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承德县靠生态林果业走上富路纪实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承德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79票  浏览9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4月24日 12:01
  战胜干旱贫瘠创业带来嬗变
  
  春芳时节,走进承德县新杖子乡四方营王麻子沟,白花、粉花,竞相开放,随风飘香;绿树、红瓦,交相掩映,生机蓬勃。
  
  王麻子沟辖53户,230口人,居住在海拔六七百米的山坡上,是一个严重缺水的自然村,收入以果品生产为主,共有果品面积300多亩,精品采摘园200多亩,品种苹果、梨、桃、杏、李子等40多个。这几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家家住上了大瓦房,办起了农家游。靠生态林果业,使一个干旱贫瘠小山村实现了“嬗变”。
  
  “靠天收”变成了“旱涝保收”
  
  昔日一棵棵苹果树、梨树,蔫着头地站在干旱的山坡上。而如今一套套配套水利设施遍布在果园中,丰硕的果实挂满枝头………
  
  王麻子沟自合作化开始就有经营果树的历史,但由于缺水始终“靠天收”。1998年,在县里扶持下,王麻子沟率先采取合伙建窖、互助建窖等方式建设集雨水窖380多个,引水入户进屋、到田间地头,解决了山区干旱少雨、山高坡陡、土层较薄、涵水能力低等发展果品业存在的困难,实现一季蓄水,全年用水。王麻子沟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作为抗旱保收的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如今王麻子沟建水窖达600多个,户均10个,蓄水容积累计达3万立方米,铺设地下输水管道8万多延长米,不仅全村人吃水得到有效保障,而且村内所有果园、耕地全部变成了水浇田。
  
  “散兵游勇”变成了“专业合作”
  
  过去,王麻子沟种植、管理果树都是分户经营,“各扫门前雪”………
  
  现在,王麻子沟人搞的是合作化经营,实施了“苗木调运、配水施肥、果树修剪、套袋管理、采摘销售”的“五统一”。吸纳36户果农,成立了畅春园果品采摘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生产技术、农资供应、市场信息、果品销售和生态观光等服务带动作用。实行“五统一”,在生产技术上,合作社聘请县内外专家实地讲解技术难题,成立剪枝服务队,统一技术授课,统一提供苗木,统一提供肥料,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在经营管理上,发动全社人员进行水、电、路等果园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全村已修建水泥路3千米,实现了观光采摘直通果园,年接待采摘观光游客达5万人次。
  
  “大筐队”变成了“市民采摘”
  
  每年春天果树开花的时候,王麻子沟迎来许多城里人慕名观赏;夏季有更多的人来王麻子沟消夏;秋季是最热闹的时候,很多人驱车前来采摘,体验农家乐趣。特别是一到“十一”黄金周,一天最多来过百十来辆汽车,车辆从村里的停车场一直排到沟口。人流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石磨豆腐”、“柴鸡炖蘑菇”的喊声此起彼伏。果品销售也由过去的大筐队变成了市民进园采摘。
  
  王麻子沟目前有果园2000亩,以苹果为主,均为标准化示范园。拥有各种干鲜果树,品种有苹果、草莓、杏、李子、桃、大枣等10多类,年产优质果品几十万公斤,正是发展采摘旅游的好地方。发展以采摘、农家饭为主的休闲旅游业以来,仅果品收入每家一年最少也收入2万元,多的达到7至8万元。
  
  “贫困村”变成了“幸福新村”
  
  该村聘请县规划设计院,按照“四个一步到位”标准,将村域划分为生活区、采摘旅游区、养殖区、果品经济区等四个功能区,处处都体现了“生态、节能、环保”理念,做到了依山就势,合理布局,错落有致。目前,该村已累计投入80余万元,在完成新民居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太阳能淋浴、节能吊炕和改厕、改厨等内容为主,改造提升22户,形成了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移动信号等配套设施全覆盖的通讯网络,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幸福指数。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