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产区动态 >> 柑桔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福建永春:政府 媒体 协会同心协力共谋芦柑发展之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81票  浏览16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2月17日 15:20
  11月25日,永春县政府举办了“生态芦柑”新闻采风活动,品质优良、口感俱佳的永春芦柑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的注意。图为永春县质监局陈希鹏局长与媒体记者一边采摘永春芦柑,一边向记者介绍农业标准化实施以来永春芦柑品质的变化。陈雄摄

  “世界芦柑看中国,中国芦柑看永春。”中国芦柑之乡永春县,今年芦柑大丰收,预计芦柑产量23万吨。然而,在金融危机下消费需求减弱,直挫柑橘市场消费信心。素有“莲果之乡”美称的建阳市以及闽北产橘大县顺昌县柑橘销售也都遭遇市场“严冬”。产量高了,需求减了,价格降了———果农茫然,望柑兴叹。永春芦柑虽然具有品种、品质、品牌和市场等优势,比周边柑橘产区销售较为顺畅,价格较高,出口量也较去年同期增加,但为避免丰产不丰收导致果“贱”伤农,永春县政府积极行动,11月底,与永春县柑橘同业公会、芦柑经销商及全国多家中央、地方等媒体汇聚一堂,群策群力,探讨在当前不利形势下永春芦柑如何成功突围、展现优势。

  芦柑是永春的金名片

  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美誉的永春县,地处闽南金三角,风景秀丽,茶果飘香。永春芦柑,就是永春人的骄傲。

  50多年前,芦柑在永春还是一个陌生名词。直到上世纪50年代,全国侨联原副主席尤扬祖率先将芦柑引入永春试验栽培。50多年来,永春芦柑从引入种植到成为“中国芦柑之乡”,从国内销售到覆盖东南亚、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成为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永春芦柑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出口量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去年产季永春芦柑出口创新高,出口芦柑114372吨,创汇7626万美元,占全国柑橘出口量的20.3%。

  芦柑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来源,农民每年获得纯收入2~3亿元。芦柑的发展还带动了运输业、包装业、农产品(14.52,-0.28,-1.89%,吧)加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成为永春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果为乐,果以柑为鲜,柑以永春优。”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原所长、国际柑橘学会执行委员、中国柑桔学会名誉理事长沈兆敏老先生,用生态、品种、产量、单产、品质、市场、出口、技术8大优势归纳了永春芦柑发展的成功之道。

  永春芦柑风靡海外

  在永春这个农业县,永春芦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为了充分发挥永春芦柑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永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多年来精心打造芦柑品牌,努力为永春芦柑寻找出一条稳健发展之路。

  1996年,在永春县政府的引导下,永春县柑桔同业公会成立,自创办以来,柑橘同业公会在提升永春芦柑的品质和营销信誉、力保永春芦柑品牌、促进永春芦柑产业化发展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芦柑产季,柑桔同业公会生产和经营收入达4.1亿元,出口创汇达到5150多万美元。

  1997~1999年,永春县组织实施了“海峡两岸永春芦柑生产技术综合改进合作项目”,借鉴台湾芦柑生产技术,对全县芦柑进行了技术改造,实行了疏伐郁蔽果园、培育自然开心树形、自然草生栽培、疏花疏果、综合防治病虫害、科学施肥、改进果实产后处理等综合改进技术。永春县农业局副局长陈跃飞介绍说:“闽台合作使永春芦柑生产实现了从以数量为中心向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使全县芦柑产量稳步上升,一级以上优质果率从项目实施前的30%~35%提高到50%~60%以上,芦柑出口量稳步增长,全县果农每年可增收节支5000万元以上。

  为了更好地保护外地客商的合法权益,促进永春芦柑的顺畅销售,2001年12月,永春县成立了永春芦柑运销投诉处理中心,由工商局牵头,公安、质监、司法、交警等部门派人参加,设立专门投诉电话,专人24小时值班,及时帮助果农和经销商协调解决有关合同纠纷,及运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2004年,永春县开通了国内首个芦柑网站中国永春芦柑信息网,面对全国市场实时发布永春芦柑产、供、销信息,大大拓宽永春芦柑销售渠道。

  2005年底,永春芦柑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至今,全县共有两批68家企业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首批订购的永春芦柑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320万枚已使用240万枚。

  为了有效保护永春芦柑品牌,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永春县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永春芦柑》国家标准(GB/T20559-2006),推行永春芦柑地理标志产品专用制度,并于2007年11月正式启用专用标志。

  地理标志品牌的保护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在永春聚富果品有限公司,工人正井然有序地对芦柑进行分捡、清洗、包装……一片繁忙的景象,“去年出口价格660美元/吨,今年可以达到776美元/吨。”该公司负责人刘光淮兴奋地说。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永春芦柑质量,2006年,经农业部批准立项的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现已建成投产。该项目具备了年提供20~30万株无病毒柑桔苗木的能力。“采用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永春芦柑不仅产量及寿命上都将大大提高,还可以克服以往芦柑苗木带病毒的难题。”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负责人对该项目信心十足。

