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石聚彬:枣传人间总是情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河南商报(郑州)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78票  浏览9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9月06日 17:51
  他创造了一个传奇,凭借小小红枣敲开了市场的大门;他是一个传奇的企业家,凭借自己一手缔造的“好想你”品牌,2008年成功为企业吸引来数千万元资金,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胆识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胸有多宽,路子就有多宽;诚信有多少,朋友就有多少。”是他的人生格言。在2010年中华枣乡风情游暨第八届好想你红枣文化节开幕之际,记者专访了民间红枣专家石聚彬
  
  枣为媒—展示文化魅力
  
  谈起他所创下的红枣王国,执著是他谈得最多的;而谈及昨天开幕的第八届好想你红枣文化节,他更是喜上眉梢:“我们不仅要把枣产业做大,还要把远大博深的红枣文化传播出去,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吃上红枣,让每一个人都吃上红枣,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民间生活习俗、领略枣乡风情文化。”
  
  “新郑有着8000年的枣文化积淀。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同珠玉在椟。而红枣文化节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能够充分展示源远流长的枣文化魅力。”
  
  石聚彬谈起红枣,眼睛里闪耀着不一样的光芒。在他心中,新郑的红枣早已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符号。好想你红枣已逐步成为河南的名片,并努力打造,成为中国的名片。
  
  “世界红枣看中国,中国红枣看新郑。”接着他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1978年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碳化枣核,据考古学家鉴定,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从而说明了新郑红枣有8000年的历史,由此专家得出结论:新郑是红枣的发源地。他还笑着邀请记者到新郑市博物馆看这枚历史悠久的枣核。
  
  他说,在红枣8000年的历史文化中,有很多名人与红枣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枣这个名字就是由黄帝取的,天下第一枣是由明朝嘉靖皇帝御封的。而已经举办了七届,和刚刚拉开帷幕的第八届好想你红枣文化节都是非常好的文化传承方式。同时,为了让厚重的枣文化更为轻松地被更多人接受、喜爱,2010年中华枣乡风情游暨第八届好想你红枣文化节推出了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木本粮—打造树上粮仓
  
  “红枣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作为木本粮的典型代表,将进入人们的一日三餐。”
  
  谈及此,他再次以第八届好想你红枣文化节为例,在今年的红枣文化节上,他们重点推出了木本粮的概念,让更多人了解以红枣为核心的木本粮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他说:“为什么过去我们吃得最多的是草本粮?草本粮能够当年收获,产量高,成熟时不易霉烂,可用机械粉碎,易制干食用,是餐桌上的传统食物。木本粮种植周期长,投入成本高,一般几年后才可收获。在过去的生产条件下,木本粮不易制干,机械粉碎时易粘连,难以大规模加工生产,这也是木本粮迟迟未能走上百姓餐桌的原因。而如今,好想你枣业以先进的生产工艺为支持,使得木本粮可以像草本粮一样走上百姓的餐桌,成为营养健康的日常食品。”
  
  为什么木本粮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亚健康正困扰着许多人,寻找解决之道,木本粮是一条捷径。补气养血用红枣,补脾健胃找板栗,补肾健脑吃核桃。除了满足温饱,木本粮大多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如果树上的果实(木本粮),与地上的粮食(草本粮)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优化组合,可以使人们的日常饮食更加健康。
  
  “发展木本粮不仅能丰富百姓饮食,补充身体营养,还能协助保护18亿亩耕地,使沙土地和贫瘠土地资源得到利用,从而改造荒山,改善环境。”
  
  高科技—缔造红枣产业
  
  “生产车间是第一行销现场,公司的理念是良心工程,道德产业,倡导膳食、健康理念。”
  
  在红枣文化节上,游客还参观了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的生产车间,车间完全按照医药行业GMP标准打造,空气净化达到十万级。他补充说,所有的生产过程完全按照“安全、卫生、营养、口感”的八字方针运行。用技术保证食品营养,用科技保障食品安全。记者看到的也是如此,现在,好想你枣业的发展不仅使3000万枣农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而且对我国红枣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好想你枣业的红枣种植面积也由400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500万亩,创造的经济效益达280亿元,真可谓“颗颗小红枣,兴兴大产业”。
  
  农家乐—领略田园乐趣
  
  生活在水泥丛林,都市人都觉得累。那么,周末不妨带上您的家人,带上您的朋友、同事来到枣乡,让身心在浓郁的农家风情里得到放松。
  
  石聚彬描述,在此您不仅可以打枣、拔花生、吃农家饭、住农家院,齐聚枣乡,共话养生,欣赏丰富多彩的枣乡民间文艺表演,参观博大精深的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领略8000年的红枣文化;还可以参观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领略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枣林,放眼望,水雾缭绕;抬头看,枣园坠红玉。饥肠辘辘之时,喝一口红枣茵陈茶,尝一尝农家饭,纯绿色食品,让您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此外,来到枣乡还可以到万佛苑为家人祈福保平安。据悉,他们将新郑特有的很有灵性的大肚子枣树,经能工巧匠之手雕刻成一座座精美的佛像,每一座雕塑各具形态,或笑容满面,或憨态可掬,在这些佛像中穿梭,让人似乎瞬间进入远离尘世的佛门静地,忘却了琐事,忘却了烦恼,忘却了灾难,忘却了忧愁。
  
  石聚彬说:“我们希望万佛苑不仅能给人们提供一个祈福盛世、颐养身心的好去处,还可以和大家一起,见证新郑悠久的红枣文化。通过宽容大度的佛、慈悲善良的菩萨,为家人、朋友祈福,为国家稳定繁荣祈福。”(见习记者 范丹 通讯员 范亚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