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果业新闻 >> 国内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观念交锋:随州果农为何“独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楚北网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82票  浏览11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4月28日 14:19
  随州唐县镇是李子大镇,年产李子160万公斤,但8年来当地李子产业一直处于自产自销的提篮小卖阶段,卖李“游击战”让李农们心力交瘁。省农业专家闻讯登门为李农们授计支招,不想竟遭拒绝。陈旧的小农意识阻断合作致富的康庄大道,“唐县李农现象”并非个案。
  
  随州李子产业仍停留在单家独户提篮小卖的阶段
  
  24日,省农业厅专家来到随州唐县李子销售现场,给李农们讲解农业合作组织的好处,想引导他们走出提篮小卖的困境。
  
  “省里专家来了,给大伙讲讲卖李子的窍门,快过来听听。”“专家告诉我们怎么成立合作组织,怎样一起上市赚大钱。”任凭曾都区农经局局长付德恕左右吆喝,李农们还是远远地站在马路对面看新鲜。
  
  面对专家,唐县李子种植大户李长富当场拒绝,称不需要任何帮助。
  
  尴尬,依旧是尴尬!
  
  一周前,省农业厅专家也曾顶着烈日走进武汉华中水果批发市场,给扎堆在此的唐县李农问诊支招。专家一连找了好几个李农,他们推托,找别人吧。
  
  对于专家提出的成立农业合作组织,李农们表现出的是疑虑甚至反感,“把我的李子拿去给别人卖?我的钱给他赚?搞不成,搞不成!”“自己种自己卖,心里踏实。”
  
  省农业厅专家苦口婆心地劝说李农改变观念
  
  这次到唐县,专家们是下了决心要给李农们把道理讲清楚。最后,连拉带扯,终于有几名李农带着疑惑的眼神坐在了专家对面。
  
  “组织起来成立协会,分工合作,实现种、产、销一条龙,省力又赚钱。”“成立合作组织,一起买化肥、农药,便宜;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可以打出自己的品牌。”
  
  省农业厅合作办主任张清林苦口婆心地为李农们讲解着,村民李军德、杨泽金、李长富脸上仍带着疑虑。
  
  专家们到唐县讲解合作组织的好处,却鲜有人听,仅有的几个听众还心存疑虑。
  
  记者从华中果批了解到,目前唐县李子价格已经降到2.4元一公斤,而同品质的李子,在武汉各大超市的价格达到6元一公斤。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