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2013年广西水果生产“满堂红”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自治区统计局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135票  浏览27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4月16日 14:33

  (一)水果增产质高,果园抗病灾能力增强。

  随着我区改造低产果园,争创高产示范园工作的稳步推进,无病健康苗木、简易设施栽培、病虫害防控、水果熟期调控,水肥一体化、“三避”技术等良种良法推广,为我区水果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3年全区果园完成改低创高示范园115万亩,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创建标准果园30个,新建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项目12个。在示范的带动下,果园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良种覆盖率、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标准均有所提高。标准园果树抗病害能力增强,生产的水果,量高质优。河池市天峨县的珍珠李标准园,果品品质极大改进,产销双增;桂林市以砂糖桔、南丰蜜桔等一批优良品种,淘汰了中熟温州柑、普通甜橙等一批退化老品种,全市水果良种覆盖面积扩大,还建成了国家级标准果园8个,省级标准果园9个,累计水果无公害认证17个,绿色果品认证13个等等。

  (二)水果面积稳定,结构调整效益渐显。

  2013年全区果园面积1039.5千公顷,较2012年增长4.2%。从2009年至2013年,园林水果面积年平均增长3.2%。在总体面积稳定的前提下,暗藏波澜。从果园面积近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上看,香蕉园年平均增长约6%,柑橘橙园5.4%,芒果园7.5%,葡萄园20.6%,桃园9.8%,而荔枝园-0.1%,龙眼园-1.3%。百色市的芒果园面积,2013年为31.85千公顷,比2009年的19.66千公顷增长了62%;南宁市的香蕉园面积由2009年的27.63千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42.82千公顷,增长了55%;龙眼大市玉林市四年来龙眼园面积基本不变,南宁市的龙眼园则减少了7%,其他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通过在全区进行的果业规划布局和结构品种调整,区域种植的优势明显,全区各地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水果产业带:北部湾区域火龙果、柳江二季葡萄、柳城柑橘、灌江黑李、桂江月柿、右江流域芒果等等特色水果产业示范带,壮大了当地的水果产业,带动了当地果农的增产增收,也成为广西水果产业的名片。同时,桂北山区樱桃、蓝莓等稀珍小品种“北果南移”的试验示范,也在探索和发展。

  (三)固本强基,确保广西水果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果树也要“从娃娃抓起”,一是建立了苗木培育基地。2013年全区新建各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20个,育苗木2000万株,育苗能力大幅提升。二是进行品种改良。全区各地良种引进的步伐加快,环江县引进红心香柚便新种了8500多亩,连片种植的“W.默科特”特迟熟优质柑桔,创建了河池首家有机生态高效示范果园。三是严防灾害病疾。2013年的洪涝干旱天气,检验了标准化果园的建设成效;对目前柑橘黄龙病与香蕉枯萎病有可能蔓延的严峻趋势,广西除继续实施无病健康苗木项目,及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项目外,还组织了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选派人员到先进省市学习预防病害的措施和经验,确保产业安全。

  三、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

  1.柑橘类水果面临的形势较严峻。

  近年柑橘类水果较好的销售形势导致各类群体逐利,全区柑橘类水果面积因此增长较快(2009—2013年年均增长5.4%),产量也节节攀升(2009—2013年年均增长10%)。而且,柑橘类水果为我区的优势水果,占水果总量比例最大,为38%,因而受到的冲击也首当其冲。一是面积侵占严重。逐利现象导致耕地被挤占种果,压缩了其他粮食品种(主要是稻谷)的增长空间。二是销售竞争激烈。目前广西柑橘类水果产量约占全国12%,排第四,与我区产量接近的还有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四川、福建等省,可谓“前有虎狼后有追兵”,销售空间竞争激烈。同时,据有关调查显示,2013年是全国柑橘类水果产量的一个高峰年,我区作为柑橘类水果的后起之秀,产量的增长还会延续,解决好今后果农水果销售的后顾之忧,压力巨大。三是病虫害威胁。黄龙病对柑橘类果树威胁极大,一旦感染,连片死亡。广东和江西都曾发生过染病毁园的先例,果农损失惨重。随着我区柑橘类水果面积的扩大、占当地水果产量比重的增加,对外交往的频繁,染病的危险系数大增,一旦出现重大病情,将会对当地果业造成沉重打击。

  2. 水果销售困难重重。

  尽管2013年我区水果生产形势整体较好,销售情况也不错,但未来的销售前景仍如同雾里看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果农的积极性。一是生产组织化水平较低。全区水果种植仍以规模小而分散的农户为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及品牌化销售程度低。二是采后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全区缺乏处理与精深加工企业,物流冷链、加工销售等产后服务水平滞后,水果品牌知名度不高。三是销售竞争压力大。除了有国内的竞争压力,还有来自东盟各国“零关税”的销售压力。

  (二)建议

  1.继续推进标准化果园建设。全区果园基础设施仍旧薄弱,“靠天吃饭”仍是主流,标准化果园建设的推进,利于防灾抗病,降低能耗、成本,提高产量,同时,也是新技术推广的平台。依靠科技的支撑,才能提高水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严防病害。黄龙病与枯萎病是柑橘和香蕉的癌症,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必须增强对果树苗木繁育市场的监管,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应该继续实施柑橘、香蕉无病健康苗木补贴项目,以及热作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等项目,组织人员持续对柑橘、香蕉主产区的果农进行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3.加快生产组织化进程建设,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水果集散中心。利用广西的口岸通道作用,既要继续维持北方温带水果借道广西出口的比重,又要扶持发展本地水果贸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同时,完善口岸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口岸综合竞争力,巩固广西水果大省(区)的地位,向水果强省(区)的目标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