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 (限新闻稿件,种植技术请到论坛交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你的位置:水果邦 >> 新闻 >> 特别关注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专家解惑:猕猴桃长“鸭嘴”只因用了大量激素?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今日早报   发布者:webmaster
热度459票  浏览48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3月20日 14:54
  
  
  猕猴桃软硬不一致也是使用了激素?
  
  流言的另一个样本――通过捏一捏软硬一致、软硬不一致,来判断猕猴桃是否有激素。
  
  有多位网友认为,“猕猴桃是否用大量激素,要用手轻轻拿捏,质地软硬一致的猕猴桃,少用或不用激素;而一部分软,其他地方硬的猕猴桃,则是使用了大量膨大剂。”
  
  这种说法,在网上也颇有市场。
  
  流言:
  
  植物激素让猕猴桃口感变差
  
  但是,植物激素就好比“双刃剑”。它让猕猴桃个头变大、提早采收期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弊病。
  
  首先,猕猴桃的品质下降,本来风味很好的猕猴桃,口感变得又淡又差。
  
  另外,猕猴桃的耐储性下降。好的猕猴桃,采摘下来后,室温下能存放20天乃至一个月。而植物激素处理过的猕猴桃,存放时间缩短。比如植物激素处理过的“红阳”猕猴桃,有些只能存放三五天,可能就糜烂掉。
  
  使用过植物激素的猕猴桃,果肉变得疏松。以“红阳”猕猴桃为例,一掰开,其果心空心变大。
  
  谢鸣最后表示,国家没有禁止使用“大果灵”,但是对其剂量有严格的控制。
  
  不要选异常大且畸形的猕猴桃
  
  如何判断猕猴桃有没有喷洒植物激素?谢鸣也教了读者几招。
  
  第一种,判断个头。果实异常大且出现畸形,怀疑可能喷洒植物激素。
  
  第二种,判断果肉。正常的猕猴桃,肉质缜密;而使用过植物激素的猕猴桃,往往果肉疏松。
  
  第三种,判断软熟和软化的速度。没有用植物激素的猕猴桃,在室温条件下,一般软熟缓慢;如果软化迅速,甚至马上软得一塌糊涂的猕猴桃,怀疑可能喷洒植物激素。
  
  第四种,判断口味。正常的猕猴桃,一般风味佳;果肉寡淡而无味的猕猴桃,怀疑可能喷洒植物激素。
  
  第五种,用一个瓢羹或刀,刮掉猕猴桃外面的褐色表层果皮。如果皮下出现异常的深绿色,怀疑可能喷洒植物激素。因为植物激素具有护绿或保绿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