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整合水果资源“整”出效益
一个个成熟的李子挂满枝头,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7月13日,在桃花江镇株木潭村下高桥科技园水果区,笔者看到了这一热闹的景象。目前,该县有50个这样的水果生产基地,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2006年3月以来,县经管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引导李放林、刘水英等7名水果种植专业大户筹建桃江县美人窝优质水果专业生产合作社。为加强技术力量,该社聘请了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艾辛长年担任技术顾问,还聘请了高级农艺师2名、讲师和工程师各1名。通过加强技术力量,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该社得到了迅速发展。如高桥、桃花江等10多个乡镇的果农争相入社。今年6月,该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正式挂牌成立,逐步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品种改良、技术培训、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和利益分配。目前,该社入股评估水果种植面积达3589亩,社员达528人,注册资本649.69万元。
我县水果生产品种不优、技术滞后、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影响果农收益。县经管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引导水果专业生产合作社将分散种植的果农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全面系统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如“葡萄西施”刘水英统管提子葡萄127亩,兼管常规葡萄50亩。对品种不良、管理低下的果园,通过技术改造、增施肥料、开展病虫防治工作,提高水果品质和产量。如武潭镇种植大户王跃民采用高位嫁接良种技术,果园面积发展到218亩。
今年以来,县农业局专业技术干部进驻株木潭村下高桥科技园、浮邱山近仑葡萄园等水果生产基地,手把手教农民测土配方施肥、物理杀虫、枣梨环割等实用技术,按季编发各种技术资料350多份,下乡指导技术服务20多场次,分片上门开展果农技术培训4次,专车配送有机混配肥及生物菌肥、农药近100车次;建设水果基地信息网站为他们拓宽畅销渠道;组织高桥、三堂街等乡镇的村组干部和水果种植专业大户到安化、石门等地优质水果种植基地考察取经,学习外地的种植技术和经验。社员易小华、肖进军与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处签订了“三叶木通果”科研开发项目;高桥乡松柏村组织36户村民垦复荒山200亩,种植南丰蜜桔、甜橙、布朗李等优质水果;三堂街镇郭家洲村利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发展机遇,发动128户农民连片种植南丰蜜桔550亩。在政府的引导和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水果种植面积新增5800多亩。目前,该县有桃花江示范片农业科技园、灰山港周家潭等50个小水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35000多亩。预计全县今年水果产值达1亿元,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
2006年3月以来,县经管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引导李放林、刘水英等7名水果种植专业大户筹建桃江县美人窝优质水果专业生产合作社。为加强技术力量,该社聘请了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艾辛长年担任技术顾问,还聘请了高级农艺师2名、讲师和工程师各1名。通过加强技术力量,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该社得到了迅速发展。如高桥、桃花江等10多个乡镇的果农争相入社。今年6月,该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正式挂牌成立,逐步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品种改良、技术培训、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和利益分配。目前,该社入股评估水果种植面积达3589亩,社员达528人,注册资本649.69万元。
我县水果生产品种不优、技术滞后、规模较小,难以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影响果农收益。县经管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引导水果专业生产合作社将分散种植的果农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全面系统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如“葡萄西施”刘水英统管提子葡萄127亩,兼管常规葡萄50亩。对品种不良、管理低下的果园,通过技术改造、增施肥料、开展病虫防治工作,提高水果品质和产量。如武潭镇种植大户王跃民采用高位嫁接良种技术,果园面积发展到218亩。
今年以来,县农业局专业技术干部进驻株木潭村下高桥科技园、浮邱山近仑葡萄园等水果生产基地,手把手教农民测土配方施肥、物理杀虫、枣梨环割等实用技术,按季编发各种技术资料350多份,下乡指导技术服务20多场次,分片上门开展果农技术培训4次,专车配送有机混配肥及生物菌肥、农药近100车次;建设水果基地信息网站为他们拓宽畅销渠道;组织高桥、三堂街等乡镇的村组干部和水果种植专业大户到安化、石门等地优质水果种植基地考察取经,学习外地的种植技术和经验。社员易小华、肖进军与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处签订了“三叶木通果”科研开发项目;高桥乡松柏村组织36户村民垦复荒山200亩,种植南丰蜜桔、甜橙、布朗李等优质水果;三堂街镇郭家洲村利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发展机遇,发动128户农民连片种植南丰蜜桔550亩。在政府的引导和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水果种植面积新增5800多亩。目前,该县有桃花江示范片农业科技园、灰山港周家潭等50个小水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35000多亩。预计全县今年水果产值达1亿元,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