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上“水果市场”开了三年
7月10日中午,烈日当空,气温35℃,被照射得白晃晃的渝宜高速公路洛碛段,地气升腾,酷热难当。一些老弱妇孺头戴草帽或站或蹲于公路护栏内,见车驶过,立即挥手兜售当地盛产的水果——李子。这是记者当天在该高速路段采访调查时看到的一幕。
“水果市场”三年难取缔
这个“水果市场”并非最近才出现。来自市高速公路执法支队的消息表明,3年前,渝宜高速公路洛碛段便有村民进高速公路卖李子、樱桃等当季水果,偶尔也卖些鸡蛋或蔬菜。由此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水果市场”渐成气候是去年的事。高速公路执法队员对村民采取教育和罚款的措施,以达到彻底取缔目的,但执法队员不可能一直蹲守,还得处理车祸和担负巡逻任务,取缔“水果市场”常出现这种局面:执法队员刚离开,村民又返回高速公路叫卖。
7月10日,洛碛镇政府介绍,“目前,‘水果市场’已存在3年多。我们除在巡逻中加大劝导村民力度外,对易发停车购物地方还划定禁止停车标志,严惩违规司机。另外,洛碛镇政府对这种安全隐患也很重视,可取缔如‘猫捉老鼠’。”昨上午,现场的高速路执法队员坦言,大家很努力地取缔“水果市场”,可效果让人尴尬。
市领导指示想办法解决
市领导对当地这一“水果市场”很关注,尤其揪心村民安全。
7月10日,渝北区洛碛镇政府介绍,箭沱等3个村除产李子外,村民还种了不少枇杷、桃子等果树,但农村路网不完善,交通极不便利,各类水果很难运出。市领导指示解决好当地交通问题,市交委曾拍板出资修路,且表态去年内“一定建好”,同时在洛碛段搭建小型“服务区”供村民在不影响交通前提下卖水果。
记者中午在洛碛段看到,“服务区”是开设在洛碛段两则、护栏成弧形的空地,但受修公路倾倒的废弃铺路建材和一些生活垃圾等因素影响,进“服务区”村民几乎没有。相反,三五成群的村民选择在“服务区”外有树阴的护栏内,招手兜售水果,争抢生意。其间,甚至有村民横穿高速公路,险象环生。
78岁赵婆婆告诉记者:“路不通才来高速路卖李子。”现场村民几乎都持这种说法,托记者替他们打听能运出水果的“富民路”咋迄今没动工。
招标不顺建路动工延迟
村民对“富民路”的盼望有多迫切。记者在赵婆婆带领下,来到洛碛镇箭沱村。水泥铺路的小道是村民目前通行的“干道”,记者随机走进他们家,不时可见采摘后堆在屋里的李子,有些已发烂。屋外的李子树上,挂着不少黄透或翻红的成熟李子,有些掉在地上发出臭味。
“偶尔有水果贩子进村收购,价格压到每公斤六七角钱,还要要求我们背出村。苦呀!背一背篼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小路……在高速公路内,每公斤卖三四元。换了你,你会咋选择?”申姓村民透露,他们都知道在高速路卖李子很危险,可是没办法只能壮起胆子“卖点钱算点钱”。
据了解,在这个村,平均每户约有1000公斤李子待售。来自洛碛镇政府的消息表明,3个村中,每年仅李子产量就有2万多公斤,而“富民路”不通是李子等水果烂村民家中或村民冒险进高速路卖的直接原因。
“富民路”迄今没动工的说法在洛碛镇政府得到证实。该镇分管交通安全的副镇长黄兴无介绍,招标公司在招标事宜上未跟镇政府联系妥当,甚至出现“招标程序上有些不合法”的状况,动工被迫拖延。不过,最近,招标程序已理顺。
“富民路”下月中旬动工
黄兴无说,下月中旬,玉米将彻底收割完毕,修路便进入动工阶段。到时,箭沱等3个村的村民除可把李子等水果运到五宝镇和洛碛镇,还可把农资或生猪等农副产品运出。
尽管如此,珞碛镇“劝导队”在“富民路”建成后仍将暂时存在一段时间,待无村民进高速路卖水果后,“劝导队”才会解散。
首席记者 黄艳春/文 记者 冉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