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香蕉存放冷库却变质 东方农户170多万恐打水漂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直播海南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18票  浏览135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05日 11:38
  【导读】今年6月份上市香蕉,不少蕉农都会心痛,杨先生也不例外,不过已经做过好几年香蕉生意的杨先生,并没有被低迷的市场吓到,而是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先将香蕉储存起来,等行情好的时候再卖。现在香蕉价格已经从6月份的3毛多一斤,涨到2块多一斤,行情判断对了,可是冷库储存的香蕉却出了问题,不少香蕉已烂在了冷库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当事人杨先生:当时是因为香蕉市场太烂了,卖出去都不够工人的工钱,所以我们就赌一下把,把它放在库里面,按照我们的判断应该行情很好,这个判断不错,但是问题就出现在了冷库这里。
  
  杨先生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因为价格问题香蕉滞销现象比较严重,于是从6月23号起,他陆续把3万多箱香蕉,存放在了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的冷库里,想着等行情好的时候再销售,可现在行情好了,香蕉却出了问题。
  
  当事人杨先生:现在就是香蕉温度太高,它已经腐烂了,已经烂掉三分之一了,主要它那个温度打的不到位,我们要求的是13度,但是他有时候是打到17度,18度。
  
  据杨先生介绍,他的3万多箱香蕉分别存放在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的13个冷库里,如果香蕉储存温度在13度以下,并且加了乙烯吸收剂,正常情况下是可以存储3个月的。但是前段时间,当他来到冷库查看时,却发现部分香蕉已经变质。
  
  当事人杨先生:电也经常停,我们发现他停了4次电。还有库里面也漏水,前段时间下大雨也漏水很多,里面的箱子也烂了。
  
  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估计,3万多箱香蕉价值170万元左右,为了不让当初的计划落空,杨先生赶紧将冷库存在的问题反映给了公司,但是一直得不到解决。那么,杨先生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呢?8月28号,记者来到了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当记者提出要对杨先生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时,公司经理的答复却出乎意外。
  
  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李经理:杨老板的货,现在在冷库里面放了两个月了,没有交冷库费,现在就给他看不到不让看,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别的道理。
  
  一看经理这个态度,杨先生当场就和对方吵了起来。
  
  当初未签合同双方各执一词
  
  杨先生和公司经理是相互指责,各有各的理。现在出了事,公司方面是坚决不让杨先生进冷库半步,更别说让我们查看香蕉的情况了。而公司方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杨先生没有缴纳冷库费!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李经理:(不让他看)对。因为他是违约在先的,我们公司不担责任的,(他为什么违约啊?)他没有交冷库费啊,(杨:我也跟他们沟通过,他们也允许我这样做,他允许你这样做,但是你现在你交钱啊?我没通过他,我自己把那东西运进去啊?)
  
  记者了解到,杨先生一共租用了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的13个冷库储存香蕉,按照当时双方的口头约定,每间冷库每月要缴纳8000元的冷库费,只要香蕉卖出以后就要缴纳相关费用。在8月初的时候,杨先生已经卖了7个冷库储存的一万多箱香蕉。
  
  当事人杨先生:库存款那个不是理由,该谁承担的责任谁承担,如果是该我的责任,我肯定要承担,该他的他必须要承担,这个是做人的原则。
  
  对于冷库费,杨先生表示他不是不交,只是因为8月初装出去的香蕉,在各个市场因为质量问题而无法销售,他觉得冷库方存在管理问题,希望对方能够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同期:当事人杨先生我一直在找她一个多月了,一直都不跟我们见面,打她电话他不接,她就给李经理说,李经理又做不了主。
  
  对于之前出现问题的香蕉,冷库方为什么一直不给杨先生答复呢?随后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之一的刘女士。
  
  (电话采访)他的香蕉是怎么呢,他的香蕉头是通过头部先黑的,因为包扎香蕉在里头有一个程序,就是你在种植,保鲜,清洗过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你这些东西做不到,我的冷库能帮你做的就是控制温度。
  
  这位负责人表示,杨先生的香蕉变质责任不在冷库方,但是杨先生却表示,冷库的温度已经超过了储存所要求的13度,双方争执不下。于是记者联系了东方市工商局城东工商所的工作人员过来协调,却发现当事双方根本就没有签署相关合同,当时只是口头约定,无法确定双方责任。
  
  农业局协调无果库存香蕉怎么了?

  
  因为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工商部门表态,这件事只能协商解决。当然协商就该有协商的态度,杨先生也拿出了诚意,表示只要看一眼剩下的6个冷库的香蕉,就愿意支付冷库费。于是8月30号,记者再次来到了东方市,也找来多家部门调解,可冷库方仍是一个态度,要想看冷库里的香蕉,不可能!
  
  下午4点多,在记者的陪同下,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先生以及杨先生,一起前往城东工商所进行协调。不过双方的焦点依然是在,到底是先交钱再看香蕉,还是先看香蕉再交钱。
  
  当事人杨先生:汤总坚持先交钱再看货,我坚持先看货再交钱。
  
  东方果蔬保鲜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汤锡贤:只要交完原来的费用,就可以打开,谁的责任就由谁来负。
  
  汤董表示,杨先生是在6月份香蕉价格最低迷的时候储存的,他们已经给了杨先生很多优惠,而目前杨先生已经有7库香蕉出库,应该付冷库费将近11万元,现在杨先生必须先交了这笔钱,才能看剩余的6库香蕉。双方是互不让步,随后记者联系了东方市农业局,文副局长赶到现场协调,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东方市农业局文副局长:蕉农来说,我们要是叫了钱,要是坏了怎么办,作为冷库方来说,你欠我那么多钱,我凭什么给你看,这样,你(杨先生)不能去看,我可以请专家去看,我们东方市有个高级农艺师,有什么问题就明了了,这个我同意。
  
  对于文副局长的提议,杨先生表示认可,但是冷库方仍然不肯退让。对方这样的态度,让杨先生很是怀疑,自己的一万多箱香蕉究竟是怎么了?
  
  (如果你再这样讲,你就是作则心虚了,你这样讲你要是说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看,媒体可以看,公证这些人员可以看,我们不参与,)你交完钱再去理论(我不看)不行,你交完钱再去理论。
  
  在协调无果的情况下,农业局表示,他们会继续做双方的工作。
  
  记者后记:截止我们节目播出前,双方依然在协商,那麽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呢?律师告诉我们,在没有书面合同,口头协议又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行业规定确认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我们也提醒大家,不管是什么合作,都要签署相关合同,情况紧急无法签署书面合同的情况下,也要先请个中间人做见证,先达成口头协议,过后赶紧形成书面合同补上,以免日后出了问题难以维权。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