃子的含糖量和口感,桃子光外表漂亮还不行。
  
  肥城桃是我国著名的名优特果品,果大、肉嫩、汁多、美观,被誉为“群桃之冠”,已有1700多年栽培史。
  
  李湘志参加“桃王”评选的制胜法宝就是桃子的个头大。前年他当选“桃王”的桃子重680多克,去年又以711克的重量成功卫冕。
  
  李湘志的桃园在一座山前的坡地上。走进桃园,一阵阵肥城佛桃香气扑鼻。停步在一株粗壮的桃树前,李湘志介绍道:“两届‘桃王’,都是这棵树上结的。它可真给我长脸了,这两年的大年三十我都给它放鞭炮。”
  
  肥城市林业局果树站站长刘士勇从兜里掏出测糖仪,连续切开两个佛桃,糖分马上出来了:一个11%,一个12%。刘士勇告诉李湘志:“今年的评选标准,你知道,不叫‘桃王’了,叫优质果评选,光个头大不行,糖分达不到16%的,一概不能参选,这叫‘一票否决’。”
  
  肥城有10多万亩桃园,从2007年开始每年评选一届“桃王”,个头最大的当选。为此,一些桃农拼命给桃树施化肥。如此一来,桃子的糖分下降,口感变差了。
  
  今年52岁的李湘志承认,现在的佛桃口味不如以前了。他伸出右手,用拇指和食指一张一合地比划着说:“小时候吃的桃,能黏手。”去年,他获奖的桃含糖量只有12%。
  
  肥城桃品质下降,也有自然原因。肥城桃娇贵,风吹不行、雨淋不行。风吹容易落果,雨水多了,糖分就上不去。所以,肥城把保护、提升肥城桃品质的重点放在了两个方面:一是引导桃农科学施肥用药,二是建遮雨棚、铺地膜,避雨排水。
  
  李湘志给桃园施肥用药都很讲究,治虫子都是他和妻子用棉花蘸着药水,一个虫洞一个虫洞地去堵,但和周边一些桃农相比,他的设施建设还没有跟上。眼下正是桃子上糖分最关键的时候,偏偏赶上雨水多,建了雨棚的人家,桃园里干干的,香气明显浓郁得多,而他的桃园里,还是湿漉漉的。不用一个星期,全市的优质桃评选就要开始了,到时候他的桃子含糖量能不能达标,就成了问号。眼下,他指望的正是阳光够劲的好天气
  
  李湘志面临的新挑战,也是肥城桃产业必须解决的大课题。“桃子光好看不行,关键还得好吃。‘桃王’评选标准之变,折射的正是农产品生产观念的变化。不能砸了肥城桃1000多年的好牌子。”刘士勇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