  今年12月1日起,永春芦柑正式开通邮购、网购业务,开拓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在永春县县长叶一帆看来,只要有利永春芦柑销售的渠道,政府都要积极支持去尝试。

  为芦柑突围支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受国际金融海啸等因素影响,日前,不少地方都传来柑橘丰收却滞销的消息,在素有“莲果之乡”美称的福建建阳市崇雒乡以及闽北产橘大县顺昌县都遇到了柑橘丰收却滞销的困难,在顺昌,一个橘农丰收的万斤橘只换回1000元,而与去年相比,顺昌县第三届桔子节订单也少了一半。

  截至12月12日,永春芦柑已出口到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1.76万吨,创汇1365.2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8.13%,显示了永春芦柑长期积累的销售上的质量、品牌和市场优势,但不少果农还是担忧永春芦柑会像其他地方一样出现滞销问题。市场人士认为,永春芦柑虽然具备了“八大优势”,但由于柑橘市场趋向饱和,且近年来国外水果的大量涌入,加上一些果农习惯凭经验卖果,不注意市场信息的变化,尤其是今年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永春芦柑销售也感到了强大的市场压力。

  资深柑橘研究专家,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原所长沈兆敏研究员,对永春芦柑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生态、品种、品质、出口、技术等8大优势成就了永春芦柑今天“世界芦柑看中国,中国芦柑看永春”的美誉,永春芦柑已经具备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不少假冒永春芦柑现象,永春芦柑必须有更多的保护举措。

  沈兆敏指出,永春芦柑应该以优促销、以优服务,加大宣传力度。他建议永春加大芦柑汁加工量,大力发展芦柑果品果汁业可缓解销售压力,有效分流鲜果,保护果农利益。芦柑生产应向节约化、优质化发展,做好品种培育、品牌打造、品质提升,严格控制品种、控制苗木、控制面积。

  永春芦柑经销商、协会则高度认同柑桔品牌的重要性,认为现在人们消费观念已经日益成熟,品牌消费观念越来越强,买柑橘水果看品牌选精品已成时尚。同是柑橘类水果,早熟蜜柑、沙田柚等名优水果始终畅销。永春芦柑要想扩大影响力逆势而上,不仅仅要有品牌知名度,还要在芦柑品牌打造上下足功夫,最终使消费者对永春芦柑产生强大的品牌认同感。

  笔者了解到,在福州一批发市场无品牌的柑橘价格较去年下降了25%~35%,而品牌柑橘仅降了5%~10%。很显然,虽然柑橘市场低迷,但品牌柑橘在价格抗跌上依然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

  新闻媒体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经济日报福建站站长石伟认为,在当前芦柑销售陷入困境之际,媒体应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树立正确的报道观,在关键时刻必须说公道话,避免带来不利影响。

  人民网泉州负责人黄敬认为,新闻媒体应该加大对山区落后地区的报道力度,表现出应有的新闻扶贫能力,这也符合当前中央对三农的关怀精神。光明日报福建站站长高建进则表示媒体应该发挥舆论引导优势,将更多有利于农民的信息发布出去。

  与会媒体同时也认为,目前网络媒体具备了强大的传播效应,政府、媒体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消除消费者心理阴影。

  延伸产业是良策

  专家认为,一条完整的芦柑产业链,对永春芦柑的发展显然极具意义。永春县委书记陈庆宗对永春芦柑产业化发展道路也高度认同,他认为,在柑橘市场低迷之际,通过芦柑产业化,不仅可以为以芦柑为收入的果农谋得更多出路、避免丰年不丰收现象,还可以带动增加农民、农村、农业收入,这对于永春这样的农业县来说意义重大。

  目前,从生态柑桔场到柑桔苗木良种繁育场,到芦柑出口包装加工场,到芦柑饮料加工企业,永春芦柑产业链已初具规模。陈庆宗说,为了增强永春芦柑的市场竞争力,永春县正在极力打造以芦柑为原料的生态健康产业链,该项目已经纳入国家科委863计划,一个庞大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正在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福建省宏顺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引进美国FMC公司研制的浓缩汁加工包装生产线,每小时可加工鲜果25吨。FMC榨汁机及浓缩设备于2005年11月安装调试投产,现每年加工鲜果数万吨,成为芦柑加工龙头企业。一些原来乏人问津的“小果”进入工厂,加工成了味美价高的芦柑浓缩汁,芦柑榨汁后的果皮渣开发成果皮油、香精、干果皮等产品,年产皮油60吨、干果皮2000多吨,拉长了产业链,实现了芦柑效益最大化。

  销售热线:0595-23866368(《海峡西岸经济》县域经济采访组)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