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葡萄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衡水饶阳设施葡萄成农民“掌上明珠”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29票  浏览13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4月16日 14:29
  葡萄熟了 果农乐了
  
  衡水饶阳设施葡萄成农民“掌上明珠”

  
  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讯(胡兵)日前,笔者来到饶阳县五公镇北关庄村设施葡萄生产基地,弯腰走进大棚,一嘟噜、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映入眼帘。随行的饶阳县林业局局长冀英武介绍说,“现在正是温室葡萄上市的好时节,刚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很多客户早早地就打电话过来提前预定。”
  
  北关庄村赵彦雪种葡萄已经十多年了。端详着一串串成熟在望的葡萄,赵彦雪喜上眉梢:“今年行情不错,现在市场价一斤25块钱左右,像这样一亩多地的温室,一季可产葡萄五、六千斤,去掉成本,算下来一个棚少说也能收入十来万呢。”
  
  “这小小的葡萄串成了全县农民的‘掌上明珠’。考虑到设施葡萄前期投入大,一个占地两亩的大棚投资约2万元左右,温室则需要6万多元,为了让农民建得起大棚,县委、县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农民全方位扶持。比如,县里把退耕还林荒地匹配资金主要用于发展葡萄产业,对成方连片百亩以上的重点村、种植大户,每亩补贴200元,种苗由林业部门免费提供,扶贫村同时享受扶贫政策。对于需要流转土地的,乡镇政府帮忙协调调换地块;需要资金的,金融部门可以为新建棚室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林业局局长冀英武介绍说。
  
  高收益激发了农民种植设施葡萄的积极性。近两年来,饶阳县设施葡萄种植规模滚雪球般壮大。截至目前,该县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其中温室葡萄3万亩,大棚葡萄7万亩,年产葡萄2.6亿斤,产值达20亿元,亩产值达两万元。形成了高村、万艾、桑园万亩大方3个,娄庄、孔道等千亩大方14个,成为全国最大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
  
  为了防范葡萄集中上市而“烂市”带来的风险,该县主要采取了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是靠品种,通过早中晚熟品种混搭栽植,来实现错时上市;另一个办法就是温室和大棚混搭建设,同品种葡萄,温室葡萄上市早,大棚葡萄退市晚,大大延长了葡萄上市时间。
  
  为了筛选优良品种,在葡萄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饶阳县注重从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优质性入手,狠抓品种的培育和改良。同时本着突破性发展早熟品种、适当发展晚熟品种的思路,筛选出了适宜全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早熟品种“夏黑”,极早熟品种“绯红”、“甬优1号”,迟熟品种“红地球”、“红宝石无核”等20多个葡萄品种。使葡萄上市时间大大延长,从原来的仅50天左右延伸到200多天,采摘期可从3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中旬,初步实现均衡化上市。
  
  “这种葡萄消毒、修枝、疏花疏果,还要防止病虫害,管理起来麻烦吗?”
  
  “不麻烦,到什么时候做什么活,合作社的技术员都帮我们惦记着呢,我们跟着做就行了,实在搞不明白的,一个电话,技术员就到棚里了。”在赵彦雪的葡萄温室里,他一边采摘葡萄一边对笔者说,“我们这是‘傻瓜式’种植。”
  
  采访中,冀英武向笔者介绍说:“为提高果农种植技术,我们专门聘请中国葡萄协会、河北农大等专家组建了葡萄生产专家顾问团,常年对葡萄种植户进行打捆式培训,每年都要举办千人规模的大型培训班3至5次,并进村培训60多场次。同时,通过建立技术员定点巡查、开通技术服务热线、开展应急技术服务等多种措施,普及葡萄栽植技术。现在,全县葡萄栽培技术实现了从适应性栽培向设施化栽培、无公害化栽培的深度推进,葡萄产量、质量和效益得到迅速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